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案例。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jīng)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是作用于人類社會實踐的一種可供參考的材料。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案例:巧妙利用接孩子時光”,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到幼兒園接寶寶,這其實也是一段很好的親子互動時間,如果能巧妙利用,則能提高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這里給出你一點建議,不妨一試。
1、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
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后,心中一定十分牽掛:孩子今天是怎樣度過的?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嗎?在從幼兒園接孩子回家途中,可引導他講講在園的一日生活,特別要讓孩子講出每天在園里最開心的事,借此可使孩子萌發(fā)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2、詢問孩子結識的小朋友
父母可以問問孩子今天班里是否來了新朋友?鼓勵寶寶大膽與同伴交往,和每個孩子交朋友。教給孩子交往中的小技巧,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不爭搶玩具。教孩子學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借此也可洞察孩子的交往能力。
3、啟發(fā)孩子表演所學本領
幼兒園每天都會按計劃進行相應的課程,家長去接孩子前,可以先看看孩子所在班級的周計劃表,了解了每天的課程或游戲的名稱,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表演相關的內容。
4、鍛煉孩子的徒步能力
現(xiàn)在家長接送孩子,要么用車,要么抱著、背著孩子。建議您接送孩子時與他一同步行,可設計游戲和孩子邊走邊玩,不斷鼓勵孩子。激發(fā)孩子識字的欲望,馬路兩旁有許多大型的噴繪廣告牌、寬幅的標語、商場的招牌、路牌等等,上面的字比較醒目,可作為教孩子識字的好教材。
5、引導孩子認物
馬路上的各式車輛、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不同風格的建筑物、顯著的標志等都可以教孩子來認識??上茸屗约簛砘貞浽谀睦镆娺^這種物體(書上、雜志上、卡片上、拼圖上等等腰三角形),啟發(fā)孩子說出它們的名稱、顏色、形狀、位置等,注意糾正孩子的字音,提醒孩子用較連貫完整的句子描述。
6、培養(yǎng)孩子點數(shù)、計數(shù)能力
上下樓梯時,在路上遇見過往行人、車輛時,看到路邊的樹木、電線桿、門牌號碼等都可以讓孩子來點數(shù)或計數(shù)。年齡小的孩子可按順序進行點數(shù),年齡大的可直接認識數(shù)字,或根據(jù)實際情況引導孩子用10以內的數(shù)字做加減運算、編應用題等。
只要家長對時間利用得巧妙,就可以使孩子的觀察、理解、分析、表達、耐力、識字、認物、點數(shù)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debasrideb.com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秋天”是幼兒園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一個為幼兒這一學習主體服務的豐富的客體資源。從這個主題資源中,我們認識了秋天的花、樹;感受了小草樹葉的變黃、枯萎;了解認識了秋天收獲的種種農作物、果實。在“認識秋收的農作物”的教學活動后,留下了許多孩子們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的許多東西:有水稻、芝麻、黃豆、玉米等的秸桿、種子;有紅薯、芋頭、蘿卜、南瓜等秋天的果實;還有大栗、南瓜子、花生、棗子、紅豆等干果。作為幼兒認識的對象,他們已經(jīng)發(fā)揮完了作用。但是,怎樣能再次利用這些大家辛苦收集來的資源,讓他們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呢?
我們和孩子共同思考,生成了許多新的教學活動。充分的、綜合的、多元的利用了這些教學材料,看看我們是怎么做的吧?
1.制作標本:將各種種子類物品放進透明的玻璃瓶。將果實放進自然角中的透明盤子。讓孩子們自己制作標簽:畫植株長成時的模樣。貼在上面成為標本。
2.制作墻飾,美化教室:將各種秸桿用大紅色紙條捆扎后貼上紅黃色的“豐”字方斗,圍繞于稻草制成的“糧倉”四周,表現(xiàn)豐收喜慶的氣氛。秸桿上讓幼兒發(fā)揮自己收集資料的能力,懸掛上幼兒收集到的關于這種植物的相關知識的小卡片。成為一幅融科學性、知識性、幼兒參與性于一體的美麗墻飾。
3.品嘗秋天的味道:將紅薯、南瓜等果實放進生活工作區(qū),大家洗、切、煮。自己動手將它們制成食物,然后分享、品嘗,感受秋天的味道!
