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為了防止學生抓不住重點,教案就顯得非常重要,提前準備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怎么才能讓幼兒園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以下“中國的氣候的教案13篇”由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請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讀!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氣候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以及降水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國溫度帶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qū)等,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
3.了解我國的氣候特征,培養(yǎng)學生分析氣候特征的技能。使學生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我國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同時我國也是災害性天氣頻發(fā)的國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yè)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
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qū)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課時安排 三課時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氣候
一、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qū)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二、季風氣候顯著
三、多特殊天氣 教學過程
〔板書〕第二節(jié) 中國的氣候
【板書】
一、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qū)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指導讀圖〕我們比較一下哈爾濱和廣州兩地冬季的氣溫??磿鴪D2-14,計算哈爾濱和廣州兩地1月份氣溫相差多少?
〔轉折過渡〕兩地1月氣溫相差近35°C,難怪兩地景觀相差那樣懸殊。
要了解全國南北氣溫差別的具體情況,還要看我國的1月、7月平均氣溫圖――等溫線分布圖。初一我們學過世界氣溫分布,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么是等溫線?什么是等溫線分布圖?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利用各點的氣溫值,繪兩幅氣溫圖(發(fā)給學生氣溫分布空白圖)。
要求:①繪出等溫線。
②觀察圖
1、圖2回答:若兩圖表示同一區(qū)域,等溫線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繪圖,然后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圖1等溫線排列比較密集,說明南北溫差大;
中國的氣候教案
一、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是一個擁有廣袤領土和多樣地貌的國家。因此,中國的氣候也非常多樣化。本教案將詳細介紹中國的氣候分布、特征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期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中國的氣候狀況。
二、中國的氣候分布
中國的氣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地理位置、地貌、海洋氣候和風向等。根據氣候特征的不同,中國的氣候可以分為北方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和高原氣候等。
1. 北方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和東北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的降水主要由風暴和臺風帶來,冬季則受到冷空氣的影響。
2. 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四季分明,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溫暖多雨。夏季的降水主要由于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冬季則受到冷空氣和北方的影響。
3. 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和山地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的降水主要由于副熱帶高壓和季風的影響,冬季則受到冷空氣的影響。
4. 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南沿海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多雨。夏季的降水主要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冬季則受到冷空氣的影響。
5. 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地區(qū)。這些地區(qū)氣候寒冷干燥,氣溫變化大。由于海拔高度的影響,降水主要以雨、雪和冰川形式出現。
三、中國氣候的特點
1. 多樣性:由于中國的廣闊領土和多樣地貌,使得中國的氣候非常多樣化。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各異,有些地方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有些地方則四季分明,或者干旱寒冷。
2. 季節(jié)性:中國的氣候呈現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夏季氣溫較高,降水多,冬季則相對寒冷干燥。春季和秋季是過渡季節(jié),氣溫適宜,降水相對較少。
3. 氣候變化:中國的氣候也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近年來,中國不少地區(qū)出現了極端天氣現象,如暴雨、干旱、臺風等。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和南極冰川融化,進而影響全球氣候格局。
四、中國氣候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中國的氣候對人類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1. 農業(yè)生產:氣候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的氣候多樣,適應不同的作物種植。南方地區(qū)的溫暖潮濕氣候適合種植稻米和水果,北方地區(qū)的干燥氣候適合種植小麥和玉米。
2. 水資源:中國的氣候也影響到水資源的分布和利用。一些地區(qū)降水充沛,水資源豐富,而另一些地區(qū)則干旱缺水。合理利用水資源和建設水利設施對于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重要。
3. 交通運輸:氣候對交通運輸有直接影響。例如,臺風和暴雨可能導致水路、鐵路和航空交通中斷,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同時,寒冷天氣可能使道路結冰,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
4. 旅游業(yè):中國的氣候多樣,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例如,春季的桃花、秋季的紅葉和夏季的海灘等景觀都成為了旅游的熱門目的地。
五、教學方法與評價
教學方法:
1. 教師講解:通過講解幻燈片、圖片和實地考察等方式,向學生介紹中國的氣候分布和特點。
2. 學生討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或全班討論,分享各自所在地區(qū)的氣候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生活的影響。
3. 案例分析: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區(qū),分析其氣候特點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評價方式:
1. 學生小組作業(yè):讓學生分組進行調研,撰寫關于中國不同地區(qū)氣候特點的報告,并進行展示。
2. 個人寫作:要求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寫一篇關于自己所在地區(qū)氣候特點及對生活的影響的文章。
3. 知識問答:組織一些關于中國氣候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知識競賽,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六、延伸閱讀
1. 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明顯的國家之一,了解氣候變化對中國的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
2. 中國的氣候保護政策:介紹中國政府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中國在國際氣候合作中的角色。
通過本教案的學習,相信學生們能夠全面了解中國的氣候分布、特征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這將為他們的地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培養(yǎng)他們對環(huán)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的意識。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在前兩節(jié)講述氣候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的基礎上,分析世界各地氣候產生的差異的原因,既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雖然重點還是就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統(tǒng)化。
氣候的地區(qū)差異一段,內容言簡意賅,既說明由于氣溫和降水不同導致氣候不同,又說明氣候的不同,是由于影響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內容。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難點,考慮初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為選學。為差異性教學提供素材。在分析各個影響因素時,按照從已知到未知、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過程編寫,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時教材提供各種示意圖,幫助理解。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本章的開頭相呼應,強化了人地關系這一主題。讓學生感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
二、教學目標
1、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2、能夠利用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圖,來說明氣候特征;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能夠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qū),培養(yǎng)讀圖能力及通過讀圖獲得相應地理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思路
學習氣候的地區(qū)差異,以學生活動為主,既復習舊知又引入新內容。鞏固學生對氣溫曲線圖和對降水柱狀圖的識讀,并將二者內容結合起來,形成氣候特點。對于“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學生學會看世界氣候類型圖。應充分應用課本提供的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氣溫曲線圖及降水柱狀圖,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影響因素等。先學后教,注重過程和方法,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
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這部分是教材的難點。本著從易到難、從整體到局部、從已知到未知的學習順序和過程進行教學。首先,在影響氣候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緯度位置,二者一個在分析氣溫和降水部分市都涉及到,應該是學生已有知識,較易理解;對同一緯度來說,最不同的是海陸位置,關于這一點,在前兩節(jié)也分析得較充分,所以一教師提示,學生活動為主,共同歸納總結出表格。但是,對全球的降水來說有重大影響。在陸地局部和海洋局部地區(qū),影響氣候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關于地形對氣溫的影響已經學過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度,
但對地形雨的成因分布不了解,所以設計動畫演示山地迎風坡降雨,背風坡干燥的過程,而隨著高度降溫是高山氣候形成的重要原因。總之,這部分教學步步深入,對學生了解影響氣候因素和形成思維的方法有很大幫助。
對于 “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讓學生從身邊的事想起,氣候與我們生活關系密切。使學生感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地理。
很明顯,本節(jié)教材緊密結合實際,并且層層深入,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思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四、學法指導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綜合分析獲取新知,理解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活動間的關系等,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五、教學過程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錄像:看幾幅不同氣候的景觀圖片
通過生動形象的畫片,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才能形成教學問題場。
活動二:合作學習,分析圖表。
通過設疑,觀察,給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形成教學問題場與教學情景場的疊加,創(chuàng)設學生發(fā)問討化,研究問題,通過歸納總結,給學生表達思維的機會,初步形成個體意境場。
活動三:分析因素,加深認識。
錄像:觀看資料:⑴氣溫、降水量圖;⑵實例。
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作用,探究發(fā)問,然后小組討論匯報,歸納總結出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活動四:實例分析,鞏固提高。
學生在以上探究活動和實例的討論中初步形成個體意向場,初步達到了教學目標。
六、板書設計
1、氣候的地區(qū)差異
2、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⑴緯度位置 ⑵海陸位置 ⑶地形地勢。
3、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七、教學反思
1. 本堂課不是傳統(tǒng)的40分鐘的上課,而是有上課前準備活動。學生為了上好這堂課要收集的有關氣候問題的資料來作為自己的觀點。課后還有相關知識的開放題。
2. 教學過程中注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的深層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 這堂課的教學不落俗套,是教學方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教師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促進了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fā)展。
各位領導、各位前輩,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中國的氣候-第一課時:氣溫。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如能得到各位專家、前輩的指點,不勝感激!
