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案例:對一個“調(diào)皮孩子“的個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5-14

幼兒個案分析。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些能用到的資料。資料包含著人類在社會實踐,科學實驗和研究過程中所匯集的經(jīng)驗。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常見幼師資料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案例:對一個“調(diào)皮孩子“的個案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背景資料

林子,男,五歲。由于父母整天忙于生意,林子平時少有人管,常常一個人獨自玩耍。在幼兒園里行為習慣很差,是全園有名的‘‘調(diào)皮大王”。因此,老師建議他在小班再讀一年。就這樣,這個“調(diào)皮大王”就留到了我班上。

入園實錄

記得他第一天剛進班那會兒就讓你有點招架不住。在短暫的來園十分鐘內(nèi),林子機靈得如泥鰍般穿梭于教室的各個角落,似乎對什么都不陌生,就像在家,里一樣無拘無束??粗桓睙o所謂的樣子,我真是無可奈何。

也許是對這一特殊孩子特別關(guān)注的緣故,每天,林子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視線范圍內(nèi):做操時,他會以小便為由偷偷地溜回教室玩一會兒玩具;戶外活動時,他會趁你不注意爬到滑梯上轉(zhuǎn)一圈再下來;午睡時,他會像小烏龜一樣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上課時,他會鉆到桌子底下和你“捉迷藏”……他的自由散漫、調(diào)皮搗亂已經(jīng)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墒?既然林子已經(jīng)成了班上的一分子,總不能讓他一直自由下去吧,我該怎么辦呢?很慶幸,后來的自主性游戲活動讓我找到了幫助林子的辦法。

案例一:賣菜嘍

又到了自主游戲時問了,孩子們像往常一樣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林子也不例外,選擇了他喜歡玩的“菜場”游戲,當起了“營業(yè)員”。游戲一開始,他就忙活起來,將各種蔬菜擺放出來,還細心地整理著籃子中的蔬菜。準備工作完畢后,他便開始叫賣:“快來買呀,我的蔬菜又多又新鮮,好好吃呀?!彼懥恋慕匈u聲吸引了好多“顧客”前來購買。

“你好!請問你要買什么?”林子主動地向顧客問好。

“我要買蘿卜?!?/p>

“哦,蘿卜很好吃的,吃了還不咳嗽呢。你要買幾個呀?”

“兩個?!?/p>

“好,馬上給你?!绷肿诱f完,麻利地拿過兩個蘿卜放到了“顧客”的小籃子中,還微笑著對“顧客”說:“歡迎你下次再來?!?/p>

分析與思考

別看林子平時吵吵鬧鬧,在游戲中卻完全變了一個人。他不僅語言表達能力強,而且善于與同伴交往。那熱情的招呼,那熟練的動作,讓站在一旁的我很是感動。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他總是與調(diào)皮搗亂聯(lián)系在一起呢?細細分析,這與他好動、自控能力差有關(guān),而以前總是要求他安靜地做一些他不喜歡、不感興趣的事情,難怪他要搗亂呢??磥?只有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他才會充分地表現(xiàn)出出色的一面。我想,要讓林子盡快地融人到集體中,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佳辦法就是讓孩子在最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中學會自我控制,學會正確地與同伴交往,讓孩子在“虛擬的小社會”里漸漸地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案例二:我是雞寶寶

今天的音樂活動是學習歌曲《雞寶寶的搖籃》,歌曲中“雞媽媽”和“雞寶寶”的形象孩子們很喜歡,他們一邊演唱一邊做動作,興趣盎然。一向調(diào)皮的林子也顯得更為活潑和興奮,只見他在椅子前來回走動,還時不時地插嘴、做鬼臉,逗小朋友發(fā)笑。對他的故意起哄,盡管我不停地用眼神、動作、語言暗示他,但他絲毫不予理會,依然我行我素。就要開始表演了,為了增強表演的興趣,我從表演區(qū)中拿出一條黃色的紗巾圍在頭上,并讓孩子們猜一猜“我是誰”。頭腦靈活的林子脫口而出:“啊,是雞媽媽,雞媽媽?!闭f完,跑

上前一把抱住了我的腰。看他如此喜歡和興奮,我靈機一動,煞有介事地說:“是呀,今天雞媽媽要找乖巧聽話的雞寶寶,然后帶著他一起出去玩呢?!甭犖疫@么一說,林子顯得異常聽話,馬上乖乖地坐回椅子上,、一邊有節(jié)奏地演唱歌曲,一邊積極地做模仿動作??吹搅肿舆@么乖巧,我便學著“雞媽媽”的樣子擁抱他,在他的額頭上親了親說:“你真是我的好寶寶,雞媽媽可喜歡你了?!绷肿右宦牳_心了,用手緊緊地摟著我的腰,粘在我的身上,嘴里還不停地喊著“雞媽媽、雞媽媽”。就這樣,林子完全融進了“雞寶寶”的角色中,先前的調(diào)皮和不守規(guī)則早已無影無蹤。在接下來的表演中,林子表現(xiàn)得更投入了。

