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1、本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內容是對上一節(jié)教學內容的延續(xù),在上節(jié)課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huán)節(jié):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這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經濟就是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的活動,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為本單元生產與經營提供了一種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的。
本框題的邏輯結構主要是由一條主線構成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公有制為什么是我國經濟制度的主體,其地位如何體現,它的實現形式怎樣→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節(jié)內容主要是一個總—分—總的邏輯結構順序,因此本課也可以采用這種總—分—總的方法進行教學。
2、重難點以及其確立的依據
重點: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因此有關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對于我們認識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原因、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積極參加社會經濟生活大有裨益。
難點: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以及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
學生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為什么股份制會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把握起來有些難度。對與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的問題它涉及到我國的社會性質,我國國情和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基本原理,學生分析的時候會有一定難度,因此也把它作為本課的一個難點。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使學生能夠識記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的含義、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理解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區(qū)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它們的作用。
(2)能力目標:
重點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一種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及鑒別、思考、判斷等思維能力。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辨證原理,并能用它來解釋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一種知識的遷移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能夠擁護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種經濟成分的地位與作用。
二、說學法
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學法研究的起點,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將采取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學習卡片的方法來進行學法指導。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首先,在初中,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我國初級階段的國情,“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我國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相關知識,以及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辨證原理的基本內容,學生應該能夠掌握本課的內容,高一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在經過了中考的分流之后,學生已經有了擇業(yè)意識和前途意識,因此迫切希望了解各行各業(yè)的一些基本情況。其次,在能力上,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理論概括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能夠理解教材當中的知識與內容。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原理,這一階段的學生希望能夠自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有這種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才采用了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制作學習卡片主要是為了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本框內容相對抽象和理論化一些,而且本課知識點比較多,層次多,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的話,必然會造成散亂的印象,重難點容易被弱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首先,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根據本課中設置的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來解決問題,再利用多媒體實現情景的拓展與回歸,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在進行問題探究時,通過教學生制作學習卡片進行學習,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也方便其記憶。
四、說教學流程
1、課前準備
首先,將本框題的主要內容劃分兩塊:其中一塊是六種經濟成分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探究來完成。另一塊是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部分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在為了突破這一部分難點內容時在開展新課之前要給學生介紹生產力、生產關系及兩者聯(lián)系的知識;以及讓學生了解所有制與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區(qū)別。然后,在課前將學生按照位置分為6組,給學生分發(fā)學習卡片,人手一份,最后,準備好多媒體。
設計意圖:節(jié)約課堂時間,起到一定的預習作用??梢允箤W生有準備地進入本堂課,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帶著目的聽課,提高課堂效率。
2、情境導入
多媒體放映各成功人士附有就業(yè)單位的照片,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本框題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3、新課教學
在使學生們進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后,積極的引導他們暢想,“自己以后想從事什么工作,為什么”,引出六種經濟成份及各自的含義、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據課前分好的組和任務,請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區(qū)別。
設計意圖:倡導學生主動參加與交流合作,變革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了如何思考,如何識別信息,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學生對科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和熱愛,形成了自我學習和探索的精神。
承接過渡:這六種經濟成份各自是否完全不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轉入到所有制結構的學習。
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學生歸納得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最后由老師來總結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結合書本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承接過渡:放映關于公有制經濟占優(yōu)勢及控制領域的幻燈片,引導學生進入對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學習。
設計意圖: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拓展學生的思維面和知識遷移能力。
承接過渡:那么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有哪些呢?其中主要實現形式是什么?為什么?(知識補充: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的區(qū)別。)
設計意圖:轉入到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學習。