教材解讀:
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紹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地形、氣候、河流;本節(jié)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特征--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性氣候顯著,多特殊天氣。認識我國的氣溫的分布特點是學習了解我國氣候特征及探討其影響因素的的重要基礎,湘教版教材在這節(jié)內容的結構組織上,主要是分為四個部分:正文(即對我國冬夏氣溫的一個概括: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氣溫圖(一月份和七月份平均氣溫圖)、兩個活動題(氣溫圖的判讀和討論夏季南北溫差小的原因)和一段閱讀材料(探討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教材對于能力的訓練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和具有較大的開放性的。
根據新課程標準:"能夠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因此,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引導學生通過已有的氣溫資料地圖來認識我國氣溫分布規(guī)律,近一步探究影響我國氣溫分布規(guī)律的主要因素。
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主體是新的課程標準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認知規(guī)律等實際出發(fā),在這里我就學生現狀作一些分析:
學情分析
針對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知道氣溫和降水是反映氣候特征的兩個主要因素。具備了解氣候相應的初步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地圖中提取,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在七年級學習的是大尺度空間的氣候分布,學生能夠從生活周圍體驗到的感性認識還不直觀。
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于教材的整合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我國冬夏兩季的氣溫分布特點。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則是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的主要因素;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基于對課程標準理念的落實及教學內容等實際情況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了解氣溫對于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掌握閱讀和分析等溫線分布圖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獲得和處理地圖信息的能力。通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學會利用已有資料和知識簡單分析地理現象。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方法
為了使教學更能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時抓住"指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這個核心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讀圖比較法,集體討論法,自主探究法等教法;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則采取了合作學習法和總結反思法。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實際,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根據以上對于課程標準的把握和教材結構、學生特點、教學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將教學目標實現,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課采用情景導入法。
寒假了,許多同學打算利用假期的時間到全國各地游覽一番,領略一下祖國各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的同學想到有這北極村之稱的漠河鎮(zhèn)去。有的同學想想著飛到天涯海角海南省,感受一下三亞的碧海藍天,沙灘椰林還有五指山區(qū)的黎村苗寨民族風情
聽說漠河和海南的氣溫和孝感都不一樣,有的同學說冬季的時候漠河比孝感要冷的多,而海南比孝感要溫暖。同學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犯愁了:該準備那些衣物合適呢?
學生在此會和情景產生共鳴:那里的氣溫究竟和孝感有哪些區(qū)別呢?又該準備那些衣物合適?
設計思路: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外出旅游時該如何選擇衣物"來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景。營造出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時為后面的教學設置一個懸念,學生帶著懸念來探討、分析我國的氣溫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也是基于新課程 "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fā)"的課程理念。
(二)、讀圖比較,認識規(guī)律
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圖2-14,并且用多媒體展示出一月份平均氣溫圖的投影,同時在投影上標出漠河和海口的位置,配上兩地同一時間的景觀圖片,引導學生讀一月份氣溫圖探討其特點并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① 一月份0°C等溫線主要穿過了那些地區(qū)?(指導學生動手在地圖冊上將0攝氏度等溫線畫出來,以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加深印象)
② 一月份,我國黑龍江省北端的漠河鎮(zhèn)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③ 一月份,我國海南海口市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④ 計算一月份的時候漠河和海口的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學生通過讀圖分析、計算:
一月份我國0°C等溫線和秦嶺--淮河一線重合,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氣溫在0攝氏度一下。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黑龍江漠河鎮(zhèn)的氣溫在零下三十二攝氏度一下,而海南省??谑械臍鉁卦谑鶖z氏度以上。南北氣溫相差四十多攝氏度,逐步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出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
第二章第二節(jié)中國的氣候(第一課時)教學案
教與學目標:
1、學會閱讀等溫線圖,了解我國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和分布,以及對農業(yè)的影響。教與學重點:
1、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2、溫度帶的劃分。教與學難點:
我國冬夏氣溫分布規(guī)律的形成原因。教與學方法:
情景導入、對比講解、讀圖分析 教與學準備:
景觀圖片、一月、七月氣溫分布圖、中國溫度帶圖。教與學過程: 個性化修改
一、情景導入:
請同學們觀察下面一組圖片(圖片展示:哈爾濱的 冰雕展覽和廣州的花卉展),它們分別在哪里舉行?什么 時間?(學生回答)相同的時間,廣州和哈爾濱卻舉辦 了兩種不同的展覽,說明兩地的氣候差異很大。這節(jié)課 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節(jié)《中國的氣候》。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學習任務一:
1、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第32頁圖2—22“中國一月平均氣溫圖” 和第33頁圖2—23中國的“七月平均氣溫圖”,解決以 下問題:
(1)33頁活動題1、2、3。
(2)我國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分布各有什么特點?
2、小組交流:四人一組,交流以上問題,并提出疑難:
3、合作探究:
(1)探究問題:
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而夏季卻 南北普遍高溫?
(2)教師點撥:
冬至日,陽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晝時 間逐漸變短,夏至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自南向 北,白晝時間逐漸變長。
陽光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離陽光直射點 越遠,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單位面積獲得太陽熱量就 越少。
此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
(3)探究結論:
受緯度位置和冬季風的影響,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 4、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讀圖,加深對溫度帶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分別是哪里?為什空 么?
〈二〉學習任務二:
一、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34頁 “中國的溫度帶”,解決以下問題:
(1)溫度帶劃分的依據是什么?
(2)我國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每個溫度帶主要分布
在哪些地區(qū)?
(3)我們肥城屬于哪個溫度帶?主要農作物是什么?
作物熟制怎樣?
2、小組交流:四人一組,交流以上問題,并提出疑難:
3、合作探究:
(1)、探究問題:
為什么海南島上農作物能一年三熟,而東北平原上 只能一年一熟?(2)教師點撥:
海南島屬于熱帶,積溫值在8000以上,農作物的生長期長,而東北平原位于中溫帶,積溫值介于1600和3400之間,農作物生長期短。(3)結論:
海南島和東北平原的緯度位置不同,積溫值差異很大,所以農作物的熟制不同。
三、總結梳理,歸納方法:
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成因和溫度帶的劃分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其中影響氣溫分布規(guī)律形成的原因是難點。學習中要利用學生已有的氣候方面的知識儲備,結合我國的緯度位置、地形特點,通過讀圖、小組交流的形式、概括總結出我國的氣溫分布規(guī)律;利用列表格的形式對比講解,得出影響氣溫分布的原因;溫度帶的分布主要通過我國的地形圖,反復間分布的記憶。
四、鞏固練習,達標測評:
填充圖第10頁。附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中國的氣候
一、我國氣溫分布的特點及成因:
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緯度因素、冬季風
夏季:南北普遍高溫——緯度因素
二、溫度帶的劃分:
1、劃分依據:
2、名稱及分布:
3、不同的溫度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同影響
教與學反思: 學后反思:
1、我學習后的總體評價(很好、加好、一般、較差):。
2、我學到的主要知識和技能:。
3、我學到的主要方法:。
4、我還存在的疑難問題是:。教后反思:
氣候是地球表面大氣和海洋等要素的長期統(tǒng)計結果,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fā)展。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有明顯的區(qū)域差異。本文將詳細介紹中國的氣候特點,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中國的氣候,并通過對氣候的理解,提高他們的環(huán)境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
第一部分:氣候概述(300字)
中國地處東亞大陸東南部,分布著廣袤的高山、平原和盆地。由于地形、海洋和大氣運動的相互作用,中國的氣候呈現出明顯的區(qū)域差異。主要有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氣候等。
第二部分:亞熱帶季風氣候(300字)
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華南沿海地區(qū)。夏季雨量較多,冬季干燥,氣溫適宜。在這一地區(qū),植物生長茂盛,農作物種植豐收。學生可以通過介紹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讓他們感受到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獨特魅力。
第三部分:溫帶季風氣候(300字)
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長江中上游地區(qū)和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這一地區(qū)盛產小麥、大豆等農作物,對中國經濟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教案中可以通過播放關于麥田里成熟的金黃的麥穗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溫帶季風氣候的美好。
第四部分:溫帶大陸性氣候(300字)
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北地區(qū)和內蒙古地區(qū)。冬季嚴寒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在這一地區(qū),氣溫變化較大,蒸發(fā)量大,寒潮和暴雪時有發(fā)生。學生可以通過觀看霜花覆蓋的森林和經常下雪的景象,感受到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冷酷與神秘。
第五部分:高原氣候(300字)
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青藏高原地區(qū)。氣溫低,氣壓低,氧氣稀薄。這一地區(qū)氣候干燥,多風,氣候明顯受到海洋氣流的影響。學生可以通過展示青藏高原美麗的湖泊、高山和草原,讓他們了解到高原氣候的特點和其帶給人們的挑戰(zhàn)。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將了解到中國的氣候多樣性和其對經濟和生活的影響。他們將學會欣賞和保護環(huán)境,同時也提高對環(huán)境變化的敏感性。我們希望通過教案的設計,讓學生對中國的氣候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于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和責任感。
《中國的氣候》(教案)
【課題】中國的氣候
【年級科目】高二年級地理科(文科班)【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共兩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讓學生明白我國氣侯對生活、生產的影響。
2、通過對氣候分布圖等的分析閱讀,培養(yǎng)學生地理分析能力與地理思維。過程與方法:采用多種例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成因,使學生了解我國氣候對實際生產生活的影響。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中國氣候特征及其對人民實際生活、生產的影響的分析總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窘虒W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我國的主要氣候特征及其影響。
(二)教學難點: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探究法、構建知識結構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問題】中國主要的氣候類型?
