寶寶入園。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一般指代可供人們參考的信息知識等。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寶不聽話不要打屁屁”,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導讀:先給寶寶一個解釋的機會,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盡量以溫和的語氣告訴他錯在哪里,怎么做才對,引導孩子說出下次發(fā)生類似情況時應該怎么做。
父母想要教育孩子,想要孩子懂事、禮貌,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打屁屁對孩子不但不起作用,有時甚至會使他們的行為更糟糕。
父母該明白的一點是:規(guī)矩不等于懲罰。
規(guī)矩是生動的、積極的、有教育意義的;懲罰則是消極的,它具有巨大破壞性,尤其對于一個2歲的來說。打屁屁這種常用的懲罰方式雖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老傳統(tǒng)了,但用它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卻是一種十分糟糕的辦法,它根本無法幫助你把孩子教導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
當孩子惹你生氣時,打屁屁確實是發(fā)泄你不滿的一種途徑。但同時會讓你的孩子誤以為:打人是達到目標的一種合意的辦法。
有研究已經證明:肉體的懲罰能增加孩子的敵意,不但不會讓他們變得溫順,反而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好斗。
有時,這種肉體的懲罰還可能弄巧成拙,因為你的寶寶很可能想盡辦法避免挨打,比如不和你說真話,不承認錯誤,由此疏遠你,甚至養(yǎng)成說謊的壞毛病。如果是這樣,你一定會后悔當初解決問題的辦法過于簡單化了吧?
孩子畢竟還小,犯錯是難免的,當然,在這種時候你生氣也是合情合理的。不過,當你覺得自己開始冒火的時候,明智的做法是:
1、平靜自己的情緒。
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能意氣用事,記?。褐挥锌刂坪米约旱那榫w,才能做出理智的事情。你可以把你的寶寶關在房間里,讓他一個人待一會兒,然后給朋友打電話聊聊輕松的話題,或者出去散一會兒步。這樣可以幫助你冷靜下來,避免做出一些讓你后悔的沖動之舉。
2、溫和地與寶寶溝通。
先給寶寶一個解釋的機會,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盡量以溫和的語氣告訴他錯在哪里,怎么做才對,引導孩子說出下次發(fā)生類似情況時應該怎么做。Yjs21.COm
想想吧,你不也有犯錯的時候?難道你喜歡別人用訓斥的口吻來說你的不是?被人指責總是不愉快的,不要再打寶寶的屁屁了,不管怎樣,教育他比懲罰他更重要。
最后,即使事情解決得沒有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要責備自己,因為你和你的寶寶都在學習,都在進步。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師資料閱讀
這是大班看圖講述不聽話的小雞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主題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目標 :
1. 通過對圖片觀察能夠講出小黃雞是因為不聽話,離開了大家才險些被老貓捉去。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
2. 學習詞: 難為情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1. 掛圖一套
2. 母雞媽媽頭飾一個.老貓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過程:
1.讓幼兒聽聲音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新朋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聽一聽是誰來了。"教師模擬母雞的叫聲叫三聲。再模擬許多小雞同時叫的聲音,讓幼兒問答。
2.教師依次出示圖片并引導提問
讓幼兒睜開眼睛,導入圖片內容:"有一天,天氣晴朗雞媽媽帶著雞寶寶來到了草地上。出示圖片
圖片一: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雞媽媽和雞寶寶在做什么?雞媽媽對雞寶寶說了些什么?雞寶寶怎么做的?小黃雞在做什么?
圖片二: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小黃雞走到什么地方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小黃雞看到老貓來捉它,它表現(xiàn)的怎么樣?(請幼兒表演)
圖片三: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誰趕來救了小黃雞?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引導幼兒做動作來想象雞媽媽是怎么趕走老貓的,請幼兒表演。)
圖片四:請小朋友觀察,請幼兒相互間自由講述,再回答問題
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了什么?小黃雞又對媽媽說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媽媽小黃雞時,小黃雞是怎么表現(xiàn)的?