分析與思考

“雞媽媽”和“雞寶寶”是小班孩子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歡的形象,音樂活動本身的氛圍也是寬松和愉快的。林子是一個很感性的孩子,情緒的外露和沖動使他沉湎于游戲中,當我用紗巾圍住頭扮成“雞媽媽”時,林子頓時進入到了游戲情節(jié),他的順從、乖巧、投入在游戲中表現(xiàn)得一覽無余。因為孩子都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做一個聽話的“雞寶寶”,得到“雞媽媽”的喜歡,同樣也是林子的愿望和渴求,在這一表演游戲中,他的這種愿望得到了滿足??梢?游戲讓林子的不良行為得到了控制和轉(zhuǎn)變,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動的事情呀。

案例三:賣面包嘍

今天的午點是奶油包,香噴噴的,孩子們可喜歡吃了。由于班內(nèi)人數(shù)多,孩子們需要按組輪流洗手,然后到餐車前去拿點心吃??尚募钡牧肿釉缫寻崔嗖蛔?在餐車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盯著奶油包直流口水。當林子的小手不由自主地碰到餐車上的奶油包時,同伴不滿的聲音出現(xiàn)了:“你還沒有洗手呢!”“你插隊!”……原本安靜有序的隊伍也亂了開來??吹竭@樣的情形,我故作驚訝地說:“咦?今天的面包店怎么沒有營業(yè)員呀?怪不得鬧哄哄的,誰來做營業(yè)員賣面包呢?”話音剛落,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林子也大聲喊著“我,我,我……”我故意左看右,然后一把抓住林子的小手,說:“嗯,林子現(xiàn)在站得最神氣,就由林子來賣面包吧,不過你要先去把小手洗干凈?!北贿x中后的林子別提有多開心了,洗完手回來得意地站在餐車前叫賣起來。

說來也怪,前來買面包的孩子一個個都自覺地排好隊,還主動地與林子交流,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直到還剩最后一個面包時,林子高興地喊:“老師,這最后一個面包是賣給我的?!蔽倚χc點頭,林子呢,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拿起面包吃開了。

分析與思考

看著林子津津有味地吃面包的情景,我的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多可愛的孩子呀!愛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在林子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面對著香噴噴的奶油包,林子原本是那么按捺不住,可是當進入“賣面包”的游戲后,他完全投入了,是那么認真專注,那么有始有終??磥?林子對游戲的情有獨鐘是無人能比的,當他進入到游戲中時,會很快地與角色融為一體,從內(nèi)心來調(diào)整、控制自己的行為。我暗自慶幸,情急之下生成的“賣面包”游戲,不僅讓孩子們產(chǎn)生了新鮮感,玩了一次好玩的游戲,還自然地約束了林子這樣不守規(guī)則的孩子,使他的不良行為得到了糾正。

作為教師,看著孩子能走出“無助的陰影”,享受童年的歡樂,真有一種無可比擬的成就感。通過對林子半年來的觀察、記錄和思考,我的最大感觸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富有個性的個體,我們不能要求他們整齊劃一地發(fā)展。其實,每個孩子的獨特行為背后都有其特殊的原因,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了解,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最大限度地給予寬容、理解和支持,孩子就會朝著你期待的方向發(fā)展。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幼兒園案例分析:一個"調(diào)皮"孩子的轉(zhuǎn)變


一、案例現(xiàn)象

泉泉是我班這學期新來的小朋友,他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膚色,老師和小朋友們都說他長得像個小運動選手,都特別喜歡他。但接下來他的表現(xiàn)卻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觀察一:早上進班級時,他會以沖刺的速度闖進教室,見到門關(guān)著,他會“咚咚咚”的邊踢門邊喊“開門,開門!”;自由活動時他會帶著同伴在教室或幼兒園竄來竄去,追逐打鬧;玩積木時,他會把所有的積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聽講,他卻和周圍的小朋友頭碰頭講得熱火朝天,手舞足蹈……

觀察二:繪畫活動開始了,泉泉趁老師不注意,拿著記號筆在畫紙上、桌布上亂涂亂畫。當老師走近他時,他就對你笑嘻嘻的,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觀察三:泉泉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差,一緊張就小臉漲得通紅,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有時也會結(jié)結(jié)巴巴說不清楚,有時直接說“我不會”。

二、案例分析:

1、好奇心很強。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強,不管對什么東西都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沒有的一些東西。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因此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并非真的壞行為,但卻是一種不利于他人的行為。

2、父母對孩子管束較嚴,并且缺少溝通。由于泉泉的父母都是個體經(jīng)營者,由于工作比較忙,很少照顧他,更別說和他交流了。當孩子遇到事情時就將他暴打一頓,慢慢地使孩子內(nèi)心產(chǎn)生緊張和壓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長最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他的第一個學校,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孩子自然會有些反常。而這種情緒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這樣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關(guān)愛他、寬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誠地對待他了。