分析:我國南北方的氣候類型主要是季風氣候。季風就是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的風,夏天,對我國氣候造成影響的主要是夏季風,冬天對我國氣候造成影響的主要是冬季風。
板書:
一、季風氣候顯著
【思考】夏季風對我國降水規(guī)律的影響。
分析:由于受到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夏季,海洋形成高氣壓,陸地上形成低氣壓,風從海洋吹到陸地,帶來了海洋上暖濕的氣流,從海洋吹來的夏季風在東南沿海登陸時,與較冷的空氣相遇,就會形成鋒面雨帶,4-5月,雨帶登陸,華南地區(qū)進入雨季; 6-7月,雨帶推進到江淮地區(qū),這里進入梅雨季節(jié);7月以后,雨帶陸續(xù)來到華北、東北地區(qū),北方雨季來臨;隨著9月冷空氣增強,雨帶被迫南移,10月,在我國大陸完全消失,第二年依舊如此。
【小結】受夏季風影響,我國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舅伎肌课覈慕邓诳臻g上有何差異?
分析: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為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線,這一線以西以北,夏季風難以達,成為非季風區(qū),以東以南,則是深受夏季風影響的季風區(qū)。所以我國降水出現了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的情況?!舅伎肌肯募撅L對人們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舉例】洪澇災害與臺風。
【總結】:夏季風對我國影響主要體現在降水方面,夏天,我國在夏季風的影響下造成了高溫多雨的氣候。板書:夏季風――高溫多雨
【思考】冬季風我國氣溫的影響。
分析:冬天的時候,冬季風從北部內陸吹來,使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冬季寒冷干燥,對我國北方影響直接而強烈,中間由于受到山嶺的阻礙,使氣候對南方影響相對較小,這樣,就大大加劇了南北溫差,所以我國北方冬季是寒冷的,而我國南方冬季相對來較為溫和。
【思考】冬季風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九e例】寒潮。
【總結】:冬季風對我國氣候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氣溫,在冬季風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地方形成了寒冷干燥的氣候特征。板書:冬季風――寒冷干燥
【思考】我國除了有季風氣候區(qū)外還有非季風氣候區(qū),非季風氣候主要又有哪些氣候類型?這些氣候類型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分析:在西北地區(qū)我國的氣候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由于遠離海洋,造成了溫差大,降水少的特點。
【舉例】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新疆瓜果造成的影響?!舅伎肌壳嗖馗咴瓰楹畏N氣候類型。
分析: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出現了高山高原氣候,高山高原氣候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舉例】高原氣候對青藏高原農業(yè)造成的影響?!究偨Y】:我國的季風區(qū),氣候存在著差異的,像南北方氣候不同,南方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方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非季風區(qū)與季風區(qū)的氣候差異就更大了。在我國,同樣的季節(jié),我們可以體會到看冰雕鬧花市等許多不同的景觀,這么多不同的景觀說明了我國氣候的第二個顯著的特征:氣候復雜多樣。板書:
二、氣候復雜多樣。
【提出疑問,為第二課時做鋪墊】我國復雜多樣的氣候有沒有什么共性呢?復雜多樣的氣候又會對我國實際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什么影響? 【探究活動】《區(qū)域地理》90頁主干精梳
板書設計: 中國的氣候
一、季風氣候顯著 夏季風――高溫多雨 冬季風――寒冷干燥
二、氣候復雜多樣
作業(yè):《區(qū)域地理》94頁—95頁
中國的氣候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季風概念、特點‘季風與非季風的分布、不同氣候特點及分界線;
2.理解我國季風和降水空間與時間的分布,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特征;
2.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布。教學難點:
1.我國季風氣候如何形成的?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前一節(jié)我們已經學習了我國的氣溫南北差異,降水的空間差異及我國的溫度帶和干濕度的劃分與分布,那么,從我國氣溫與降水來看,我國的氣候有什么特征呢? 二.探究新課:
1.自學指導:帶著問題瀏覽課文。
2.問:我國的氣候有哪些特征?季風與季風氣候一樣嗎?
3.學生獨立探究,小組合作交流。4.反饋:氣候特征(1)氣候復雜多樣性;(2)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是指一年內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變換而有顯著變化的風,季風氣候是指一年內因盛行不同風向的季風而形成的氣候類型。
5.設問:那么我國的季風氣候是怎樣形成的呢?(1)多媒體出示《中國的冬、夏季風》圖;(2)、讀圖、觀察、思考、引導回答、反饋:除了受緯度影響外,還受海陸位置的影響。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源地;?風向;?運動方向;④性質。
6.讀圖:了解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不同氣候特點,分界線。?學生探究、交流;?小結:季風區(qū)受夏季風影響明顯,降水豐富,主要集中于夏季;反之是非季風區(qū)。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我國季風氣候一個顯著特點是雨然同期。
7.想一想我國這種降水和然量的配合對農業(yè)生產有什么好處?(學生探究,反饋)三.課堂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中的《中國的氣候》一課,下面我來說一說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1、內容的解析:《中國的氣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當中的一個章節(jié),分三大塊:第一部分:南北氣候的差異,第二部分:東西部干濕狀況差異,第三部分: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從知識的銜接方面來看,前兩部分是基礎。而本節(jié)的內容————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是氣候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難點最為集中的一部分,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我的這節(jié)課里,主要采用以不同形式呈現的方式來分散難點,力求使在座的每位同學都能夠由淺入深逐步完成和領悟透學習全過程。
2、對象的分析:
作為教學的對象——八年級的學生,他們是主體。雖然年齡小,但已經有了一定的辨析能力,有熱情、有豐富的思考情趣,活躍、跳躍思維是他們的體現,求知欲強、好勝心、好奇心強,有競爭意識,有時又很茫然。他們識圖、用圖、析圖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膚淺。就本節(jié)的教學來說,他們認為抽象、難理解,故有棄學或厭學的傾向。所以教學設計就要突出一個宗旨“互動合作”——以激活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作為他們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將全班分成若干個活動小組,學生之間可以成為手足般的競爭者、合作者。
3、教學目標的分析:
通過運用地圖,從中獲取重要的地理事物,并綜合分析我國冬、夏季風的形成特點。
4、教學過程與方法的分析:
采用互動合作、共同探究、提綱助學的方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交流,真正認識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
5、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分析: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同學增強了對氣候學習的興趣。并能夠認識到氣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5、教學重點的分析:
讀圖、讀課文,并根據導學提綱對季風的概念形成初步印象。
6、教學難點的分析:
由于季風的成因很抽象,加之這個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然要有一定難度。學生只能了解表層現象。故這是一大難點。針對這一問題,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充分整合的原則,變抽象為形象、變復雜為簡單,降低了難度,達成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目的。
7、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
根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知識能力的局限,本節(jié)我選用的是photoshop ,flash, powerpoiet等動畫制作,讓學生直觀、形象的觀察體會,在有趣和活動性的氣氛中解決難點問題,以達到解疑排難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過程設計流程表: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圖”的記法 識圖、用圖、從圖中獲取地理事物 動手、動腦思考。 運用“圖”來解析氣候特征 提出要求 互動合作、自評互評。 用書后小欄目活動做小結 引導、點撥、糾正、反饋、鼓勵、表揚。 觀察、分析、歸納、總結。 三、教學過程:
“中國的氣候”是自然環(huán)境中的一部分,是中國地理教學的基礎內容。因此,我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認知地理在社會中的實際價值。
我的整體設計思路是采用“助學提綱導學”,旨在使同學將氣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我事先將本節(jié)教學內容打印成學習提綱發(fā)放給學生,最終使學生達成了解知識,發(fā)現問題,掌握,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技能,親歷交流的飽滿情感體驗的全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教學理念,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實現新課程的變革。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圖“的記法
[教師活動]:這是本節(jié)十分重要的一項環(huán)節(jié),它貫穿著本節(jié)的整體教學內容。在這些年的地理課堂教學上,我感到很多學生學地理最大的障礙是不會讀圖、析圖。找不準位置、不認識輪廓、更記不住周圍的地理事物;新的課程改革給了我很大啟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學習,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師在“助學提綱”中專門提出對本節(jié)作用的要求:讀第38頁2..19、2.20圖,并識別這是兩幅什么圖?你有哪些好的辦法記住這些圖?