4.成為幼兒美工創(chuàng)作的材料:針對南瓜、山芋、蘿卜數(shù)量多、形態(tài)多、易收集的特點,我預設了一個以南瓜、山芋、蘿卜為原形的想象造型活動。我?guī)秃⒆觽儨蕚淞烁鞣N輔助材料:大頭針、圖釘、彩紙、膠水、牙簽、彩色貼紙等。孩子們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動手創(chuàng)作了許多造型生動、形態(tài)各異的作品。
一個教學活動的遺留材料,通過師幼互動后的活動生成,真正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了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深刻體現(xiàn)了教師的所思所想、體現(xiàn)了集體智慧、體現(xiàn)了變廢為寶的科學理念。
導讀:隨著寶寶年齡越來越大,總是有一件事讓媽媽感到煩惱,那就是寶寶依舊對某些物品十分迷戀,甚至到了寸步不離的程度。為什么寶寶會迷戀這些物品?什么樣的物品最容易讓寶寶迷戀?該不該戒除寶寶這種習慣?又應該如何去戒除呢?
有許多寶寶會對小包被、小抱枕、絨布熊等很有質感的用品“上癮”,這些東西很多時候都已經(jīng)成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有許多都扮演著陪睡的角色。面對孩子的戀物情結,看看兒童教育專家怎么說?
戀物為尋求安全感
簡單地說,寶寶戀物就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寶寶產生依戀行為的時間,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6個月大至3歲之間,其戀物表現(xiàn)在2歲時最為強烈。為什么寶寶會迷戀這些物品呢?因為它們是寶寶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變成黑夜、寶寶想睡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此時某些物品對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
那么,都是什么樣的物品最容易讓寶寶迷戀呢?大部分是柔軟的物體,是可以讓孩子擁抱、享有絕對操控權的物品,比如他們經(jīng)常玩的絨布玩具、經(jīng)常用的杯子、經(jīng)常蓋的小毛毯等。
5種最容易讓寶寶依戀的物品
乳房、奶瓶
吃是寶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這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那么寶寶就會對與吃有關的物品格外關注,進而尋找一種替代性的滿足,比如乳房、奶瓶等。
指頭、玩具或拳頭
當寶寶要尋求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物體,以此來尋求心理上的安全感時,指頭、玩具或拳頭便成為最好的選擇。伴隨著小寶寶對基本需求的生理滿足,這些物品也將讓小寶寶更加愉悅,盡快把糟糕的負面情緒排解掉。
毛毯
在寶寶最容易迷戀的物品中,毛毯也許是僅次于奶瓶的第二大戶,而且必須是那種長期使用的、稍微有些破舊的毛毯。是什么給了毛毯如此大的魅力?這不僅因為它上面有寶寶熟悉的味道,還因為毛毯能帶來溫暖的觸覺聯(lián)想,而且摩搓毛毯的聲音又能聯(lián)想到媽媽的輕柔細語。
柔軟物品
除了那些能帶來熟悉味道的物品之外,寶寶對某些物品的觸感也非常在意,因為這種感覺能傳達出令人心安的訊息,比如安撫性奶嘴、奶瓶、毛巾、被子、枕頭、玩偶、手套等??吹接心敲炊鄬殞毾矚g拿軟毛玩偶在臉上摩擦玩耍,您就知道柔軟物品是多么受歡迎啦。
照顧者的身體
除了具體的單個物品之外,主要照顧者的身上部位也常成為寶寶一再光顧的地方,如耳朵、手、頭發(fā)等,甚至有些媽媽必須保持固定的頭發(fā)長度,這樣寶寶才能安心玩著頭發(fā)入睡。
兒童教育家認為,既然孩子的“戀物癮”是由安全感缺乏引起的,那么預防或逐步戒除幼兒的“戀物癮”,也要從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入手,爭取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式的家庭環(huán)境。具體方法,你可參照以下內容進行嘗試:
1.平時多擁抱孩子,多拍撫孩子的背部和頭頂,以解其“皮膚饑餓”。注意擁抱和拍撫不是獎賞,不要等孩子畫得一幅好畫或彈出第一首鋼琴曲時再去擁抱他。擁抱應該是日常的、無條件的,就算孩子做錯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擁抱他,后者更多的是在兩代人之間找到一種無聲的和解方式。經(jīng)常性的擁抱給孩子這樣的暗示:我在你身邊;我愛你;別怕,有我呢;失敗了不要緊;你很安全……經(jīng)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絕不會將小包被或玩具熊當做他的“精神保險帶”。
2.就算讓孩子獨處一室,也要進行睡前安撫工作。所以的孩子都在本能上畏懼噩夢和黑暗,所以硬性將孩子與父母分開,對孩子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很多幼兒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戀物癮”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獨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讀一兩個美妙的童話,開亮一盞小燈,等孩子睡著再離開,就比較容易使其對襁褓包被之類物體“脫癮”。
3.弄清九成以上戀物兒童會被小包被、小抱枕、絨布熊、用慣的浴巾之類“上癮”后,做媽媽的在選購這些幼兒用品時,就要有意識地備下幾個“遷移載體”,讓孩子無法對其中的某樣東西“專情”。如果一開始就備下兩三條小包被、一個絨布熊家庭(包括絨布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小絨布熊和它的表弟們),讓孩子選擇使用的話,孩子恐怕就會領悟到:這是無生命的物質,而不是有感情能交流的人。
意識到這些,就有利于幫助他們走出與“戀物”相守的封閉天地,接觸到外面世界的充沛陽光。
導讀:家長在拒絕孩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說“錯誤”其實有些嚴重,說“不當”可能更準確些,因為有比這“不當”更恰當?shù)木芙^方式,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接受規(guī)則,進而形成自律行為。
小不點長大了,需要我們來規(guī)范其言行,需要我們給他們建立各種規(guī)則。小孩子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被規(guī)矩左右的滋味最初肯定不好受。于是憤怒,反抗,耍賴,等等招數(shù)全來了,家長該怎么面對呢?
家長在拒絕孩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說“錯誤”其實有些嚴重,說“不當”可能更準確些,因為有比這“不當”更恰當?shù)木芙^方式,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接受規(guī)則,進而形成自律行為。
第一個錯誤:家長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對孩子吆五喝六。
家長過足了當領導的癮,把在外面受的氣全部撒給孩子,家長的心理垃圾轉移給了孩子。這是滿足了家長,倒霉了孩子。遇到寧死不屈的,雙方勢必劍拔弩張,親子關系惡化。長此以往,感受不到家長的溫暖,孩子的心漸漸遠去,再也不回頭。
真到那時,可就悔之晚矣啦!遇到個性溫和的,雖然表面順從,心理也會受傷,變得謹小慎微,看人臉色,迷失自我。一旦脫離家長的控制,一部分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誰,應該做什么,只會等著別人下命令,只能當可憐應聲蟲;另一部分孩子則如脫韁野馬,行為失控。比如小甜甜。當然不排除少部分天生內心強大的孩子,如朗朗。朗朗爸爸當年逼迫孩子學琴,說不彈琴就去死。朗朗沒去死,反而當上了年輕的鋼琴家??上н@幾十億人口,就一個朗朗。
第二個錯誤:對孩子進行情感勒索。
家長都不動就說,“你再怎么怎么樣,媽媽/爸爸就不喜歡你了,就不要你了”。對小小的三四歲以內的孩子,這簡直就是恐怖分子在要挾人質。這么大的孩子,爸爸媽媽就是全部的世界,是自己生存的依靠。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了,不要自己了,對他們來說意味著無法生存,那會帶來怎樣的心理恐懼。
所以,家長這樣說等于把刀架在孩子脖子上進行勒索。而對于大一些的孩子,這句話又顯得超級孩子氣,也許第一次管用,多用幾次,孩子就知道其實你是在虛張聲勢呢。孩子知道你在說謊,你又給孩子做了個什么榜樣?