三、措施與效果:

針對泉泉畫畫時的表現(xiàn),我讓能力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guān)心他,照顧他。畫畫的時候,孩子繪畫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涂色。并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在家多為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里涂涂畫畫,培養(yǎng)他的興趣。在日?;顒又校野l(fā)現(xiàn)泉泉對小汽車、手槍等等的玩具特別感興趣,根據(jù)他的特點,在區(qū)角活動時我為他準備了許多有關(guān)這樣的圖畫,讓他也學著畫,他十分感興趣。每次我都將他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表揚他畫得越來越好了。另外,自由活動時,與他多交流,多講道理,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

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jié)結(jié)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復其他幼兒的回答,并時常找機會讓泉泉在集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huán)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復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進步。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沒來,入園時他還將自己回老家的情景講給我們聽。

半年來,泉泉已有了可喜的進步。早上來園時很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處;繪畫時不但能根據(jù)老師的范畫進行勾線,還能通過想象進行添畫;有時還主動幫忙清潔教室、給小朋友講故事……

案例:一個攻擊性兒童的個案分析


攻擊性行為指對他人的財產(chǎn)或人身進行直接破壞或攻擊的行為,包括毆打、傷人、破壞物品、虐待他人或動物、搶劫等行為。在4—6歲時可表現(xiàn)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兒童、青少年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社會行為,它既影響兒童人格和品德的發(fā)展,又是衡量個體社會化成敗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兒童攻擊行為和將來犯罪行為的關(guān)系上,有關(guān)研究認為:習慣性的攻擊行為可用來解釋和預測犯罪行為;年齡越小就具有攻擊行為的幼童,未來發(fā)展成反社會行為和犯罪行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種情境中都出現(xiàn)攻擊行為的兒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現(xiàn)攻擊行為的兒童將來更可能發(fā)展成為發(fā)社會行為和行為偏差。雖然兒童和青少年的攻擊行為一般沒有成人那樣殘暴,比較容易受到忽視。但是隨著社會中某些不良因素的發(fā)展和電視等宣傳媒介的不良影響,社會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擊現(xiàn)象正在以各種形式和途徑逐漸向幼兒園、學校中滲透。再加上幼兒園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兒童青少年心理和行為的特點,現(xiàn)在的兒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擊現(xiàn)象的侵蝕,尤其是暴力行為正在逐年增加。據(jù)《中國青年報》1997年6月25日報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在校學生中,有50%以上的學生有過被校內(nèi)同學或外校學生敲詐、勒索、搶劫、欺侮和其他滋擾的經(jīng)歷。成都的調(diào)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學曾受到過同校學生不同程度的騷擾,五分之一的學校存在學生勒索錢財?shù)葠盒允录?。來自瑞典的卡羅琳斯應(yīng)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對北京267名12—13歲小學生欺侮行為進行了調(diào)查和研究,結(jié)果表明,6.7%的小學生回答在上學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過。因此兒童和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必須引起社會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guān)注。近期,筆者對一個四歲半的小班男孩進行了攻擊性行為的跟蹤觀察,以案例形式呈現(xiàn),以分析兒童攻擊性行為的成因和矯治措施,希望對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有所幫助。

教師手記(一)“我要玩這個大球”

時間:2004年4月20日上午9:00

地點:操場“滾大球”運動場地

我和孩子們站在操場上,和孩子們討論晨間鍛煉的規(guī)則,弘弘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大球”。選擇運動器械的音樂一響起,弘弘撒開腿,朝大球飛蹦過去。這時場地上的大球只剩下一個了,弘弘和新迪同時拿到這個大球。兩個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爭起來。弘弘大喊:“是我先拿到的?!毙碌险f:“不對,你是跑過來的,是我先拿到的。”弘弘仍大叫:“我要玩?!蔽逸p輕地對他們說:“你們倆商量一下,想個辦法,要不,這樣下去誰也玩不起來?!庇谑切碌嫌蒙塘康目跉鈱牒胝f:“我先玩,等會兒交換地時候再給你玩,好嗎?”弘弘松開拿著大球的手,我以為他同意了新迪的方法,正想表揚他,沒想到他猛地抓起新迪的胳膊狠很地咬了一口。新迪痛得立刻松開了手,哭了起來。弘弘見狀立即拿著大球準備玩起來。

分析:

攻擊有多種表現(xiàn)或種類,著名心理學家張春興認為,攻擊有兩種表現(xiàn)方式:直接攻擊和替代性攻擊,直接攻擊是對欲攻擊的對象直接予以侵害。案例中弘弘的表現(xiàn)應(yīng)屬于這類。兒童的攻擊行為有自己年齡階段的特點,即以工具性攻擊占優(yōu)勢。兒童具有一定認知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能夠?qū)Ω鞣N環(huán)境因素,進行評估、判斷,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通過攻擊手段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因此兒童有時會受到外在誘因的驅(qū)動(如玩具、同伴中的領(lǐng)導地位等),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發(fā)動攻擊。弘弘的攻擊性行為其攻擊的意圖主要不在于傷害他人,而是為了得到“大球”,他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我咬他,我就能得到大球?!惫糁皇撬_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教師手記(二)“他先打我的”