3. 請幼兒自由講述四幅圖,教師巡回指導
4. 請個別幼兒代表性講述,教師引導鼓勵
5. 教師總結性講述:(參考)
有一天,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到草地上捉蟲子吃,雞媽媽對雞寶寶說:"寶貝們,你們別亂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黃雞不聽話,離開了大家。
小黃雞來到大樹下面玩,忽然從大樹后面跳出一只老貓,向小黃雞撲去,小黃雞嚇的大叫:"媽媽,媽媽,快來?。?雞媽媽趕來了,救了小黃雞,老貓?zhí)幼吡恕?/p>
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你以后要聽話,別亂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黃雞底下了頭,難為情的說:"媽媽,我錯了,我以后聽話了,再也不離開大家了。"
6. 情景游戲
老師做雞媽媽,請一個小朋友做小黃雞,另一個老師做老貓,其他小朋友做雞寶寶,情景表演。
延伸:到戶外請小雞吃蟲子。
課后反思:
這節(jié)活動主要是通過一張張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作為引導者,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的進行講述,然后再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對這些圖片很感興趣,引起了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認真的去想去說,然后完整的講述故事,同時還明白一個道理,幼兒知道了不能隨隨便便的離開集體,否則會發(fā)生危險,要學會保護自己。這節(jié)活動,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能夠看圖完整的講述故事,還有個別幼兒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整的講述。 活動是通過小黃雞不聽媽媽的話,離開集體自己獨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險,大花貓差點把小黃雞吃掉,最后雞媽媽把大花貓趕跑,救出小黃雞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兒不能獨自離開集體,否則會有危險。以后要聽媽媽的話,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相關文章《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橋教案》:大班主題活動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幼兒了解橋的名稱、外形等粗淺的知識,學習建立積累本的方法,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收集關于橋的資料,并能用漢字、符號、圖畫等方式進行表征、記錄,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橋教案吧。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我長大了教案》:大班主題活動我長大了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題生成,活動目標,活動過程等內容,能明白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尊重、關心、愛護、體諒他人,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我長大了教案吧。
《大班主題活動教案:各種各樣的橋教案》:大班主題活動各種各樣的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結束等內容,感受橋的不同,體會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操作中運用記錄、比較的方法,判定不同橋面的載重量的大小,激發(fā)幼兒研究橋的愛好,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各種各樣的橋教案吧。
導讀:孩子大了,卻變得不如小時候聽話了。孩子不聽話的因素有多種,其中心理原因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值得大家注意。
路路越來越“不聽話”
大家都夸兩歲的路路聰明可愛,可媽媽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早上我急著去就上班。他就急著跟我搗亂,我這邊幫他穿上鞋了,他那邊趁你不注意就脫下親……平時在家里越是不讓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種花我要去他也會用丟捏一招;沙發(fā)套后面的拉鏈也要拉開,掏出里面的東西看看;你剛把玩具收拾到籃子里,他那邊又一股腦全倒在了地上;有時他連打火機、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們每天都要對他“嚴加防范”。
寶寶的運動能力發(fā)展了
隨著體格的快速發(fā)展,寶寶的身體活動能力逐漸成熟,異??释麛U大自己的獨立活動空間,因此不斷地去獨立嘗試做新的事情。這時,很多媽媽對寶寶的行為會加以阻攔和限制,使寶寶產生不滿情緒,自然就跟媽媽對著干了,所以“不聽話”。
路路最初的“不聽話”就是這樣造成的,他只是想運動一下自己的身體,到處摸摸碰碰,只有通過這種運動嘗試,他才能不斷地獲得感性經驗,發(fā)展運動能力,提高認知水平。如果你像監(jiān)視“犯人”一樣監(jiān)視寶寶,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絕,只會激發(fā)他更強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機會就會再去嘗試。
嬰幼兒心理發(fā)展的必經階段
寶寶兩歲以后,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所提高,加上他開始意識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參與,但這種表現(xiàn)往往與你的規(guī)范相抵觸。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他身上,他就會反抗,進而產生挫折感,時間一長就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嘗試周圍的世界,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可媽媽不僅不理解和支持,還總是想方設法阻止他的“破壞行為”,懲罰他的“不聽話”。這不僅會加劇寶寶的“不聽話”,嚴重時還會導致親子關系的惡化。
寶寶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
寶寶好奇心強,對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這種好奇的探索心理,認為寶寶是在胡鬧、調皮而限制他的行動,甚至訓斥、打罵他,很容易引起寶寶不滿,“不聽話”就由此而生了。
可見,寶寶早期的“不聽話”和兒童時期的不聽話,在本質上是有區(qū)別的,你不能簡單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對待成長中的寶寶。寶寶“不聽話”,你該怎么做?
