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如何寫好有關作品名的觀后感呢?好的電影可以激發(fā)我們濃濃的興趣,就算時隔多年,再次觀看仍然充滿感動。通過閱讀和寫作我們可以獲取知識和技能,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孟子觀后感”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孟子》讀后感集錦(六篇)
之一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見面總比出名好。今天,我很幸運讀到了這本本能地讓我們受益終生的書。
關于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規(guī)》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一些關于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的故事。讀了它我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里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里,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孟子說過“父子有親,群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法則,為政治應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際關系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交朋友看不到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要看這個人是否有天賦,是否值得學習,這樣你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這本書里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成熟自己》。這個故事講的是仁義,這是經常聽到的。在孟子眼里,它就像一粒良種。種植后,它會生根發(fā)芽,耐心呵護,最終使它成熟收獲。如果是栽種而不是收獲,那和雜草沒什么區(qū)別。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人格。如果他們半途而廢,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將毫無意義。
“書中自有**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蔽彝ㄟ^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之一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使后世將其與孔子并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圣”。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孟母管束甚嚴,給后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儒學大師。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當時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接受,退休后與**一起寫書。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并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tài),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
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jié)的規(guī)矩,即“禮儀之規(guī)”。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自強不息,有使命感的人?!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處身于戰(zhàn)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tǒng)一天下。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tǒng)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彼砸蕴煜聻榧喝危罢诵?,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 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布于天下,以此來影響并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被告知,做事的出發(fā)點應該是正確的,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最終取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后還是會失敗。
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圣人門下學***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就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積累,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廣闊的人生視野和境界。在生活和事業(yè)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fā)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
對于眼前利益的困惑,我們看不到長遠的發(fā)展。因為缺乏遠見,我們錯過了機會。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yè)的“大?!?,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tài),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么放棄什么。
如果你沒有目標,或者做了很多無用的事情,你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忙碌的生活,成為一個忙碌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叭擞胁粸橐?,而后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
然后才能有所作為。在這個社會里,有些人做他們不喜歡或不喜歡的事情,他們什么也做不了。有些人做他們不想做的事,他們很痛苦。
之三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譯文】
孟子說:“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損廉潔;可以給與,也可以不給與的,給予了有損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死了有損勇敢。”
【讀解】
與著名的“魚與熊掌”二者必居其一選擇不同,孟子在這里擺給我們的,是一種兩可之間的選擇,而且要為難得多。比如說,殺人越貨還是遵紀守法?這不是絕大多數人的問題,但是,吃回扣還是不吃?
收紅包還是不收?這對很多人來說,卻是相當考人的難題了。
就孟子所舉的情況來看,“取傷廉”是比較好理解的,可“與傷惠”和“死傷勇”卻有些令人費解。揣摩起來,所謂“與傷惠”大概是說,在可以給與,也可以不給與的情況下,還是不給與的好。因為,“濟人須濟急時無”,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周急不繼富”(《論語·雍也》)的意思。
不然的話,給予了反而有濫施恩惠的嫌疑,反而于真正的恩惠有所損傷。這就是“與傷惠”。至于說“死傷勇”,則是指我們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有時候活下來比死去需要有更大的勇氣和更強的戰(zhàn)勝困難和恥辱的毅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選擇了死,很可能給人以輕生的感覺,當然就是于勇氣有所損傷的了。
這就是“死傷勇”。
有人認為,孟子之所以舉出“與偉惠”和“死傷勇”,是因為戰(zhàn)國時代豪俠風氣盛行,四豪濫施恩惠,荊(軻)聶(政)刺客輕生,所以孟子針砭時弊,引以為戒。(毛奇齡《圣門釋非錄》引全履祥語)
如此說來,倒是一個時代性的話題了。那么,對我們來說,什么仍然具有當代意義?
恐怕就是“取傷廉”了吧!