時間:2004年5月

12日中午12:00

地點:盥洗室

午睡時間到了,小朋友在準備入廁。男孩子有序地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隊,弘弘站在偉偉后面挨得很緊。偉偉轉(zhuǎn)過頭對弘弘說:“弘弘,你往后面站一點行嗎?”弘弘沒理他,仍然貼在偉偉身身上。偉偉上完廁所拎褲子的時候,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挨著他的弘弘,弘弘不由分說從背后緊緊勒住偉偉的脖子,偉偉大喊:“放開我,你干嗎?”我立刻走上前,一邊叫弘弘松開手,一邊觀察著偉偉的脖子。幸好及時,要不準得出事。我問弘弘:“你為什么要勒偉偉的脖子?”弘弘理直氣壯地說:“他用膀子打我?!?/p>

分析:

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主要依賴于具體情境和兒童的認知因素。認知行為理論認為某些具有攻擊行為的兒童可能缺乏社會信息的處理能力,或者是對社會信息的解釋出現(xiàn)了偏差。高攻擊性的兒童在社會交往中,傾向與帶著敵意的眼光去解釋伙伴的行為和意向,存在著歸因偏差。具體來說,他在下列五個步驟的社會信息處理模式中容易發(fā)生錯誤或偏差:對環(huán)境中社會交往線索的譯碼;做出相應(yīng)的解釋和歸因;搜尋可能的行為反應(yīng);決定一種可能的反應(yīng);執(zhí)行這種反應(yīng)。如果兒童在以上任何一個步驟上出現(xiàn)偏差或有缺陷,都可能導致攻擊行為反應(yīng)。此案例中弘弘的行為可以用這種理論來解釋,他將他人一個無意的動作看成是對自己的“威脅”,錯誤的判斷使他做出了錯誤的攻擊反應(yīng)。

教師手記(三)“我是奧特曼”

時間:2004年6月21日下午4:25

地點:活動室

小朋友陸續(xù)離開幼兒園了,活動室里還有五六個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弘弘剛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寶劍”,他的媽媽來了。我摸摸弘弘的頭說:“看,媽媽來接你了?!焙牒胩痤^,看著媽媽說:“我還要玩一會兒?!眿寢屨驹陂T口說:“不行,趕快走!”弘弘大喊:“我要玩?!眿寢屔鷼獾卣f:“你再不走,我走了?!薄安?,我還要玩一會兒?!薄乙姞盍⒓磳牒胝f:“媽媽回去還要做飯,我們就玩一小會兒,好嗎?”弘弘高興地答應(yīng)了。于是,我示意讓弘弘的媽媽到活動室里等他一會兒,弘弘的媽媽一臉不高興地坐在弘弘的邊上。弘弘拿著他插的寶劍在冰冰身邊走來走去,說:“我是奧特曼,打死你這個怪獸?!闭f完,他用“寶劍”刺向冰冰的胸口?!皩殑Α睌嗔?,于是弘弘用手當寶劍,在冰冰身上亂打,冰冰哭著喊:“老師,他打我?!焙牒氲膵寢尶匆姳蘖?,站起身來,“啪啪”給了弘弘兩個耳光,氣憤地說;“打呀,你再打打看?!焙牒胱彀鸵贿?,大哭起來……弘弘的媽媽生氣地拉起弘弘的手,一邊朝活動室門口走去,一邊說:“看我回家怎么治你?!?/p>

分析: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的攻擊行為主要是通過兩條途徑獲得的:一是觀察學習,二是直接學習。其中觀察學習是兒童行為獲得的最主要來源,也就是說兒童是在各種社會情境中,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和行為后果所受的強化,間接地習得攻擊性行為的。心理學家班杜拉著名的攻擊玩偶實驗表明:觀看過他人攻擊行為的兒童比沒有觀看的兒童,在之后相似的情境中表現(xiàn)出更多的攻擊行為。因此,社會因素是誘發(fā)兒童攻擊性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諸多社會因素中,電視對兒童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往往是其他社會影響的媒介。隨著現(xiàn)代媒介和媒體的日益普及,兒童觀看電視

的時間越來越長,并且已經(jīng)成為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使把兒童關(guān)在家中,也不能抵擋社會環(huán)境對兒童的影響。電視節(jié)目,尤其是暴力電視節(jié)目對兒童心理影響已經(jīng)成為許多心理學家研究的課題。美國心理學會199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電視暴力片對兒童就像抽煙和酗酒一樣危險,兒童觀看電視暴力片對導致攻擊性態(tài)度和行為的影響,就像抽煙會引起肺癌一樣。此外,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粗暴、經(jīng)常體罰兒童,兒童的攻擊性行為發(fā)生率也比較高。