合作探究:讓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派代表發(fā)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進行討論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分析問題的實際經驗,通過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并吸收他人和集體的智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和教師的引導下加強了對理論的運用和學習,使他們不斷提高進行事實判斷、經驗概括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承接過渡:我國為什么要堅持這個基本經濟制度?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圖片“牛耕地”、“農業(yè)機械化生產”和“現代化溫室”主要從我國的社會性質,初級階段我國的國情,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客觀規(guī)律來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運用圖片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掌握分析與綜合、發(fā)散思維多向思維等思維方法。
4、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本板書對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煉,使人感到簡明準確,一目了然。把課本復雜知識予以簡化,不僅能更直觀的反映本課的教學要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此外,學生可以利用板書進行課后復習,縮短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5、課堂小結
利用多媒體和板書展現本節(jié)課的綱要,并指出重點和難點。
設計意圖: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互連接形成知識網絡,而且進一步強化對重點知識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
6、課堂練習
利用多媒體展示由易到難的練習。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把它轉化為讀題解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各類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培養(yǎng)學習本學科的興趣。
7、課后探究
聯(lián)系國家鼓勵青年人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時政熱點,讓學生課后查閱青年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金的實施項目,鼓勵學生將來進行自主創(chuàng)業(yè)。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意識。
五、小結
本課教學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重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2、重能力:通過合作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集體思考、知識遷移、發(fā)散思維的能力。以市場經濟生活知識來支撐,突出思想政治觀點教育;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自主生成知識,學會學習。
3、重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憤,激發(fā)學生興趣。精心設計多媒體,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展示,以便于學生記憶、理解、掌握,提高教學效率。
4、重反饋:通過訓練來強化知識,通過運用來鞏固和提高,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并形成能力。
探究目標(意圖):
1、培養(yǎng)收集相關資料、篩選信息的能力。
2、培養(yǎng)剖析各種觀點的思維辨析能力。
3、在分析、比較、感悟的基礎上,認同正確的金錢觀。
4、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
探究手段:
1、搜集相關報刊、雜志。
2、搜索網絡資源。
3、問卷調查。
4、其他。
探究過程(活動策劃):
1、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有的負責收集外國名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我國古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我國當代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周圍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各種典型事例。各小組各負其責,每個小組將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以便課堂交流之用。
2、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周圍人對金錢的看法。在老師的指導下,事先編制有關金錢觀的調查問卷,將問卷發(fā)給周圍人填寫,將問卷回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一、說教材
在課程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是《哲學常識》第三課《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二節(jié)第兩框的內容。主要是講唯物辯證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這一課中學生要根據上節(jié)課掌握的矛盾特殊性原理,來掌握其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本課是對第一節(jié)“矛盾的普遍性”的繼續(xù)和深化,也是后面教學內容“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的前提,是教育學生學習和堅持矛盾分析方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二、說學情
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將學生的情況分析如下:
哲學是比較抽象的東西,而高二學生只是容易把握形象思維,卻缺乏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因此對哲學有關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本目內容與學生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一些的哲理儲備,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知識能力,讓學生自己閱讀來闡釋其中的哲學意義。并列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哲學的興趣更盎然。
三、說教學目標
本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結合教材和學情,我確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含義;
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能力目標:
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對這一科學方法的運用能力,即運用這一方法去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堅信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為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
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難點:
學生結合生活實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辯證統(tǒng)一”和“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原則,采用情景教學法、討論法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真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圖片導入
我向學生展示格里膜斯維特火山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此火山噴出的是不是火焰。設疑:火山噴發(fā)噴出的一定是火嗎?
我總結:我們發(fā)現這張圖片中火山噴出的不是火焰,而是冰塊,原來是因為附近有個冰川,擠壓通過火山口噴出。這奇特的現象,告訴我們一個哲學道理: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環(huán)節(jié)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將從整體把握教材,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
首先是連連看活動
我通過PPT出示連連看題目:
如果你是廠長,你會怎么安排這些職工的工作?(連連看)
“吹毛求疵”者:民事調解員
“謹小慎微”者:產品質量檢查員
“一團和氣”者:突擊手
“求勝好強”者:安全監(jiān)督員
讓學生分組討論并派代表回答問題:進行人員與職位的匹配,并說明原因。
通過連連看活動引出知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用連連看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分析問題的同時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此環(huán)節(jié)采用探究教學法,首先出示材料:孔子對不同的人問的同一個問題,往往給予不同的回答。魯國的大夫孟懿子問孝,他說:“無違?!辈贿`背禮儀就是孝。孟武伯問孝,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备改缸顡暮⒆由。3肿陨淼慕】稻褪切?。弟子子游問孝,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孝的關鍵是敬,而不是簡單地養(yǎng)活父母。子夏問孝,他說:“色難”,在父母面前經常保持愉悅的容顏就是孝。
出示課堂探究問題: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著什么哲學道理?