[學生活動]:大家議論、動腦、想辦法。有的建議描繪圖、有的僅就一點如“風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也有的建議反復觀察圖等等。
[教師活動]:參與議論、并對學生好的建議和觀點給予評價和肯定。
集思廣義,活動場面熱烈、氣氛融洽。這樣平等、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由單純的被迫記圖,到自己動手靈活的運用圖,并能從圖中獲取地理事物,掌握地理事物;既突破了難點,又實現了新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標準。
第二部分:運用“圖”來解析氣候特征:
如果說前一部分內容是浮在上面的感性知識,而這一部分內容則是“知其所以然”的理性知識。
[教師活動]:如果讓你來描述,你準備講述什么內容?
[學生活動]:踴躍參與,說出觀點。————如
冬季風:夏季風:
源地源地
氣壓區(qū)氣壓區(qū)
風向風向
性質性質
影響影響
[教師活動]:1、將學生觀點匯總并板書在黑板上。將圖片展現在同學面前。
2、同時讓學生拿起手中的提綱看問題提示:第39頁2.21圖,當夏季風從海洋向陸地移動過程中,會有什么變化?仔細讀閱讀材料分析夏季風帶來的降水類型叫什么?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并思考雨帶推移有什么規(guī)律?通過觀察分析第一題,總結出季風氣候的特點?
3、(1)認真閱讀第三題并判斷教師提出的災害現象屬于哪中?
(2)繼續(xù)讀42頁2.26圖說明四個氣候有什么特點?請在不同的氣候類型圖上找到這四個地區(qū),此外還有哪些?
(3)你來總結我國氣候的特征。
[學生活動]:
討論、準備、交流、全班集中交流,同學之間主動幫助或得到同學幫助。
[教師活動]:教師同樣以不同方式參與進來,提示、點撥、引導、反饋、糾正。引導學生思維、并發(fā)現問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敢于獨立回答,增強自信,提高他們的綜合分析問題,應辯問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最后師生總結、歸納出結果。這樣做,起到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第三部分:用書后小欄目活動做小結
[學生活動]:談觀點、找答案、做分析。
[教師活動]:鼓勵學生;并將找到的相關資料給同學參考。
元陽縣結合本地實際,根據不同氣候資源劃分出山頂、山腰、山腳三個不同的經濟帶,變資源優(yōu)勢為經濟優(yōu)勢,使縣域經濟得到了協(xié)調健康發(fā)展,今年上半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07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24%。
元陽是一個邊疆貧困縣,農作物種植結構單一,科技含量不高,農民增收困難等成為制約元陽農村經濟發(fā)展的“瓶頸”,去年以來,元陽縣委、縣政府在經濟發(fā)展思路上作了戰(zhàn)略性調整,合理調整區(qū)域內農業(yè)產業(yè)布局,把山頂至河谷的大片土地按照海拔高度劃分為“山頂、山腰、山腳”三個經濟帶,以產業(yè)結構調整帶動農業(yè)支柱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冷涼區(qū),以退耕還林為契機,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恢復生態(tài),并在林間套種草果、板蘭根等經濟作物,形成高山冷涼區(qū)生態(tài)經濟林帶;海拔900米至1600米的山腰地帶,依托科技創(chuàng)新,大面積推廣自己培植成功的高產優(yōu)質稻和雜交稻,發(fā)展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yè)和稻田養(yǎng)魚為主的漁業(yè),形成溫熱區(qū)以糧為主的糧畜經濟帶;海拔900米以下的矮山及山腳河谷地區(qū),在種植香蕉、荔枝、芒果等水果的同時,發(fā)展生物資源,培植印楝、梔子,以及種植無公害冬早蔬菜、雜交水稻制種等高附加值的特色支柱產業(yè),形成熱作經濟帶。
為了穩(wěn)妥推進“三帶”特色經濟的發(fā)展進程,元陽縣采取了“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的發(fā)展模式,引進了一批有實力的企業(yè)把一家一戶的小規(guī)模經營組織起來。并將生態(tài)建設與產業(yè)培植結合起來,在上新城鄉(xiāng)風口山至馬街鄉(xiāng)東門壩一帶長約50千米的紅河岸邊荒山荒坡上,種植印楝10余萬畝;在黃茅嶺鄉(xiāng)、黃草嶺鄉(xiāng)、馬街鄉(xiāng)等地區(qū)發(fā)展梔子5萬畝。僅印楝、梔子兩項生物資源創(chuàng)新產業(yè),進入盛產期每年就可達到4億元左右的產值。南沙利用天然溫室種植冬早蔬菜,不僅投入少、而且產出高、質量優(yōu),產品遠銷昆明、成都、貴陽等地,農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甘蔗產業(yè)也在龍頭企業(yè)的帶動下擴大了種植規(guī)模,糖業(yè)公司每年付給農戶蔗款3000多萬元。
傳統(tǒng)產業(yè)茶葉、芒果、荔枝、香蕉和魯沙梨、香酥梨等果樹也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品種升級換代,今年改造的低產茶園就達到2000畝。汪繼武劉為民楊治兵
四、教學反思:
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中特別強調:改革課程評價過于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評價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發(fā)前進的“泵”。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本著“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原則,對問題回答的準確者,鼓勵其要再接再厲,回答得不到位者,要給予以親切的關懷,告訴其不要放棄的道理。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能獨立看書讀圖并思考一些問題。而且,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規(guī)律和知識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此外我校已經進行3年左右的“生本”課堂實驗。經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訓練,學生已經具備了合作學習的意識,并能在小組中根據自己的任務分工合作完成相應的探究課題。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教育理念,我從知識、能力、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角度制定以下三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中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初步學會分析其原因。(2)舉例說明不同的氣候條件對我們生活、生產的影響。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等溫線圖、等降水量線圖、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年降水量分配柱狀圖等圖表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
(1)分析總結中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及成因。并找出一月0°C等溫線的分布。(2)分析中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并能找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氣候與人類生活、生產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huán)境意識。3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及確立依據:
基于課程標準要求以及氣候的重要性我將本課重點確立為:(1)中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2)中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2.教學難點及確立依據:
初二年學生利用多種地圖分析并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因此我將本節(jié)課難點確立為:
(1)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2)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的原因。4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中國的氣候
PPT投影:舌尖上的中國(地圖版)
師: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不同地域人們的日常飲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北方和南方…… 生:回答自己家鄉(xiāng)的飲食習慣。
師:是什么造就了各地不同的飲食習慣呢?