兒童辨別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性強。在此案例中,弘弘對動畫片中暴力行為的模仿以及媽媽不恰當?shù)膽土P方式都強化了弘弘攻擊性行為的發(fā)展,起到了增加兒童攻擊的消極作用。這是因為某些懲罰手段本身就具有攻擊行為榜樣的性質(zhì)。兒童在“適宜”的情況下,會把別人懲罰他的這些手段用來攻擊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像弘弘這樣的兒童,攻擊性行為屢屢發(fā)生。曾經(jīng)有人在某個幼兒園兩個班級進行觀察時發(fā)現(xiàn),從上午8點半到11點半3個小時里共發(fā)生30起打架事件,平均每6分鐘發(fā)生一次。這種頻繁發(fā)生的攻擊性行為如果不加以矯治,將不利于兒童健全個性和心理品質(zhì)的養(yǎng)成。更重要的是攻擊性行為容易對他人和自己造成傷害、影響伙伴關(guān)系和幼兒園、學校的教學秩序,嚴重的可能導致棘手的法律問題。因此,對于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應(yīng)首先積極預防,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攻擊行為要及時地處理,防止造成更惡劣的后果。具體說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一〉控制環(huán)境影響重視成人的榜樣示范作用

控制環(huán)境影響,重視成人的榜樣示范作用。這是從觀察學習角度提出的控制兒童攻擊行為的一個策略。從社會環(huán)境中尋找那些可能導致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因素,并予以控制和消除,如禁止兒童看暴力影視等,同時要求成人自身的行為符合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不具有攻擊性,并通過成人的教育使兒童形成對有關(guān)攻擊性行為的正確認知,幫助兒童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鼓勵兒童學習、模仿影視中的積極行為,批評攻擊性行為。這樣,兒童在其他的情境中就能根據(jù)內(nèi)部良好的認知結(jié)構(gòu)調(diào)節(jié)、控制自己的攻擊行為,逐步提高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的水平。

措施〈二〉創(chuàng)設(shè)良好條件降低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

兒童獲得攻擊性行為后,以表象的形式存儲在頭腦中,并重新整合成一種反應(yīng)模式。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經(jīng)由特定的內(nèi)外因素的啟動或激發(fā),實際的攻擊行為才能發(fā)生。兒童年齡小,大多數(shù)攻擊性行為發(fā)生在爭搶玩具等一些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時。鑒于上述特點,教師在設(shè)置環(huán)境時,應(yīng)給兒童創(chuàng)設(shè)一個盡量避免沖突的空間。提供數(shù)量充足的玩具,以減少兒童彼此爭搶玩具的矛盾沖突。設(shè)置的活動區(qū)域應(yīng)稍有間隔,防止兒童因空間過分擁擠,引起無意的碰撞而造成摩擦。此外,教師還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心理環(huán)境,讓兒童能愉快地接受老師、同伴的建議,使兒童形成正向情緒和經(jīng)驗,善待他人。

措施〈三〉教育方法得當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

家庭是兒童主要的生活場所,因此家庭在矯治兒童攻擊性行為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在家庭管教方面,父母用忽視放任或嚴厲的懲罰來管理兒童的攻擊性行為都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兩種態(tài)度都鼓勵和強化了兒童的攻擊性行為的發(fā)展。當兒童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時,需要給兒童一些懲罰,但懲罰時應(yīng)注意:1、懲罰要及時,使兒童的攻擊性行為能得到迅速的反饋。在懲罰時應(yīng)向兒童講清楚錯在哪里,應(yīng)該怎么做。2、懲罰應(yīng)和鼓勵結(jié)合。對兒童的懲罰并不是“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自身”,而是可以采取停止玩玩具、看動畫片等“懲罰”手段。當兒童表現(xiàn)出家長所期望的良好行為或行為有明

顯改進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以期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有進一步改善,形成行為的良性循環(huán)。

措施〈四〉重視內(nèi)部因素培養(yǎng)自我調(diào)節(jié)控制的能力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強調(diào)個體的主動性,他認為個體能夠自發(fā)地預測自己行為的后果,并依靠反饋進行自我評價,所以個體的行為即使未受到外來的強化,自己也具有調(diào)控行為的可能性。個體對攻擊性行為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機制實際上有一個自我強化的過程,主要由三個子過程組成:1、自我觀察。個體對自己攻擊性行為造成的結(jié)果進行觀察。2、判斷。個體根據(jù)自己內(nèi)部的認知結(jié)構(gòu)和道德標準,判斷行為后果的價值大小,以此確定自己在相同或類似情境中的反應(yīng)模式。3、自我反應(yīng)。通過判斷,個體對自己的行為得出積極或消極的評估結(jié)果,它從認知上制約著自身是否做出攻擊行為。如果判斷結(jié)果是積極的,那么個體的這種判斷便會對其攻擊行為起獎賞作用,驅(qū)使其發(fā)生攻擊性行為;反之,則起到抑制攻擊行為發(fā)展的作用。兒童雖然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較低,認知成分在行為調(diào)節(jié)方面起的作用不大,但是成人也不要忽視兒童內(nèi)部因素對控制攻擊性行為的影響。首先教師、家長要使兒童知道攻擊性行為的危害性,再通過移情訓練,讓兒童體驗到自己的攻擊行為給他人帶來的痛苦。認知和情感因素的結(jié)合會產(chǎn)生內(nèi)在的動力,使兒童對自己的攻擊性行為感到羞愧,促使兒童自覺地減少攻擊性行為。