1給予理解和尊重
寶寶開始不聽話的時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這么做無非是想獲得成長空間,要求和你有一樣的平等地位,此時對他的行動不要輕易干涉。在寶寶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時候,不妨滿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指導。這樣,會使寶寶覺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維護的寶寶會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自然會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2及時轉移
寶寶的注意力
當寶寶對某些物品感興趣時,他會不顧一切地想得到,還會提出一些無理要求,這時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興趣的建議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時帶他離開目標物品的出現(xiàn)地。比如當寶寶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著玩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皮球。并帶他到另一個房間,陪他一起扔著玩。
3滿足寶寶的好奇
心和合理要求
在確保寶寶遠離危險品的情況下給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為了讓寶寶遠離危險的東西,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便是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時給他設立一定的規(guī)則,對他的探索進行一定限制,因為此時的寶寶對可觸摸與不可觸摸的東西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動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滿足探索需要的活動中。試著給他多提供結構性玩具,讓他拼拼拆拆;引導他創(chuàng)新舊玩具新玩法或把廢棄物當玩具,如把舊報紙揉成球當足球踢,既滿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滿足了他渴望動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為開心。
當寶寶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別是當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圍可以解決的事情時,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臉等,請及時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做,這會使他體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也能避免“不聽話”行為的產生。
4用正確的語言
與寶寶交流
用何種方式與寶寶交流,直接影響他的行為表現(xiàn)。
建議多用正面而積極的話語。比如不要對寶寶說“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說“這花朵多嫩呀,寶寶要用手指輕輕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為“不”字會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劇他想嘗試的欲望。
用寶寶能聽得懂的話語。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個和家里一模一樣的玩具時,他非認為那個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這時你如果對他說,“寶寶,小汽車現(xiàn)在想媽媽了,它想趁著你不玩的時候,回家來看看媽媽??墒钱斘覀兓丶視r,媽媽保證,它肯定也會回家的!”這樣和寶寶交流,他就不會賴著不走了。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聽話”的孩子,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有出息。家長們都覺得,孩子聽大人的話,這自然是應該的??墒?,孩子偏偏有些時候不大聽話,甚至是很不聽話,這使許多做父母的十分傷腦筋。
應當怎樣看待和怎樣對待孩子的“不聽話”?這幾乎成了許多做父母的難題。
孝順,孝順。我們的老祖宗們也總是把孝與順連在一起。“不聽父母之言就為不孝”,則是眾所周知的古訓。
盡管現(xiàn)在人們對傳統(tǒng)都在作有分析地繼承,在提倡學敬父母的同時,并不認為事事都要一成不變地按爹媽的要求辦。可是輪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卻都又打心眼兒里不愿意聽到孩子嘴里那個“不”字。
孩子“頂嘴”了,你說一,他偏說二。這時候你是氣不打一處來呢,還是先平靜下來,聽聽他說的這個二是否真有道理?
也許,大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說得不對??墒?,他為什么不對?是由于天真無知,還是有意給你找麻煩?
是不是在同孩子爭執(zhí)時,自己的確不對了,卻又不肯認錯;自己對了,孩子依然不聽時,是否會怒火中燒?這里面是否缺乏一點平等的精神?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是同孩子平等不起來的。
怎樣看待和怎樣對待孩子的“不聽話”,這里既有方法問題,更有觀念問題??此坪唵蔚氖虑槠鋵嵅⒉缓唵危苤档盟伎?。
對“不聽話”的孩子,采取簡單粗暴的壓服,是對孩子的自信和個性的壓抑,除了引起更大的逆反之外,只能為社會制造“馴良”的庸才。許多哲人都講過這樣的話。
導讀:孩子是一塊玉璞,好的工匠師都能將它雕琢得完美,那么,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成為最好的工匠師。
突然間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性格變了,不聽話了,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其實應對孩子的執(zhí)拗是有方法的。通過小小的引導和啟發(fā),孩子會給你驚喜!