即便每次都管用,孩子乖乖聽話,可是孩子不做你禁止的事情,不是因為這個行為是錯的,而是因為這么做就要受到拋棄。被恐懼控制了的孩子,哪還記得規(guī)則的本來面目啊,更別提自律啦!爸爸媽媽在跟前威脅,我就不做。爸爸媽媽不在跟前,我照做不誤。難道家長還能365天,24小時貼身盯嗎?
第三個錯誤:規(guī)則飄忽不定,今天不可以,明天又可以,完全看家長心情而定,或者看孩子反抗程度而定。
如果家長心情好就可以,心情不好就不可以,這樣對孩子其實很不公平。孩子時刻看家長的臉色,揣摩家長的心思,哪還有精力去發(fā)展自己?如果看孩子反抗程度而定,那等于變相鼓勵孩子變成“滾地雷”。撒潑打滾就能對付家長,于是家長受到了孩子的控制,哪還能執(zhí)行規(guī)則啊。
其實合情合理地拒絕孩子真的不難。只要我們能放下身段,蹲下來,理解并尊重孩子,用愛心,耐心和決心來執(zhí)行規(guī)則,我們就能收獲一個獨立、堅強而自律的好孩子。
生活中常見到小孩子暴躁的樣子,暴怒發(fā)作中的孩子往往不聽勸阻、除非成人滿足他們的要求,否則會僵持下去。
壞情緒原因1:無理取鬧
一般都是比較小的寶寶容易犯的錯。起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寶寶不喜歡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時候,他就故意搗亂或吵鬧;寶寶不讓父母離開,媽媽爸爸急著去上班,他就是不讓;到了商店里,他一定要買和家里一模一樣的玩具,不買就大吵大鬧等等。
應對招數(shù):轉移注意力
對待年齡比較小的寶寶,書上說的要講道理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寶寶比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態(tài)度強硬地逼寶寶就范,也會搞得大人、寶寶都非常生氣。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既讓寶寶有新鮮的感覺,又不會違背父母的原則。
壞情緒原因之2:遭遇失敗
寶寶的心非常簡單和單純,但是也非常脆弱,經(jīng)不起一點打擊。比如,寶寶很用心地在拼拼圖,但是拼了半天,都不成功;或是很努力地搭積木房子,搭得很高的時候,房子突然塌了。寶寶覺得自己沒有想象當中那么能干,就會情緒低落。
應對招數(shù):同情并給與鼓勵
告訴寶寶,其他小朋友也可能發(fā)生過類似的情況,也無法完成這個任務,讓寶寶覺得“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過”,以此緩解寶寶的壓力和自責的情緒。父母同情的表達可以拉近與寶寶之間的距離,而拉近距離之后的勸慰效果會更佳。不要吝嗇你的親情,輕吻一下寶寶或抱抱他,都是讓寶寶擺脫壞情緒的好方法。等寶寶情緒稍稍穩(wěn)定后,再幫他找到失敗的原岡,一起完成原先的任務。
壞情緒原因之3:要求得不到滿足
寶寶終歸是寶寶,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緒。當他在街頭因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當眾哭鬧甚至躺在地上耍賴時,父母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很多父母也許都會忍不住厲聲喝斥,但這對控制場面毫無用處,對安撫寶寶的情緒也是沒有幫助的。寶寶會很長時間憤憤不平,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覺得是父母對他不好。應對招數(shù):保持冷靜教導寶寶
的確,最令父母尷尬的情形,是寶寶在公眾場所鬧別扭。但是大人這時必須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不要大聲喝斥他,因為你的干預愈多,他的脾氣可能愈強烈。寶寶鬧情緒,有時是帶點試探性質的,大人表現(xiàn)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過分。建議這時,你先深呼吸,由一數(shù)到十,平靜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再跟寶寶說話,這也是給寶寶一個調整情緒的時間。寶寶見你如此冷靜,就可能覺得無趣而收斂了。如果寶寶仍然無法冷靜,就告訴寶寶“我們現(xiàn)在要走”,然后抱走他,等到了無人的場所,就試試讓他哭夠了自己安靜下來吧!當然,你也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離開他一會兒,寶寶“打仗”找不到對手,過一會兒他自己就會感到?jīng)]有意思,發(fā)脾氣也就停止了。