像弘弘一樣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也許是在家里最讓家長操心的孩子,是幼兒園里最讓老師“頭疼”的孩子,對這類兒童的教育方法很多,但無論采取那種方法,請千萬不要忽視教育者積極情感的投入以及良好師幼、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因為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最佳途徑。

案例:調(diào)皮的涵涵個案分析


涵涵很聰明,記憶力非常好。老師講過的故事,他只要聽一遍就能復述;上課回答問題都能答到要點;他情感豐富,會時不時地過來親一親老師,表示對老師的喜歡……

◆鏡頭一:小朋友一起坐好等爸爸媽媽來接,可涵涵一會兒摸摸玩具架子,一會兒看看衣柜里的東西,一會摸摸小朋友的頭發(fā),一刻都閑不著。

◆鏡頭二:老師請他幫助扔一張廢紙,涵涵嘴里說著“好吧”,然后像小鳥一樣飛著在教室里繞個大圈跑到垃圾桶前,慢慢地把那張廢紙撕扯一番,直到集體活動的音樂響了很久,才把廢紙放進垃圾桶。

◆鏡頭三:戶外活動時,涵涵跑到我身邊,說有悄悄話要和我說。當我低下身子聽他說悄悄話時,他卻親了我一下說:“我喜歡你?!比缓缶团茏吡?。

涵涵調(diào)皮的原因

1.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必然特征。學齡前兒童身心發(fā)育很快,生長需要多運動,涵涵的很多調(diào)皮現(xiàn)象都是運動的外部表現(xiàn)。從這個意義講,調(diào)皮是涵涵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必然特征。

2.想得到老師的關(guān)注。調(diào)皮的孩子有時更想得到老師的愛和關(guān)注。為此,他就用調(diào)皮搗蛋或者惡作劇式的淘氣行為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

3.好奇心驅(qū)使的淘氣行為。涵涵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他愛到處亂跑,看見什么都想摸一摸;愛問為什么;看到同伴有些新奇的舉動,也愛模仿。如、何對待調(diào)皮的涵涵

對策一:平等地對待

普林格爾探討了個體在兒童期的需要,第一種就是愛及安全感的需要——需要感覺到自己是在被他人關(guān)心、愛護著,感到自己處在一種安全有保障的物質(zhì)環(huán)境與人際關(guān)系中。因此,在平等地把表揚和關(guān)注送給涵涵的基礎(chǔ)上,每天集體晨談后我都和他個別交談幾分鐘,告訴他自己長大了,應(yīng)該如何自己管好自己,讓他感受到老師給予他的特殊的愛。

對策二:發(fā)現(xiàn)閃光點

涵涵是個很有愛心的孩子。我們班的一燦因為身患白血病.不得不暫時離開我們?nèi)ブ委?。當我們向小朋友講述了一燦的事情后,第二天涵涵就帶著自己的壓歲錢要我們轉(zhuǎn)交給一燦.并告訴一燦希望他能堅強勇敢。

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及時發(fā)現(xiàn)涵涵的優(yōu)點,放大他的優(yōu)點,希望能打開他的心靈之門,與他建立一種和諧的關(guān)系,讓他成為和諧集體中的一員。

對策三:呵護好奇心

從涵涵的故事中我們看出,涵涵的調(diào)皮行為在很多時候是因為他有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涵涵媽媽經(jīng)常說一架漂亮的玩具車到了他的手中,不到半小時,就變成一堆支離破碎的小零件。其實,這只是他因為好奇心的驅(qū)使,他希望知道玩具的“真相”罷了。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說過: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為動力,就不可能產(chǎn)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平時的活動中,我有意讓他多參與探索性比較強的活動,如自主游戲中的“探索屋”。在那里,他總是能發(fā)揮他的奇思妙想,成為大家追捧的“領(lǐng)袖”人物。

對策四:家園共攜手

對于涵涵的教育,我注重從家庭人手,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不和諧行為所帶來的后果。與家長堅持每天進行交流,相互交流涵涵在園和在家的行為表現(xiàn),家園共育形成最佳合力。

孩子的調(diào)皮行為中蘊涵著一定的智慧。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和諧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調(diào)皮行為變?yōu)橹腔郯l(fā)展的動力。