“親子成長8步法”是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的康絲坦斯?漢夫博士在20世紀60年代首創(chuàng)的,后由他的學生、馬薩諸塞大學巴克利教授等在臨床中使用和修改而成。按計劃,共有8個步驟,每一步花1周的時間。
第一步:從出生時開始關注孩子。孩子從小就期望父母而不是別人的肯定、欣賞和接受,父母的微笑和點頭告訴嬰兒,學習站立和走路很重要,甚至值得冒摔倒的危險。但有的孩子后來漸漸發(fā)現(xiàn),父母的關注總是負面的———批評、命令、不滿,很自然地,孩子就不再有為表揚而努力的動力。
第二步:正確積極地關注孩子。這一步教父母注意和承認孩子的良好行為,同時忽視不良行為。幫助父母欣賞孩子及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時光。
通過“特殊時間段”:每天花15—20分鐘,完全投入地與孩子輕松游戲,不要命令、指導或提問,讓孩子做主。最好的游戲是孩子自己選擇的游戲,只要時間一到,就對孩子說:現(xiàn)在是咱們一起玩的特殊時間,你想玩點什么?如果是兩個人玩的,父母就要處于次要位置,讓孩子做指揮官;如果不是能一起玩的游戲,父母則要心甘情愿地做個親切的伙伴和有趣的旁觀者。
原則:1、不指導,不糾正。不管父母說什么,別指導孩子做什么,或試圖改變孩子玩耍的方式,這種做法只會被解釋為您要控制局面,孩子會立刻跟父母頂牛。如果父母的描述不帶批評色彩,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干的事感興趣。
2、不提惹人煩的問題。對9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問更多的問題,以顯示父母對孩子有真正的興趣,對年齡小的提問內容要豐富多采,如“你最喜歡哪塊積木?”“我們明天出去玩,你想買什么?”。
3、有選擇地表揚。表揚孩子時應相當具體,也可以因為沒做不受人歡迎的事而表揚他,如“真高興看到你最近干凈多了?!?/p>
方法:1、家長發(fā)出指令后不要離開孩子去忙自己的事,而是要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不論何時服從了家長的要求,家長都要表揚他。另外,家長要用放大鏡盯著孩子的良好行為,如果在沒有家長提醒的情況下,孩子遵守了家規(guī)做了家務,家長要給孩子以表揚和獎勵。
2、給孩子提出一系列簡單、溫和的指令,如“請把那只鉛筆遞給我”。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孩子養(yǎng)成服從習慣的程度取決于練習機會的多少。每天至少找出兩三次機會指令孩子給忙,要選擇孩子不是很忙的時候,不至于讓孩子痛恨家長打斷他的事情。在孩子服從每個指令時表揚他1次,對于很小的孩子,可以用點心或飲料作為獎勵,對大些的孩子口頭表揚就可以了。
3、對于不聽話的孩子,只要改變發(fā)出指令的方式,就能極大地改善孩子的行為反應。發(fā)出指令時請注意:
不要發(fā)出沒有必要的指令。家長發(fā)一些日常指令前,要停下來想想指令的重要性:這是需要先做的嗎?是孩子必須做的嗎?如果回答都是否定的,那家長就不必發(fā)這條指令了。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家長則要準備鼓勵和懲罰雙管齊下,讓孩子服從指令。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明白,家長是言出必行的,就會更加服從家長。
家長的指令要簡單,一次只發(fā)一個指令。孩子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如果聽到一個復雜的指令或一次聽到幾個指令,就會犯糊涂,通常的反應是哪條指令也不執(zhí)行。
確保孩子聽見家長的話。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家長不要從另一間房子里往外喊或連頭都不抬就發(fā)號施令,必要的時候輕輕地把孩子的臉轉向家長,以確保孩子在注意家長說什么。
消除干擾物。比如在發(fā)指令之前關掉電視。
如果你的孩子才3歲或更小,請及時、靈活地獎勵他的服從性,比如孩子聽話就給他一小塊點心、一根棒棒糖等。但家長會發(fā)現(xiàn),如果孩子還有自然和數(shù)學作業(yè)要做,不太可能因為他完成了語文作業(yè)就馬上獎勵他看電視15分鐘,也不太可能因為他10分鐘沒打攪家長,家長就放下手中的事陪他玩30分鐘,另外,小點心和小獎勵很快會失去吸引力。
這個問題可通過建立一套代幣系統(tǒng)解決:如果孩子完成了指定任務,就能掙到撲克牌或獎勵分,然后用這些代幣兌換孩子喜歡的獎勵或特別待遇。
1、家庭撲克牌方案,適合4—7歲的兒童。
找一副撲克牌,告訴孩子,你覺得他在家里表現(xiàn)得很好,所以用撲克牌獎勵他的好行為,使他得到自己喜歡的獎賞或特別待遇。給孩子看牌,向他解釋:完成不同的任務,掙的牌數(shù)不一樣,任務越難和花的時間越長,掙的牌越多。
按任務難易程度給1-10分,對于難于做到的任務,給的分要多,一天一般能掙30—50分。根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可包括:個人自理方面如按時起床、穿衣洗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增加責任感;學習任務的完成:不馬虎、拖拉;行為問題的糾正:不和大人頂嘴、吵鬧,不做出攻擊性行為等。
2、家庭獎勵分系統(tǒng),適合8—12歲的兒童。