之四在教學《孟子》二章時,便簡單的了解了一下關于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的學說。孟軻的文字,善于抓住論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語言做扼要的誰,觀點鮮明突出,讀后發(fā)人深思。
因此,我又細細的看了一下有關《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論點論據俱全,長于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但《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孟子說:
“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說:“不會。”孟子說:
“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能說會道,輕易地讓王們陷入它設下的圈套。當齊宣王喜歡**的時候,孟子說齊國是可以治理的。但他這樣說是有條件的,就是要與民同樂。
我以為孟子的這個與民同樂只不過是和統(tǒng)治階級說說而已,怎么能夠真正的實現呢?即使實現只是暫時的,也要看統(tǒng)治階級的情緒。如果他們愿意,老百姓會得到一些好處。如果他們不愿意,老百姓就得不到任何好處。
又如“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弊g:
稱,然后知道重量;量,然后知道長度。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說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確實如此,廣大人民群眾怎么能置之不理呢?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弊g:
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xù)到現在。
《孟子》中對于如何造就人才的思想值得借鑒,“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所以說,“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有了這樣的磨煉,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加一個方面是,他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的觀點,這樣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觀條件都說到了。
學習《孟子》,我覺得應該從其思想學起,從其文章的意會、領悟談起,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識。
之五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讀后感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戰(zhàn)亂不斷的政治戰(zhàn)爭時期,也是一個文化爭鳴的時期。孟子便是生于這亂世,成于這盛世的一代大儒。
兩千年前,孟子和我們出生在齊魯大地。孟子的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后來,他的家人謝絕了,他搬到鄒州。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孟母管束甚嚴,給后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當時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接受,退休后與**一起寫書。
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認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品格是善良與誠實,而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渾身充滿“浩然正氣”的君子典范:“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便是孟子一生的最好概括。
孟子是一個自信的人?!叭巳擞匈F于己者?!?每個人自己身上都有值得尊貴的東西,不要把自己看低了。
這種自信還表現在他游說諸侯時。“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認為只要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君子的道德準則,即使他人權勢再大,也不應該有任何自卑的情緒。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圣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來講解反求諸己的問題。也就是強調,首先要從自己做起,不管知否遇到問題都要經常做到反躬自問。現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用不同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和別人可以說是嚴于律人,寬以待己,這些都是不應該的。我們要身先士卒,從自我做起。
孟子,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王道、仁政治國之道、交友的標準、理想人格在孟子所處的時代可能帶有一些理想的色彩,但很多的思想運用到當今時代仍對人們提高修養(yǎng)等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它不會隨歷史而逝去,而會隨著時間發(fā)展不斷地積淀、凝煉,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如同酒一樣,越陳越香。
跨越千年的過去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為一代亞圣——孟子,這位儒家宗師,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張,游說各國,后來隱退著書立說,為后世留下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頤曾說過:“孟子有功于圣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
仲尼只說了一個志向,孟子說了很多養(yǎng)氣的出來,只有這兩個字,其功績是非常大的?!绷攘葦嫡Z,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梢姡献拥乃枷氩粌H是繼承,而且是升華。
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仁政學說和修養(yǎng)學說。孟子認為,人與生俱來的慈悲、羞恥、敬重、是非,稱之為本心,與仁、義、禮、智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說“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說中的重要地位。
而“性善論”則是說人性本善,通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為圣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為世人所公認,王梁惠、王梁襄、滕文公、齊宣王都問過他。而孟子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為邦本”,這種民權駕于君權之上的說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
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才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為君為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的齊宣王才能明了“與少樂樂,不若與眾”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在學***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為要運用正確的學***,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yōu)樽约核小?/p>
另外,還要廣泛地學習,達到融會貫通。在教學方法上,孟子和孔子一樣,善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運用問答,從不代替學生下結論。相反,他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使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孟子還提倡“專心有恒”“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其中很多部分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視的啟發(fā)作用。