生:思考并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分析原因?!獨夂?、氣溫、降水等 師:氣候包括氣溫和降水兩個要素?;顒?【活動】預習導學
師:那么,我國各地在不同季節(jié)氣溫和降水分布有何差異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結合這四幅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分析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PPT投影:四幅氣溫和降水分布圖
師:如何讀懂這些圖呢?以“中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為例。PPT投影:“中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讀圖的步驟: 讀圖步驟: 1.讀圖名 2.圖例和注記 3.內容 4.分析回答問題
其中,圖例和注記更是讀圖的關鍵。等溫線:溫度相同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引導學生弄清圖例和氣溫數值的讀?。?/p>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一下代表北半球的中國冬季的“中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PPT展示:
活動一:讀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并分析原因。(1)觀察中國東部地區(qū)等溫線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在圖上畫出0°C等溫線,它大致經過哪些地形區(qū),在哪里發(fā)生突變,為什么?(3)氣溫的遞變有什么規(guī)律?找出1月平均氣溫最低和最高的區(qū)域,兩地的氣溫差多少度?(學生思考問題,并上臺展示點評。教師引導歸納,進行總結。)補充:
PPT投影:“中國北極城”漠河相關知識。此時漠河景觀與海南景觀(對比)結論:
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越往北氣溫就越低。
提問:為什么中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這樣大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回答。緯度差異等……PPT投影:原因:1.緯度差異大
2.受冬季風的影響(PPT投影)(1)太陽直射和斜射圖(2)漠河、北京、廣州三地冬至日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表 地點 緯度 正午太陽高度 晝長時間 漠河 53°29′N 13°4′ 7時30分 北京 39°54′N 26°40′ 9時12分 廣州 23°8′N 43°25′ 10時43分(3)冬季風示意圖
(這部分作為教學的難點,但是涉及到高中的知識,所以不要求學生掌握具體的分析)(承轉)下面再來看看夏季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呢? PPT投影:“中國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及相關探究問題 活動二:讀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1)我國7月份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在多少攝氏度?(2)南北氣溫的極值是多少?相差多少?
(3)7月份的最高、最低溫出現在什么地方,為什么?
(學生思考問題,并上臺展示點評。教師引導歸納,進行總結。)
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閱讀“中國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并總結夏季氣溫分布特點。補充:“火洲”吐魯番的相關知識。
師:為什么吐魯番會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呢?
(大陸性,升溫快,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強,盆地地形,不易散熱等)結論:
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溫差小。
(過渡)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我國氣溫冬夏分布特點,下面我們再認識一下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
創(chuàng)設情境:幻燈片放映各地不同的民居特色(圖片)。設問:這些民居反映了當地的降水有什么特點? PPT投影:“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及相關探究問題
活動三:閱讀“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歸納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1)找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各條的延伸方向大致如何?說明我國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是什么?
(2)找出降水量最多或者最少的地區(qū)。
(學生思考問題,并上臺展示點評。教師引導歸納,進行總結。)
師:同學們從“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圖上可看出: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年降水量較多,超過1600毫米,而西北大片地區(qū)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那么,我國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呢?
生:最多:火燒寮 最少:托克遜
所以,降水的地區(qū)分布差異,反映在房屋建筑形式上,傳統(tǒng)建筑具有“南尖北平”。結論:
從東南沿海從西北內陸遞減。
(過渡)我國降水不僅在空間分布上有很大的差異,在時間分布上也不均勻。PPT天投影:廣州、武漢、哈爾濱等三地的降水量逐月分配圖。PPT展示圖片及相關探究問題。
活動四:讀“中國四個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圖,歸納我國降水的時間分布規(guī)律。(1)三城市降水量多達100mm的月份分別有哪幾個月?(2)三地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共同點?
(學生思考問題,并上臺展示點評。教師引導歸納,進行總結。)結論:
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活動3【活動】歸納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總結出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特點?;顒?【活動】合作探究
所以,我國各地的氣候或多或少存在著差異,那么如何通過讀氣溫和降水變化圖歸納各地的氣候特點呢?
讀“廈門氣溫、降雨的月份分配”圖及“北京氣候圖”,聯系日常生活的感受,探討下列各題。1.請在P9“中國行政區(qū)劃”圖上找出廈門和北京,并說出大概的緯度。2.廈門和北京的最冷最熱月平均氣溫各是多少?
3.廈門和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有何異同點? 4.請描述廈門和北京的氣候特點。(分組探究,學生展示點評。)
教師根據學生探究情況,對學生自主探究成果給予評價。并針對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
活動5【活動】拓展延伸
不同的氣候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著一定的影響,以福建土樓為例,“土樓是句號,卻引出了無數的驚嘆號和疑問號”,請結合材料探究土樓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材料)土樓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龍巖永定縣、福建省漳州南靖縣和華安縣,其中又以客家土樓為代表。永定客家土樓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山間谷地,充分顯示出其“小橋流水人家”的風韻。土樓的興建高潮是在中國**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最早是出于抵御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土樓朝向大都是坐北朝南,且是封閉的,內外不設陽臺但有天井,屋頂大都采用“人字形”的雙坡屋頂,加之其墻角用石料砌成,在夯墻時,把竹條當作如今的鋼筋放到墻內,在建造土樓時,借助模夾板,經過反復的揉、搗、壓、夯筑成了厚實嚴密的墻體。具有通風、采光、防水、抗震、隔熱等功能,而這些功能的形成與當地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師:有興趣的同學進行課后探究?;顒?【測試】當堂檢測
1.下列關于我國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漠河是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B.吐魯番盆地是我國冬季氣溫最高的地方 C.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D.海南島是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 2.中國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趨勢是()
A.由西北向東南遞減B.由南向北逐漸減少C.由東北向西南逐漸減少D.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中國氣候(第一課時)》教案
坪地民族中學
王立富
21號
一、情景導入(略)
二、創(chuàng)設新課
(一)、氣候復雜多樣 中國冬季等溫線特征(1月): ① 氣溫有南至北遞減。
② 等溫線較密集,南北溫差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北方緯度高,太陽高度比南方低,并且日照時間也比南方長,因而獲得的太陽輻射比南方少;北方接近冬季(西北季)風的源地,首當其沖受到其影響,南方因有重重山嶺阻隔,受其影響小。
③ 東部地區(qū)的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說明影響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
【技能歸納】等溫線的判讀及其影響因素
1、分析等溫線的方法
2、等溫線的影響因素
(1)緯度因素:這是影響我國一月東部等溫線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影響氣溫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在它的影響下,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且由南向北遞減。
(2)海陸位置因素:這是影響我國七月東部等溫線分布的主要因素。這是由于:同一緯度,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氣溫的差異。如右圖(以北半球為例): 同一緯度,夏季大陸上升溫較海洋上快,氣溫比海洋上氣溫高;冬季大陸上降溫較海洋上快,氣溫比海洋上氣溫低。
3、特殊等溫線——0℃等溫線的地理意義
①南、北方(四大區(qū))分界線。②亞熱帶與暖溫帶(溫度帶)分界線。③水田與旱地(耕地類型)分界線。
④秦嶺-淮河(自然地理界線)一線。⑤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干濕區(qū))分界線
4、等溫線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的描述方法:
① 等溫線的分布規(guī)律:a.形狀(彎曲、閉合、平直);b.疏密程度;c.數值變化(取值范圍)
② 影響因素分析:地形、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洋流等 【能力遷移】讀“中國七月平均氣溫”圖,完成下面的問題。
1、中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答:中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方太陽高度雖然比南方小,但其日照時間卻比南方長,從而彌補了因太陽高度差異而導致的熱量差異。
2、中國夏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是哪兒?為什么會位于這些地方呢?