暴怒發(fā)作與孩子的性格有關,但頻頻發(fā)作的原因往往在于家長身上。
首先,是家人的溺愛。父親、母親或爺爺、奶奶過分疼愛孩子,總怕孩子受委屈,為了博取孩子的歡心,有求必應,而不考慮這種要求是不是適當。這樣就逐漸使兒童滋生了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有時,父母覺得孩子的要求過于無理,本不想答應,但孩子一發(fā)脾氣,就立刻加以滿足,這是一種最糟糕的做法。因為孩子從這樣的事情中知道,發(fā)脾氣是滿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就變得更容易發(fā)脾氣了,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其次,是家庭教育缺乏一慣性和一致性。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鼓勵去做,父親認為是好事,母親說壞,爺爺同意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攔。這樣就會增加孩子的受挫感,從而導致煩躁和暴躁。
再次,是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分嚴格。孩子稍有過錯或沒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嚴加訓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這種做法會造成兩種不良結果。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滿和壓抑,這種不滿和壓抑會在以后的某種場合中表現(xiàn)出來;其二,父母的舉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效仿的榜樣,一旦環(huán)境適當,孩子也會表現(xiàn)出同樣的暴躁和攻擊性行為。除此以外,疾病與生理條件也是引發(fā)壞脾氣的原因之一。神經(jīng)衰弱的兒童特別容易興奮、發(fā)脾氣,處于疾病和疲勞狀態(tài)中的孩子也常常有煩躁不安,易于發(fā)火的表現(xiàn)。
對于容易暴怒發(fā)作的孩子,平時要加強對他們的心理輔導,當發(fā)生不愉快時,要采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體育游戲或其他活動中宣泄內心的緊張,并為他們樹立講道理、講禮貌的榜樣供他們學習。每次發(fā)作平息后,要嚴肅地教育他們,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哪一次能克制自己沒有發(fā)作,應及時予以表揚和獎勵。最后,提及一點,家長不要自已經(jīng)常暴怒發(fā)作,摔盆砸碗
導讀:少讓孩子在家中窩著,多出去交交朋友,和伙伴一起玩耍,家長要多引導孩子改變害羞的行為。
愛因斯坦、牛頓、李安、周杰倫、妮可?基德曼……這些相當有名氣的人物在小時候也有許多害羞事件。但如果害羞的主角換成我們自己的寶寶,接受起來多多少少都有點兒困難。
大人們熱情地想抱抱寶寶,但小家伙卻頭一扭將臉埋在父母的懷中或者躲到父母的身后;對著曾經(jīng)見過兩三次的大人,讓他叫叔叔、阿姨,催促幾次,終于小聲地叫了,算是給媽媽面子;見到小朋友,一開始也不主動打招呼,扭扭捏捏或是冷冰冰的,需要別人主動而且友好地招呼他玩兒,才可能慢慢地活躍起來……
經(jīng)常接到父母的咨詢:我的寶寶小時候一點兒也不怕生,怎么大了卻害羞起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害羞”事件吧。
線索1我6個月了,千萬別抱我!