另外,孟子對為人師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諷刺了那些“以其昏昏”卻妄想“使人昭昭”的人。即教師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使學生明白,在提升學***時也要提高自己。
接下來談談個人修養(yǎng)問題。我們都熟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與有信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社會環(huán)境固然重要,然而個人意愿還是起著決定性作用,類似于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可見人的思想道德并不總是以外界環(huán)境為轉移的。
孟子提出的“取傷廉”“與傷惠”“死傷勇”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取傷廉:取了有損于廉潔之稱,大家都能夠理解。
而“與傷惠”是指給了有損于惠愛的稱號,是叫人們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不濫施恩惠。至于“死傷勇”,是指死了有損于勇敢的稱號,有時活下來比死去更需要一種勇氣,這也教導人們要珍愛生命,永遠不要輕生。
現代人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會遇到許多難以決斷的時候,《孟子》一書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們處在社會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抵抗的**,孟子告訴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時時存在,關鍵在于我們怎么抉擇,孟子又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要的時候要“舍魚而取熊掌”、“舍生而取義”。人生在世,總有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并不能解決問題。
孟子告訴我們:“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
孟子還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而“養(yǎng)氣”要在平日里合乎道義,不可拔苗助長;他也教會我們知足常樂,“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他更是道出了堅持到底的難能可貴之處,“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放棄,以往的一切努力也在此時化為烏有;他還提出了個人對自身的要求,對國家、對社稷的貢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長于論辯,他能掌握對方的心,讀者的心,使之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就走進了他用語言布下的圈套,這就是孟子語言吸引人的地方。此外,孟子作為一個面向君主的說客,他的言辭也反映了他的智慧。與他直言不諱的諫臣相比,孟子的話更容易被君主接受。正是由于孟子的雄辯才能,才出現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局面。
他善打比喻,幾句話便能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他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仁政不足,更可貴的是他向梁惠王提出的建議中還包含了當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些都在保持自然的一個平衡狀態(tài),孟子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他以“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告訴齊宣王,有些事并不是做不到,而是個人不愿去做,而大王不行王道也是因為不肯做而得不到民心的。
再有,孟子說“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以此類比人心,就更需細細衡量。
孟子思想中的智慧火花和語言中的藝術魅力不容忽視。在歷史的積淀下,它們一直熠熠生輝,越來越珍貴。盡管當時孟子無法將他的理想實現——改變諸侯割據局面,一統(tǒng)中國,養(yǎng)名教民,可后人能從《孟子》中汲取更多精華,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將孟子學說沿用到當今社會建設及立身處世之道中。
關于讀孟子有感優(yōu)秀范文精選
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可見孟子思想對我們地影響對我們來說不可不謂深厚。
孟子所說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說成是"拔苗助長",但說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yǎng)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愿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說,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guī)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guī)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fā)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于求成而顯得過于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fā)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fā)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于過于高興,被成功的喜悅麻痹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于過于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舍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蕓蕓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么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說工作和休息的沖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的智慧——超越時代的治國之道中華文化,包羅萬有,華夏歷史,博大精深, 讀后感:《孟子的智慧》 。五千年的歷史,笑傲風云;五千年的文化,光輝燦爛;五千年的人物,閱讀各種**,五千年的戰(zhàn)爭,硝煙彌漫之后。
歲月的巨輪碾過的痕跡,留給后世無數中國人景仰的名字。孟子,無疑是最光慧的名字之一,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永恒。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今山東鄒城人)。這是一個動蕩的時期,七個國家相互制衡。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成型封建制度,社會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階級關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舊勢力在經濟和政治領域的斗爭進入白熱化,進而擴展到思想領域。
許多優(yōu)秀思想家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出發(fā),對當時的社會變革、民生民情、治國之道,發(fā)表了不同的主張,互相展開爭論,各個學派應運而生,這就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并稱為“先秦諸子十家”。孟子是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最初對于孟子的印象,**于課本上的一篇短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借先賢為例,看似在論證逆境使人成才,下文卻是筆鋒一轉,轉到治國之道,提醒君主身處安逸中仍要居安思危,顯示出他的學識、抱負,以及千年一遇的治國之能,注定了他在亂世中有所作為。
孟子被后世尊稱為“亞圣”,相比起孔圣的傳道授業(yè)思想,他的才能更多體現在治國平天下之上,那是一種超越時代的智慧。