答:中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原因是此處地勢低洼,深居內陸,大陸性強,增溫快。氣溫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這是由于該地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地面熱量容易散失。
3、中國夏季東部與西部等溫線疏密程度、延伸方向怎樣?分別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答:夏季,我國東部地區(qū)等溫線較稀疏,大致與海岸線平行,說明影響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海陸位置。我國西部地區(qū)的等溫線較為密集,且多呈閉合狀分布,大致與等高線平行,說明影響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1、溫度帶劃分及主要分布地區(qū)
溫 度 帶分布
A 熱帶:西雙版納、雷州半島、海南島、臺灣島南部
B 亞熱帶:四川盆地、云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珠江三角洲、臺灣島中部和北部
C 暖溫帶:華北平原、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D 中溫帶:內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準格爾盆地、東北平原
E 寒溫帶:大興安嶺北段
F 青藏高原區(qū):青藏高原、橫斷山區(qū)北部
2、我國各溫度帶農業(yè)生產的差異 積溫 主要農作物 耕作制度 溫度帶 中溫帶 年一熟 暖溫帶 :1600~3400℃ 春小麥、玉米、大豆、高粱、亞麻、一:3400~4500℃ 冬小麥、棉花、玉米、溫帶水果(如 : 蘋果等)兩年三熟 亞熱帶 :4500~8000℃ 水稻、甘蔗、油菜、茶葉、亞熱帶水果(如柑橘等)一年兩熟至一年三熟
熱帶>8000℃ 熱帶經濟作物(如香蕉、橡膠、咖啡、椰子等)年三熟
青藏高原區(qū)
注:農業(yè)生產上把日平均氣溫≥10℃的日子稱為農作物的生長期,生長期內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就叫做積溫。
三、課堂小結(略)
四、布置作業(yè):為什么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異很大?
一
一、說教材
本節(jié)主要介紹中國氣候的三項特征——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性氣候顯著,多特殊天氣。
本節(jié)主要引導學生認識我國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明確我國降水的突出特點就是時空分布不均。通過表格對比分析了我國四個干濕地區(qū)的特點、分布和植被特征。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之一。體現了新的教材觀:“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組織、編排順序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p>
二、說學生
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具備了學習氣候的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圖中提取,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在七年級學習的是大尺度空間的氣候分布,學生能夠從生活周圍體驗到的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
根據以上對于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三、說重難點
1、我國冬夏兩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影響我國氣溫的主要因素。
2、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理解我國降水時空分布的成因。
3、我國季風氣候的基本規(guī)律及季風氣候的影響范圍,季風給我國帶來的好處及不利影響。
4、鋒面雨的形成。
四、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知道我國降水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特點。季風的概念、特點,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布以及我國的干濕地區(qū)。理解季風與我國降水空間和時間分布的關系,通過讀冬夏季風圖、各地氣候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從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掌握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通過讀冬夏季風圖、各地氣候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從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掌握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閱讀和分析等溫線分布圖的方法,學會分析地理現象。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使教學貼近學生實際情況,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時抓住“指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這個核心來設計教學方法。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情景導入法、讀圖比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六、說教學過程
(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然后)讀圖比較,認識規(guī)律——(最后)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蔽也捎们榫皩敕?。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fā)”;同時為后面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一個懸念,學生帶著懸念進入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讀圖比較,認識規(guī)律
(二)、讀圖比較,認識規(guī)律
指導學生分析一月份平均氣溫圖,探討以下問題:
① 一月份0°C等溫線主要穿過了那些地區(qū)?
② 一月份,我國黑龍江省北端的漠河鎮(zhèn)氣溫是多少攝氏度?此時,海南??谑袣鉁赜质嵌嗌贁z氏度?
③ 計算一月份的時候漠河和??诘臍鉁叵嗖疃嗌贁z氏度?
總結出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
學生掌握冬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氣溫圖,通過對7月份平均氣溫圖的判讀分析概括出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并且最低氣溫在青藏高原。
(三)、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相互探討,老師補充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必要的素材: “①冬至日太陽光照圖,②冬至日三地太陽高度、晝長時間表,③冬季風示意圖,④課本輔助閱讀材料”,學生合作探究時,老師通過問題的形式正確地引導討論方向,遵循遞進式的原則,逐步深入地提出三個問題“①隨著緯度的變化太陽高度和晝長是怎樣變化的?②太陽高度的大小和白晝的長短對于我國氣溫有何影響?③冬季風是如何影響我國氣溫分布規(guī)律的?”引導學生通過已有的資料和知識儲備,概括出緯度位置和冬季風對于我國氣溫分布的影響。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夏季最低氣溫在青藏高原的原因是由于海拔高的因素。
總結我國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
掌握我國溫度帶分布情況。
〔四〕一、降水的特征
1.降水量地區(qū)分布不均:東多西少,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
〔講授〕我國降水量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在時間分布上呢?
教師指導讀圖,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全國降水量在時間分布上也不均勻,南北方差異較大,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
〔板書〕2.降水時間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不均,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
〔講授〕這是一年內降水的分布特點,那么不同的年份間又怎樣呢?
〔總結板書〕年際不均
〔啟發(fā)提問〕為什么降水會形成這樣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呢?
分析得出降水的分布與季風有很大的關系。
(五)季風活動及其對降水的影響
1.季風的概念
〔講授〕冬天盛行的風叫冬季風,夏天盛行的風叫夏季風。
〔板圖演示〕冬、夏季風的演示。
夏季風經過長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擋,只好望山興嘆,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風的活動范圍局限于我國東部、東南部地區(qū)。人們根據夏季風活動的范圍,把它能到達的地區(qū)叫做季風區(qū);無法到達的地區(qū)稱為非季風區(qū)。
唐代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的就是夏季風。
總結干濕地區(qū)劃分情況。
閱讀課外短文“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與影響”,分析季風區(qū)與非季風的形成原因及影響區(qū)域,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等。
了解有關我國的寒潮、臺風、水旱災害等資料,從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帶來的危害,有效的預防措施等方面進行說明。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采取框架式結構,讓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方便學生認知強化。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氣候》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以及降水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國溫度帶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qū)等,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
3、了解我國的氣候特征,培養(yǎng)學生分析氣候特征的技能。使學生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我國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同時我國也是災害性天氣頻發(fā)的國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2、我國氣候為農業(yè)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概括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教學媒體
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qū)掛圖或投影片,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中國的氣候
一、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qū)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二、季風氣候顯著
三、多特殊天氣、多氣象災害
教學過程
〔板書〕第二節(jié) 中國的氣候
【板書】
一、氣候復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qū)是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一個重要標志。
〔指導讀圖〕我們比較一下哈爾濱和廣州兩地冬季的氣溫。計算哈爾濱和廣州兩地1 月份氣溫相差多少?
〔轉折過渡〕兩地1月氣溫相差近35°C,難怪兩地景觀相差那樣懸殊。
要了解全國南北氣溫差別的具體情況,還要看我國的1月、7月平均氣溫圖――等溫線分布圖。初一我們學過世界氣溫分布,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么是等溫線?什么是等溫線分布圖?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利用各點的氣溫值,繪兩幅氣溫圖(發(fā)給學生氣溫分布空白圖)。
要求:①繪出等溫線。
②觀察圖
1、圖2回答:若兩圖表示同一區(qū)域,等溫線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繪圖,然后討論回答。
〔概括總結〕圖1等溫線排列比較密集,說明南北溫差大;
圖2等溫線排列比較稀疏,說明南北溫差小。
〔啟發(fā)引導〕根據上面的等溫線知識,我們分析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圖,看看我國冬夏氣溫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
〔指導讀圖〕首先看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要求觀察: ① 黑龍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② 海南省的1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③ 我國南北1月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④ 找出0°C等溫線,并在圖上用彩筆描繪出來;觀察0°C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區(qū)。⑤ 比較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圖,看一看等溫線疏密程度如何?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仓笀D總結〕
(1)冬季等溫線排列密集,說明冬季南北溫差大。黑龍江最北部1月平均氣溫在-32°C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氣溫在16°C以上,我國南北氣溫相差懸殊。
(2)1月平均氣溫0°C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向西到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舶鍟?/p>
1、冬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南北氣溫相差懸殊 〔啟發(fā)提問〕為什么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這么懸殊呢? 〔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晝夜”
再讀 “冬至日漠河、北京、廣州三地正午太陽高度、晝長時間”表。〔組織討論〕①冬至日,太陽光直射哪個半球?