6個月以前,棒棒見誰都愛笑,大家都說棒棒是個小甜心。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棒棒卻變得怕人了。姨媽好久不見棒棒,真想立刻親親他,但是棒棒小臉緊繃著,姨媽剛湊過去,棒棒就“啊呀”地叫著,好像在示威:你千萬別抱我!姨媽強行把棒棒抱過去,小家伙不買賬了,哇哇大哭起來。
你應該知道的
棒棒出現(xiàn)“陌生人焦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認生”。媽媽大可不必緊張,現(xiàn)在,棒棒已經(jīng)可以區(qū)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了。他與每天看護他的人——比如媽媽——形成了一種親密依戀,媽媽就是棒棒的安全港灣;而不熟悉的人對棒棒來說可是一種危險信號,意味著不安全,棒棒當然要大聲呼救了。
一般說來,嬰幼兒在陌生環(huán)境中見陌生人的怯生程度比在自己家里高??醋o人不在身邊比在身邊的怯生程度高,見兒童比成人容易親近,更容易接受慈眉善目、語氣和藹的成人。
這樣幫助“小害羞”
安全港灣自然過渡
先讓小家伙明白:除了媽媽以外,爸爸、奶奶、爺爺也同樣愛他,讓棒棒逐漸適應不同的看護者。不要急于讓棒棒和陌生人親近,孩子需要慢慢接納。在這個過程當中,媽媽要陪伴在他身邊,幫助棒棒建立安全感。很快,棒棒就會輕松地度過這個階段。
線索2就是不進別人家的門……
鬧鬧1歲半了,每次帶鬧鬧去朋友家,媽媽都很發(fā)愁:鬧鬧死活不進朋友家的門,進去之后也要哭鬧著回家,弄得媽媽手足無措。但是只要跟阿姨熟悉了之后,鬧鬧又活躍得像只小老虎,跟阿姨打得火熱,還不停地表演節(jié)目,回家的時候又要動員半天,才肯離去。
你應該知道的
這是鬧鬧的一個氣質特點。氣質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形式,是寶寶的一種天性。氣質中有一個方面就是寶寶的“趨避性”:高趨向性的孩子見人“自來熟”,特別喜歡接近人,陌生人也無所畏懼。但是高回避的孩子,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回避,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預熱之后,通常也能很好地適應環(huán)境。
這樣幫助“小害羞”
理解和建立恰當期望
那些氣質不容易接近的寶寶,雖然表面冷淡,但內心也愿意對人友好,經(jīng)常也能夠自得其樂。一分為二地看,這種特點可使孩子減少受不良影響的幾率。
人們常說稟性難移,天生氣質特點如此的孩子長大后往往仍然不主動,與性情相投的朋友在一起會輕松自在得多,否則容易緊張、少言寡語。這樣的孩子雖然交友少但友情穩(wěn)定、長久,只要他能開心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就不必過分擔憂。
給予機會,循序漸進
如果是過分怯生,也會妨礙孩子的社會交往及適應能力。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降低怯生的程度,發(fā)展良好的交往能力。
創(chuàng)造接觸新事物和社會交往的機會。從小聽得多、看得多,就會習慣于接受各種新的事物,對物對人有較強的適應性。
在見到陌生人或到?jīng)]有去過的地方之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提前告訴孩子將要見到誰、見到什么、要去哪里、要做什么,這些將要發(fā)生的事情會給他帶來什么好處,讓孩子“心中有數(shù)”。
見到陌生人的時候,給孩子緩沖的時間。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孩子逐漸熟悉陌生人。比如,輕松地為孩子介紹“阿姨是媽媽的朋友,阿姨也很喜歡寶寶”。不要剛去就要求孩子打招呼,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一定壓力。
線索3從來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文文性格比較內向,在家就喜歡一個人擺弄玩具。媽媽認為要充分放手,發(fā)揮文文的自主性,大人也有足夠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媽媽發(fā)現(xiàn),每次帶文文去小區(qū)玩,文文總是特立獨行,從來不和小朋友一起玩,連個招呼都不打。