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下》)——一脈相承的外交策略這里的“道”,在當時是指仁政,這是儒家千古以來堅持的思想。孟子的主張是,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放眼當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有了更為深刻的詮釋。這句話經常被用來闡述這么一種情況:堅持正義的道路,就能得到多方面的理解、支持與幫助,若背離正義的軌道,就會陷入眾叛親離、孤立無援的境地。
在這里,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現代漢語詞典》)這是最貼近時代的理解,然而,卻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1954年6月,為了促進我國同印度、緬甸及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運用范圍不斷擴大,影響日益深入,已經逐漸成為指導政治、經濟等諸多領域的國際關系準則,成為最有生命力的指導國際關系的基本理論,從中,我們仍可以讀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想深深的烙印。
二.“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保ā睹献印る墓?》)——經濟教育兩手抓孟子的觀點是,有一定產業(yè)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產業(yè)收入,就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
乍一看,這是孟子對封建土地所有制下自然經濟引起的民生問題的決定。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只有使人民擁有“恒產”,解決了溫飽問題,安居樂業(yè),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當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tǒng)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循循善誘,這就可以形成良好道德風尚,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在那個教育尚未普及的戰(zhàn)亂時代,孟子的理論為統(tǒng)治者指引了一條強國之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先解決溫飽問題,再推行教育,提升國民素質。
經濟教育兩手抓、兩手硬,才能真正達到“國富民強”。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當教育的地位在歷史的洪流中穩(wěn)步上升,直到今天形成了穩(wěn)定的義務教育,素質教育等制度,我們是否會懷念,千年之前,有一位道骨仙風的圣人負手而立, 在君王睥睨天下的威嚴之前,從容道出一句“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三.“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超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拿來主義”在中國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纏繞了數千年之久。戰(zhàn)國亂世,誰也不知道下一場戰(zhàn)爭什么時候會打響,自然人心惶惶,隨時準備收拾細軟遠離戰(zhàn)火。
面對著充足的資源,需求之龐大,大多數人會選擇毫不客氣地將其笑納囊中,久而久之,便無法收斂內心潛藏的貪婪,小到市井小民,大到一國之君,皆無可避免,只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然而在當時社會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孟子卻能清心寡欲,保持自身的修養(yǎng),洞悉人性的貪婪,提出了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性質的發(fā)展方案。 “
我們都知道,在政治思想中,《孟子》中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同時推行“仁政”,重教化;在教育思想方面,要順應自己的本性,集中精力,循序漸進;在文藝思想方面,要鼓勵提高鑒賞能力和修養(yǎng),提倡文藝服從政治教育的需要;而在哲學思想方面,孟子是儒家學派第一個提出系統(tǒng)的人性理論的人,性善論也是孟子道德哲學的核心內容,由此構建起他的心性之學的思想體系。即“盡心知性”,“盡心”即把人的本性中的惻隱之心、羞辱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擴充到極致;所謂“知性”,即指對本性中的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并且付諸實踐。簡言之,孟子心性論的根本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孟子性善論的基本觀點包括:第一,人類有著共同的本性,這個本性是以仁、義、禮、智等道德意識為內容的社會屬性,而非與禽獸無別的自然屬性。第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與生俱來的,而非后天形成。
第三,“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種道德的萌芽,然而必須經過自我修養(yǎng),才能發(fā)展成為完美的道德。孟子以善性論為基礎,發(fā)展了心性論。
在《公孫丑·上》的篇章中,用關于小孩突然掉入井里每個人都自然而然地產生驚駭、同情的心情的故事說明了每個人都有同情之心,羞辱之心、退讓之心、是非之心。再通過闡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庇辛诉@四種萌芽在身上,就應該懂得把他們都擴充起來。
孟子的“性本善”的道理很簡單,其目的也是為了喚醒我們的善心,探索自己、反思自己并發(fā)現自己,盡力行善。但是既然每個人都有好意圖,為什么人們的不良意圖會造成如此多的悲劇呢?孟子也回答了這個問題。人之所以不好,不是因為他們是天生的,而是因為他們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和外界的污染。
即由于環(huán)境影響了他們的心----“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其所以放其良心者”----才會變成這樣的。但是外界是沒有善惡之分的,那么人的后天的“惡”的根源到底是**呢?因為孟子沒有繼續(xù)論證惡的根源,而是惡的存在,所以我們不能否認人性中惡的存在。
事實上,我認為經濟學的前提是人是理性的,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在追求利與弊,以自助為目的。雖然這個假設并不與性善論相直接矛盾,但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與他人利益交叉重合、惡性競爭和零和博弈的過程,所以也不能否認這個天然屬性,其實也是人惡的行為的根源。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真正的社會秩序和法律制度來規(guī)范每個人。
本性善惡的話題,中外古人都有所提及,但往往各執(zhí)一詞,其實善惡兼具,但表達有所不同,這樣的提法,雖然比較中庸,但也比較能解釋很多問題。人性善惡兼具,有些人的某些惡基因表達的得比較強烈,不好的文化對惡基因起促動作用,就會導致后天罪惡的形成。
在我看來,在我們的努力范圍內,我們應該正視我們的人性和善惡結合的本性。在價值觀和基本社會倫理道德方面,我們只有一直在努力,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完全主導,因為人的思想個體性非常強,正因為如此,才有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所做的只是在某方面進行引導。然而,對于人的引導和人的善良的激發(fā),最重要的是依靠自己,而不是父母給予的純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
相關推薦
學生時代我們大家應該都接觸過寫作文吧,通過寫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有時一篇作文也是人與人拉近距離的方式,什么樣的作文才是讓人念念不忘的?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孟母教子觀后感收藏四篇,歡迎閱讀,希望你能閱讀并收藏?!睹夏附套印肥且黄糯?,描寫了孟母如何以母愛和教育塑造了她的兒...
如何規(guī)范的撰寫作品名的觀后感呢?好的電影能在觀眾心里留下很深的余韻,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會產生許多聯想。?珍藏內心的變化,寫觀后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觀后感是對電影經歷的總結和反思,我們在海量數據中挑選了一篇非常實用的“感動中國孟佩杰觀后感”,讓我相信這會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