②這時我國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高還是低?為什么? ③這時北方和南方相比較,哪個晝長?為什么? ④這時北方和南方相比較,哪里獲得的太陽光照多?
〔結論〕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將近50個緯度。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我國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陽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晝長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獲得的太陽 光熱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這兩個因素,還有冬季風的影響。
〔錄像〕《季風的形成》中節(jié)選《影響我國的冬季風》。
〔引導讀圖〕分析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讀圖要求(可要求學生依據1月平均氣溫圖的方法,分組討論,列出讀圖提綱):
①黑龍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②海南省的7月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③找出我國7月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在哪兒?那里氣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為什么這里是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qū)?
學生讀圖討論回答?!仓笀D總結〕
(1)夏季全國等溫線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區(qū)7月平均氣溫為20°C以上,說明我國普遍高溫。
(2)黑龍江省北部7月平均氣溫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氣溫為28°C,我國南北平均氣溫相差僅為12°C左右,氣溫差別不大。
(3)7月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在青藏高原內部。因為青藏高原地勢很高,故青藏高原內部成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qū)。
〔板書〕
2、夏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全國普遍高溫(青藏高原除外)
〔啟發(fā)提問〕為什么我國夏季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呢?依據剛才學過的分析冬季氣溫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學們課下可討論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懸殊,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同學們想一想這些特點對我們平時生產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
〔討論回答〕(1)夏季全國普遍高溫;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熱量資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2)冬季北方嚴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損失,另外,容易使北方農作物造成凍害等。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及其原因,了解這些知識便于我們掌握規(guī)律,趨利避害,讓大自然能更好的為我們人類服務。
〔板書〕
3、溫度帶的劃分和分布
〔指導讀圖〕說明讀圖要求,指導讀圖方法:(1)我國共劃分哪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qū)?(2)這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qū)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qū)?
(3)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大致與1月份的哪條等溫線一致(讀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
(4)我們這個地區(qū)屬于哪個溫度帶,東北大部分地區(qū)、黃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qū)、海 南島、長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屬于哪個溫度帶。
教師對學生讀圖給予具體的指導,如教師講解某個溫度帶分布的讀圖方法,其它溫度帶由學生自己讀出來。不要求和書上說法完全一致,鼓勵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引導學生比較哪種表述更好。
〔出示復合投影講解、總結〕“我國溫度帶的分布圖”
〔指導填圖〕請同學們把五個溫度帶和青藏高原氣候區(qū)填在填充圖上。學生填圖。
〔教師〕不同的溫度帶適宜栽培和推廣的農作物品種不同,作物能夠成熟的次數也不一樣,請看表:
〔出示投影〕各種農作物對積溫的需求指標。
同學們看書上“各溫度帶的積溫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1)看一看各種農作物對積溫的需求指標。
(2)五個溫度帶的積溫分別是多少?適合種植哪些農作物?
(3)五個溫度帶的作物熟制如何?我們這個地區(qū)是一年幾熟?主要農作物有哪些?我們鋼才提到的小麥要求的積溫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個溫度帶?
學生討論、回答。
〔引導思考〕我國五個溫度帶對農業(yè)生產有何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
〔總結〕我國南北跨度很大,近50個緯度,各地積溫由1600-8000°C差別很大,故適合喜熱、喜涼、喜溫的等多種作物生長,世界上絕大多數農作物都可以在我國找到適合生存的地點。而且我國水稻、棉花等高產作物的分布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作物熟制從東北的一年一熟到海南島的一年三熟,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這個地區(qū)是什么熟制,請同學們調查一下。
但是,由于我國面積廣大,各地的氣溫日較差和夏季溫度等差異很大,同一作物品種在不同地區(qū)所需的 10°C積溫也不相同。因此,在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或改革熟制試驗上,必須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
〔板書〕降水的特征
1、降水量地區(qū)分布不均:東多西少,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 〔講授〕我國降水量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在時間分布上呢? 〔出示投影片〕哈爾濱、北京、上海、廣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狀圖。
〔啟發(fā)提問〕請注意老師出示城市的順序,它們的降水在季節(jié)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教師指導讀圖,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全國降水量在時間分布上也不均勻,南北方差異較大,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
〔板書〕
2、降水時間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不均,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講授〕這是一年內降水的分布特點,那么不同的年份間又怎樣呢? 〔副板書〕空間
成因
時間
〔指導讀圖“中國干濕地區(qū)〕
〔講授〕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的地區(qū),屬于較濕潤的地區(qū),根據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劃分了濕潤地區(qū)和非濕潤地區(qū)。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的地區(qū),屬于較干旱的地區(qū),根據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為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
不同的干濕地區(qū),地表的植被差別很大。東部濕潤區(qū),水分充足,可生長高大茂密的喬木。過去這里是郁郁蒼蒼的森林,后來,人類的足跡來到了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東北地區(qū)和武夷山區(qū)還有大片原始林。
〔掛圖〕濕潤地區(qū)景觀。
〔講授〕半濕潤區(qū)水分條件較差,植被由高大的喬木向低矮的草本植物過渡,典型的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但事實上,這片地區(qū)被開發(fā)利用的很難找到原始植被了。這里是歷史悠久的農耕區(qū),中華文明最早的發(fā)祥地。
半干旱區(qū)氣候偏干,地表植被為草原?!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掛圖〕半濕潤、半干旱地區(qū)景觀。
〔講授〕干旱地區(qū)水分嚴重不足,也制約了植被的生長,有些地區(qū)幾年不降一滴水,地表景觀十分單調、荒涼,是典型的荒漠景觀。
〔掛圖〕干旱地區(qū)景觀。
〔總結〕今天,我們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的活動與降水的關系是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我們知道,由于季風活動的一些異常,有時會給我國帶來一定的自然災害,使人們的生命財產遭受損失,帶來不利之處。盡管這樣,它對我們的影響仍然是利大于弊。為什么這么說呢?讓我們把我國東部季風區(qū)與同一緯度的其它國家、地區(qū)做比較,例如北非。
〔顯示北非景觀〕
〔講授〕由于沒有季風活動,北非氣候十分干旱,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區(qū),比我國的干旱區(qū)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里是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一片廣闊的不毛之地。而我國的30°N附近,正是地肥水美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還有美麗的、富饒的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這樣一對照,我們不禁要感謝季風了。所以我們對待季風要用一分為二的眼光和態(tài)度,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關于這一點,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討論!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回答問題〕青藏高原海拔很高,達數千米,隨著山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植被隨之發(fā)生變化,從山下的常綠闊葉林依次過渡到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雪線以上。說明地勢的高低對氣候影響很大,進而影響植被種類的生長分布。
秦嶺南北一圖,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橘樹,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北部冬季風的南下。所以秦嶺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板書〕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復雜多樣。
〔啟發(fā)提問〕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對農業(yè)生產有什么好處,多樣的溫度帶和干濕區(qū)對各種植物和農作物品種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qū),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
3、氣候復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讀表提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28頁,“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qū)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1)1月份,我國的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分別低22.7°C和3.7°C。
(2)7月份,齊齊哈爾 的氣溫 比巴黎 高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 高26.3°C
(1)齊齊哈爾 氣溫年較差,比巴黎 大多少攝氏度? 學生回答:齊齊哈爾比巴黎大26.3°C。
〔提問〕對上述問題,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討論回答)
〔分析歸納〕冬季,我國比同緯度地區(qū)冷,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又比同緯度除沙漠地區(qū)以外暖熱。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qū)的氣溫年較差偏大。由此得出氣溫冬冷夏熱的特點。大陸性氣候顯著。
〔歸納總結〕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際變化也較大,由此得出我國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陸性強的氣候特點。歸納起來,一是說明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二是具有大陸性的特點。
〔板書〕
二、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溫多雨
〔板書〕 季風活動及其對降水的影響
〔講授〕什么是季風?顧名思義,與什么有關?(季節(jié))聯系生活實際冬、夏各刮什么風?