你應該知道的
文文不喜歡跟人接觸,并不是怕人,而是一種回避。表現(xiàn)出好像根本沒看見你,這和媽媽在看護文文過程中的“大撒把”有一些關系。媽媽在看護中沒有滿足文文的情感需要,和文文很少有交流和互動。文文讓媽媽陪自己玩的時候,媽媽總是說:文文自己玩。逐漸地,文文開始認為:看來媽媽更喜歡讓我自己玩,不喜歡跟我一起。文文就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玩具上:看起來好像更專注于“物”而很少關注“人”了。
這樣幫助“小害羞”
愛的關懷情感互動
多跟孩子進行一些愛的交流。孩子感到緊張的時候擁抱一下文文,告訴她:媽媽在文文身邊。逐漸地,文文就學會怎么表達感情,怎么跟別人交流。
線索4躲在姥姥身后更安全。
冰冰3歲了,是姥姥一手帶大的。冰冰就喜歡跟姥姥在一起。家里來了客人,冰冰總是躲在姥姥身后不敢出來。他也不喜歡甚至害怕跟小朋友玩。媽媽帶冰冰去親子園,無論他在玩多么喜歡的玩具,只要有別的孩子來,他就會嚇得扔掉玩具躲到大人身后。
你應該知道的
深居簡出,少與外界接觸。有些寶寶從小就很少出家門、見到家以外的人。孩子被關在家中出于幾種原因,如隔代看護的老人身體狀況不好或者對孩子的安全過分擔心;家長本身就內向、不善交際甚至有社交焦慮,很少有親朋好友登門;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在家中也常自顧自而缺乏與孩子游戲、對話、講故事……孩子缺少跟小朋友玩耍的體驗,在跟小朋友接觸的時候就會焦慮、害怕。
這樣幫助“小害羞”
站在身后,大膽鼓勵
多帶孩子去接觸小朋友。一開始可以找小一點的小朋友一起玩,避免爭搶玩具給孩子造成不愉快的體驗,打消跟小朋友一起玩的積極性。慢慢再接觸更多的小朋友,循序漸進,不要強迫孩子。如果他見到小朋友感到害怕,不要訓斥和指責他,要接納他,也可以抱抱他,給他一段適應的時間。等孩子放松下來再慢慢鼓勵他:你們可以一起玩火車啊,看看誰的火車跑得快。
Tips“小害羞”最不需要的5句話
“真沒用!”
“這孩子很害羞、怕見人。”
“XX小朋友多大方?。 ?/p>
“你啞巴了,又不叫人!”
“這又不是什么難事?!?/p>
喜歡《案例:巧妙利用接孩子時光》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師資料,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案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曾經(jīng)柔弱、嬌小的寶貝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會走、會跑、會說話了,儼然一個“小大人兒”?!靶〈笕藘骸眰冏钕M氖牵屇愠蔀樗麄冏钣H密的玩伴!而時尚的你,該如何給寶寶一個全新的驚喜?10個充滿動感的親子天地新鮮出爐...
午睡醒過來后,大家都開始吃點心,在這過程中,幼兒的速度當然有快有慢,有些幼兒早已吃好,洗好,擦好嘴在教室中活動,而有些幼兒正在洗手、擦嘴。就在這時,我看到我們班的遠遠坐在鴻兒的座位上,遠遠在班中相對其...
因為你的降臨,這一天成了一個美麗的日子,從此世界也多了一抹誘人的色彩,而我生命的畫屏上更添了許多完美的記憶,似錦如織。每個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幸福的源泉,哪些句子是適合曬娃的句子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適合分享親子時光的曬娃文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秋天”是幼兒園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是一個為幼兒這一學習主體服務的豐富的客體資源。從這個主題資源中,我們認識了秋天的花、樹;感受了小草樹葉的變黃、枯萎;了解認識了秋天收獲的種種農作物、果實。在“認識...
中國家長接孩子最愛講的話一般是,你今天學了什么,你今天吃了什么,老師對你好不好,和小朋友有沒有打架等。從這些問話里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父母多數(shù)只關心孩子的吃,住,玩,而不關心孩子的情感,忽略了孩子的...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