買一個筆記本,在封皮上注明是孩子的家庭獎勵分登記本。在筆記本上設5列:日期、事項、存入、支出和結余。告訴孩子只有家長能用這個筆記本,孩子只能看,不能自己往上寫數(shù)字。按照撲克牌方案一樣的辦法列出獎勵表,比如按時起床存入5分,看電視30分鐘支出4分。
3、注意事項:
不要告訴孩子因為他總是犯錯誤,所以家長把他所有的待遇都剝奪了,他得再掙回來;開始一周不要因為不良行為罰掉孩子的分,在此階段,只將本方案用于激勵孩子的良好行為;第一周不要小氣,哪怕微小的良好行為都要獎勵;家長要確保本方案實施;要立即獎勵孩子;在你給孩子撲克牌或獎勵分時,一定要微笑;孩子得分時、家長要說明具體原因。
小編點評:這八個步驟,最核心的精髓就是家長要耐心和細心,其實孩子是一塊玉璞,好的工匠師都能將它雕琢得完美,那么,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成為最好的工匠師。
導讀:心理學家認為三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幼兒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何況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許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案例:一位家長曾這樣對我說:“我的孩子特別聽話,很懂事,守規(guī)矩從不惹事,對人有禮貌,做事比較認真,回家后能把老師教的東西告訴我們??墒?,我們卻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活潑,好動,對什么事情都興趣不大,總喜歡做我們?yōu)樗才藕玫氖隆K麑]有玩過的玩具,沒有見過的事和沒有接觸過的人總是躲躲閃閃的。即使別人把他的玩具搶走了,他也只是站在那兒眼睛看著不知該怎么辦……我很擔心他將來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币灿幸晃患议L對我說:“我的孩子特別不聽話,你叫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他太活潑好動,好像對什么都感興趣,什么都要動動,試試,什么都不怕?!?/p>
專家觀點:心理學家認為三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幼兒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何況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許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長過早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兒童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這會給家長留下難以彌補的悔恨。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研究:在2—5歲兒童中挑選出同樣數(shù)量的反抗性較強的和幾乎看不出反抗性的兒童。追蹤觀察到青年期,結果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作出快定的能力。而后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這一研究說明,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而這一點正是21世紀的人才應具備的素質。所以對孩子的反抗行為,家長要有正確的認識,進行正確的引導。
好育園觀點:對孩子一些不聽話的行為,應肯定孩子積極的一面,以商量的口吻提出一些建議。我想,如果家長這樣做了,孩子會從家長那里得到尊重和理解,孩子將會變得既聽話又聰明能干,有創(chuàng)造個性的孩子,從而為他以后的發(fā)展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相信《寶寶不聽話不要打屁屁》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寶寶入園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家長提問: 二周歲的寶寶脾氣特犟.她要求的事情一定得答應,否則打也沒用,好好跟她講也沒用,不答應就要大哭大鬧賴在地上.這種情況每天都在發(fā)生,家長真的很頭疼。 專家回答: 建議兒童心理門診咨詢。 醫(yī)生回...
孩子小時候,都有淘氣的時候,都有一段時間“人嫌狗不待見”,讓爸爸媽媽為此頭疼不已。在西方文化中,兒童是平等的,孩子可以將爺爺奶奶告上法庭。在我國,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很嚴重,將孩子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
在生活中,許多家長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與壞,可用聽話與不聽話來衡量。那么,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下面聽聽兩位兒童教育專家的說法。 孩子的“聽話”與“不聽話” 鄭州大學心理系教...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