〔板書〕
1、季風的概念
〔講授〕冬天盛行的風叫冬季風,夏天盛行的風叫夏季風?!舶鍒D演示〕冬、夏季風的動態(tài)演示。〔總結板書〕
2、風向 性質 冬季風 偏北 夏季風 偏南 干冷 暖濕
范圍
大部分
〔提問〕從剛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風并沒有影響到整個中國,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
〔板圖演示〕夏季風被一系列山脈阻擋。
〔講授〕夏季風經過長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擋,只好望山興嘆,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風的活動范圍局限于我國東部、東南部地區(qū)。人們根據夏季風活動的范圍,把它能到達的地區(qū)叫做季風區(qū);無法到達的地區(qū)稱為非季風區(qū)。
唐代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的就是夏季風。
〔板書〕
3、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
〔提問〕同學們能否嘗試解釋降水空間分布的成因?
〔學生回答〕沿海受夏季風影響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內陸,降水越少;非季風區(qū)降水最少。
〔講授〕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特點又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我國東部降水集中于夏季?與季風的活動有關系嗎?
同學們討論一下,最后看看是不是與板圖演示的一致。學生討論。
下面我們將通過演示雨帶的移動和雨季的形成來解釋上述問題。〔板書〕
4、雨帶移動與雨季
〔講授〕(結合板圖)整個冬季,我國大陸被寒冷的冬季風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風開始形成并逐漸強大,在我國南部沿海登陸。冬季風抵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過程中,冷暖氣流交鋒,形成降水。
5月,雨帶位于沿海一帶——華南雨帶(東南沿海雨帶)6月,雨帶北移至長江流域——長江中下游雨帶(江南雨帶)7、8月,雨帶北移至我國華北、東北地區(qū)——華北、東北雨帶 9月,雨帶南移。10月,雨季結束。
因此,我國的雨季出現在每年的5-9月。
〔總結〕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時間長;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時間短。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條)
(2)我國氣候對農作物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
三、多特殊天氣、多氣象災害
(教師引導)總的講,我國氣候條件十分優(yōu)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災害、寒潮、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給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例如1998年夏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的特大洪水給任命的生命財產和工農業(yè)帶來數千億元的損失。而華北地區(qū)則出現了持續(xù)干旱的天氣。
(板書)寒潮、臺風和水旱災害
我國每年總有一些地區(qū)發(fā)生水旱災害。洪澇和干旱是影響我國最大的氣候災害?,F在我們來看報998年常見流域抗洪搶險的錄像。
(投影片)1998年我國還有哪些地區(qū)發(fā)生了洪澇災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損失,軍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別感動的事情是什么?根據你所學過的知識,思考洪水形成的氣候原因、人為原因?對長江洪澇災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議?你能為災區(qū)人民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下面我么們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根據上面的問題一起討論。
(教師歸納)(1)氣候原因是夏季東南季風勢力的強弱以及厄爾尼諾和拉尼那等條件的影響。
(2)人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中游的圍湖造田等。(3)使人感動的是1998年全體軍民團結誓死保衛(wèi)常見大堤的感人事跡。(4)常見上游應植樹造林,中游應退耕還湖、疏通河道。(板書)
一、水旱災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過渡)可見我國是一個水旱災害較多的國家,除了水旱災害以外,我國還受哪些災害性天氣的影響呢?
我們來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寒潮警報。思考以下問題:
(1)寒潮是一種什么樣的天氣現象?你親身經歷過寒潮天氣嗎?有什么樣的體會?(2)觀察 “侵入我國的漢朝路徑圖”,你能根據地圖說出強冷空氣的源地嗎?它大致沿什么方向運動?思考從那里來的是冷干的?
(3)從圖中觀察,漢朝能影響到我國的哪些地區(qū)?冷空氣到達時,當地的天氣將會有怎樣的變化?
(4)從圖中觀察,我國有那些地區(qū)不易受漢朝的侵襲,你能說出為什么嗎?(參照中國地形圖)
(5)為了保護農田,我們應當采取哪些防災措施?
(學生活動)小組經過討論,互相啟發(fā),加深了學生對寒潮的了解。通過小組代表發(fā)言 的形式使各種不同的意見碰撞,使意見趨向一致。
(教師小結)同學們發(fā)表了很多的見解,通過小組學習、代表發(fā)言的形式使意見統(tǒng)一起來,可以概括為:
寒潮造成范圍廣大的地區(qū)大幅度降溫的強冷空氣。一般出現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間,它來自西伯利亞、蒙古一帶。侵入我國以后數日之內就可以從北向南橫掃全國、我國的西北地區(qū)東部、華北、東北地區(qū)的大部分、黃淮、江淮、江南等地區(qū)都受其影響,會出現大風、降溫雨雪天氣。通常北方的降溫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風力大于山區(qū)、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響外,大部分地區(qū)都受其影響、強冷空氣南下時,受陰山、秦嶺、南嶺等東西向山脈的阻擋,經過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冷空氣勢力不斷減弱,四川盆地、廣東、臺灣、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響相對較小。云貴高原對勢力減弱的冷空氣有阻擋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響、青藏高原地勢特別高而寒潮不易侵入。農村地區(qū)在寒潮到來前,可用煙熏、灌水、塑料薄膜覆蓋莊稼等辦法來預防寒潮。
(板書)
二、寒潮
1、寒潮及其運行路徑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過渡)除了上邊提到的災害性天氣寒潮和旱澇災害以外,我國東南地區(qū)還常受到臺風的侵襲。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有關“臺風及其對人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的錄象。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43頁 “臺風”一節(jié)課文分組討論以下問題:(1)參看課文標記了解什么是臺風?它發(fā)生在什么時間?(2)觀察課文圖象,了解臺風能影響我國哪些地區(qū)?
(3)臺風對當地的天氣產生哪些影響?對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有哪些影響?
經過小組的合作學習,特別是學生對中央電視臺有關的預報和有關的錄象資料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久鞔_了臺風及其危害。然后請一名同學到前邊向全體同學介紹臺風的形成及其運動路徑、影響我國的范圍、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教師歸納)
(1)影響我國的臺風是產生在西太平洋熱帶海面上的一種十分強大的大氣渦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響我國的廣東、臺灣、海南、福建等省區(qū),我國東南沿海的其他地區(qū)有時也受其害。
(2)臺風經過的地區(qū)常出現大風、暴雨天氣。
(3)大風回破壞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發(fā)洪水,形成洪澇災害等,但也可緩解當地的旱情,如緩解長江地區(qū)的伏旱天氣。
(板書)
三、臺風
1、臺風的形成及其運動路徑
2、臺風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影響我國的寒潮和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和旱澇災害。這些災害性天氣給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和損失。因此,聯合國將20世紀的最后10年,定為國際減災10年。特別是氣象災害對人類的威脅最大,我們要研究這些災害性天氣發(fā)生的規(guī)律,防御和戰(zhàn)勝災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強預報災害的研究,使我們盡可能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四、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上旬,江南地區(qū),出現長時間的連綿細雨,此時正直梅子黃熟季節(jié),因此,人們稱之為“梅雨”,形容“梅雨”的古詩很多,如:“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雨打黃梅頭,四十五天無日頭。”梅雨過后,長江流域地區(qū)又出現干旱的季節(jié),我們稱之為“伏旱”。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中國的氣候的教案13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中國氣候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杰出的幼兒教學工作者能使孩子們充分的學習吸收到課本知識,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容,提供效率。關于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生氣的時候》含反思”,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
教案課件是老師教學工作的開端,每位老師都應該精心設計自己的教案課件。學生的反饋和反應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消除教學中的疑慮。那么,寫教案課件需要遵循哪些步驟呢?經過認真的篩選,小編為大家推薦了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消氣吧的教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寫出值得他人借鑒的優(yōu)秀作品名觀后感呢?隨著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不斷提高,影片也受到人們的青睞,觀看完作品后,心中不禁會有莫名的感觸,有很多的想法。觀后感與寫作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整理了以下有關“輝煌的中國觀后感”的內容供您參考,希望本文能夠引領您走向正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