案例:我班的一個調(diào)皮男孩


例案:

宸宸是我班一個比較調(diào)皮的男孩子,平時的他一直臉上笑嘻嘻的,如果老師批評了他,他就會乖得一聲不吭,或者趕忙討?zhàn)埖狼?。但過不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jīng)常有小朋友來告他的狀。因此,有一些幼兒就不太喜歡跟他一起玩。先來看一組他的活動鏡頭:

活動鏡頭一:

在去洗手間的路上,有一位幼兒不小心滑倒了,宸宸看見了,馬上興致勃勃。他不是去拉他,而是趁勢也滑了過去,壓在那位小朋友的身上,其他幼兒也學他的樣子,一起跟著壓下去,使得最下面的一位小朋友哇哇大叫。

活動鏡頭二:

孩子們正在安靜地聽故事,忽然聽到一聲尖叫,是誰呢?孩子們告訴我:“是宸宸?!蔽乙宦牷鹆?,又是他,這個孩子怎么這樣?我問:“是你發(fā)出的聲音嗎?”他點點頭?!澳銥槭裁匆l(fā)出這種怪聲呢?”他默不作聲,低頭不語。

活動鏡頭三:

班里一位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奧特曼玩具,宸宸他非常想玩,但是想玩的孩子很多,他只好慢慢地等。等了一會兒,他有點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搶過來,結(jié)果把奧特曼的手給扯斷了。帶玩具的小朋友氣憤地罵他:“你干嗎搶我的玩具,我不給你玩了!”說著也一把把玩具搶了回來。宸宸呢,臉上一臉的委屈,口里一邊嘟噥著,一邊說:“我又不是故意的?!?/p>

分析:

1、父母對孩子管束太嚴。

宸宸的父母對孩子管束比較嚴厲,特別是他的父親。開學剛來沒幾天,他父親就要求我們注意孩子的壞習慣:調(diào)皮、吃手指。孩子有一次拿了別人的手帕回家,第二天,他父親就來告訴我們,表情非常地嚴肅,一邊要求我們老師注意看好孩子,一邊嚴厲地批評起自己的孩子。平時在家,只要孩子犯了錯,就會批評、挨罵,使得孩子內(nèi)心產(chǎn)生緊張和壓抑感,而這種情緒在學校中就會有意無意地爆發(fā)出來。

2、缺少與父母交流、溝通。

宸宸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較忙,很少照看孩子,常常是孩子一個人玩?;蚩措娨?,使得孩子內(nèi)心比較孤獨,只能借助玩耍使自己快樂。

3、好奇心很強。

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很強,不管對什么東西都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動畫片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人物、動物,對他們的吸引力非常強。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因此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并非真的壞行為,但卻是一種不利于他人的行為。對宸宸這樣的孩子,我們曾多次教育他、批評他,但效果不是很好。后來,我們嘗試著采用鼓勵、激勵的方法,孩子的行為明顯有所好轉(zhuǎn)。

方法:

1、體驗成功。

宸宸的繪畫不是很好,經(jīng)常是亂涂亂畫,有時甚至涂得整張紙都是黑的。但有一次,他卻畫得非常成功。我及時地表揚了他,還在集體面前展示他的作品,并給他貼上了小紅花。他開心極了,這以后,他畫畫不再亂涂亂畫了,涂色的時候也非常地小心,一點一點地涂。他會問我:“我畫得好看嗎?”“是這樣嗎?”“老師,我畫得對不對?”我的一句“很好”“真棒”,一個微笑、點頭都鼓舞了他、激勵了他。

2、榜樣示范。

宸宸走路時經(jīng)常會撞到其他小朋友,惹得小朋友看到他就急忙躲開。我對他說:“如果你走路時慢慢地走,不去撞人家,別人就會跟你玩了。你看,楨楨小朋友走路慢慢的,眼睛看好了走,她就不會撞到別人了。茵茵小朋友小心地走,看到小朋友多,就饒開了,她也不會撞到別人。如果你也像他們一樣,小朋友就喜歡跟你玩了,對嗎?”他使勁地點了點頭,嘴里有時還會說:“我這樣走,好嗎?”之后,他能學著努力克制自己的行為了。

3、賞識激勵。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宸宸也有他好的地方。如他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我就以賞識他的語氣對他說:“宸宸,你真是個勤勞的孩子。如果以后你一直聽老師的話,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上課時認真舉手,那老師小朋友就會更喜歡你了?!彼c了點頭,要好地說:“我會認真的?!?/p>

反思: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玉,一塊未經(jīng)雕琢沒有成型的玉。在他幼小的時候,如果我們能正確地引導,加上有效地教育,那么他就會閃閃發(fā)光。我們老師更要以愛、以耐心來關(guān)注他,了解他的內(nèi)心,尊重他的個性,同時又要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堅持,只要我們家園共同配合,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好孩子。

幼兒園案例分析:一個不愛午睡的孩子


一個不愛午睡的孩子

觀察時光:每次午睡時光

觀察記錄:第一次與丙小朋友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了解中發(fā)現(xiàn)她十分的活潑、調(diào)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一天的午睡來說吧,她總是那個唯一睡不著的孩子。針對這種狀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jīng)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不斷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循著聲音尋過去,原先還丙小朋沒睡著。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fā)出均勻的呼吸聲,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xiāng)中,這時我忽然聽到誰在睡夢中的哭聲,之后就聽到帶著哭腔的告狀聲:"丙小朋掐我!"原先又是丙小朋在睡不著的時候惹事了。

觀察分析:

丙小朋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里時光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光睡不著。和她家長聯(lián)系,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yǎng)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促進其構(gòu)成良好睡眠習慣。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壞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得掉的。對此,在教育丙小朋時我沒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而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她開始睡不著,我就坐在她旁邊,有時拍拍她,有時給她講一首小故事,幫忙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后就在床上翻來翻去,我就讓她起來做一些安靜地游戲,如看書、做手工等。不讓她覺得睡覺是一件苦惱的事。等過了一段時光我發(fā)現(xiàn)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時光也長了。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yǎng)其良好午睡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最好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jié)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構(gòu)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lián)系,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yǎng)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進行培養(yǎng)、教育,也就慢慢到達了預期的目的。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案例:對一個“調(diào)皮孩子“的個案分析》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個案分析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案例:一個吸吮手指幼兒的個案分析 幼兒情況概述: 鄭義威是我班一位5歲的小男孩,聰明好學。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但就有一個壞習慣——愛吸吮手指。在午睡、上課、游戲時都會發(fā)現(xiàn)義威將食指放入嘴里吸吮。當小朋友午睡起來時,就會聽到小朋友的...
    2021-05-1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一個"調(diào)皮"孩子的轉(zhuǎn)變 一、案例現(xiàn)象 泉泉是我班這學期新來的小朋友,他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膚色,老師和小朋友們都說他長得像個小運動選手,都特別喜歡他。但接下來他的表現(xiàn)卻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觀察一:早上進班級時,他...
    2021-06-08 閱讀全文
  • 案例:一個攻擊性兒童的個案分析 攻擊性行為指對他人的財產(chǎn)或人身進行直接破壞或攻擊的行為,包括毆打、傷人、破壞物品、虐待他人或動物、搶劫等行為。在4—6歲時可表現(xiàn)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兒童、青少年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社會行為,它既影響兒...
    2021-06-01 閱讀全文
  • 案例:調(diào)皮的涵涵個案分析 涵涵很聰明,記憶力非常好。老師講過的故事,他只要聽一遍就能復述;上課回答問題都能答到要點;他情感豐富,會時不時地過來親一親老師,表示對老師的喜歡…… ◆鏡頭一:小朋友一起坐好等爸爸媽媽來接,可涵涵一會...
    2021-05-11 閱讀全文
  • 案例:我班的一個調(diào)皮男孩 例案: 宸宸是我班一個比較調(diào)皮的男孩子,平時的他一直臉上笑嘻嘻的,如果老師批評了他,他就會乖得一聲不吭,或者趕忙討?zhàn)埖狼?。但過不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jīng)常有小朋友來...
    2021-05-24 閱讀全文

幼兒情況概述: 鄭義威是我班一位5歲的小男孩,聰明好學。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但就有一個壞習慣——愛吸吮手指。在午睡、上課、游戲時都會發(fā)現(xiàn)義威將食指放入嘴里吸吮。當小朋友午睡起來時,就會聽到小朋友的...

2021-05-18 閱讀全文

一、案例現(xiàn)象 泉泉是我班這學期新來的小朋友,他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膚色,老師和小朋友們都說他長得像個小運動選手,都特別喜歡他。但接下來他的表現(xiàn)卻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觀察一:早上進班級時,他...

2021-06-08 閱讀全文

攻擊性行為指對他人的財產(chǎn)或人身進行直接破壞或攻擊的行為,包括毆打、傷人、破壞物品、虐待他人或動物、搶劫等行為。在4—6歲時可表現(xiàn)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兒童、青少年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社會行為,它既影響兒...

2021-06-01 閱讀全文

涵涵很聰明,記憶力非常好。老師講過的故事,他只要聽一遍就能復述;上課回答問題都能答到要點;他情感豐富,會時不時地過來親一親老師,表示對老師的喜歡…… ◆鏡頭一:小朋友一起坐好等爸爸媽媽來接,可涵涵一會...

2021-05-11 閱讀全文

例案: 宸宸是我班一個比較調(diào)皮的男孩子,平時的他一直臉上笑嘻嘻的,如果老師批評了他,他就會乖得一聲不吭,或者趕忙討?zhàn)埖狼?。但過不多久他多動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時甚至來點惡作劇,搞點小破壞,經(jīng)常有小朋友來...

2021-05-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