可能一部分同學對材料中四個學生的基本情況不了解,所以我出示探究提示,說明四個學生的特點:
孟懿子:魯國最有勢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時候不僅用魯公(諸侯)的禮儀,甚至還有用天子禮儀的時候,這就叫僭越。(禮儀要求:一是要虔誠恭敬盡到禮數,不能敷衍塞責;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禮教,即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僭越。)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出身貴族,驕奢淫逸,有聲色犬馬諸多切身之疾。
子游、子夏:孔子的高徒,供奉父母的禮節(jié)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孔子唯恐他們的敬愛之心不夠懇切,用這話來警示弟子,讓他們知道,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內在,因此不應該求之于外,要求之于內心。
學生進行探究,并分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孔子對不同人所問的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包含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這一哲學道理。
通過探究和討論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中來,通過討論、發(fā)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知識的運用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對抗賽大比拼的形式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
讓學生說出蘊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成語、俗語以及舉出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成語或者俗語。
通過學生舉例子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我會結合板書內容,采取學生總結的形式,并進行補充和說明,回顧本課內容,突出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授課結束后,我會給學生設置一個寫作型作業(yè):讓學生撰寫小論文,寫出自己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分析了哪些具體問題,有哪些感受,從而領悟并掌握這一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的重要性。
一、指導思想
以《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和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育人為本,以德為先發(fā)揮政治課的育人功能,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構建高效課堂,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最佳統(tǒng)一,使學生終生受益。
二、教學目標
(一)《文化生活》
使學生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理解文化概念的內涵,全面認識文化的作用;初步樹立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使學生了解當前生活中的各種文化現象,獲得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提高文化賞析、文化修養(yǎng)的水平。
使學生了解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意義,形成對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認識;能夠正確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正確面對外來文化的影響,增強文化創(chuàng)新的意識。
使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價值,懂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使學生明確發(fā)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能夠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使學生確信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使學生懂得在當代中國,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二)《生活與哲學》
1.在知識目標上,幫助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2.在能力目標上,幫助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正確對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發(fā)展。
3.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上,幫助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樹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1.高二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文科普通班、文科藝術班、理科班等,其中理科班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好一點,但由于政治只有會考,沒有高考,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文科班的學生因為政治列入高考,學習態(tài)度會好一點,但他們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則相對薄弱。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最差的是藝術班。總之,目前我校學生整體基礎較差,且參差不齊,這為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
2.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學科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及應試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提高,這些都為本學期進一步學習政治學科的相關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雖然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的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養(yǎng)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在學習上對老師的依賴性依然比較大,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夠,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
4.文科班前半期學習《文化生活》,后半期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學習《生活與哲學》第一、第二兩個單元。理科班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學習《文化生活》,用兩個月的時間學習《生活與哲學》,余下的時間作會考總復習。本期《生活與哲學》的內容相對比較深奧、抽象、學生參與機會比較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講練結合,選取優(yōu)質的題目,有效突破重難點。
四、工作要點
1.加強時政學習,特別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定、方針政策的學習,更新專業(yè)知識,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
2.認真學習本學科新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與難度。
3.堅持立德樹人,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為學生在理論上奠好基,在行動上導好航。
4.搞好常規(guī)教學,落實好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認真?zhèn)湔n,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際。寫好課時計劃,上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課后反思。
5.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認真分析學情,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要確定教學方法和課時教案,做到有的放矢。
6.加強教師間教學交流,積極開展“苦練內功,提高素質”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7.認真組織并落實好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注重其質量,主要圍繞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及其突破和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fā)言人。群策群力,形成最優(yōu)方案,構建高效課堂。
8.堅持聽課、評課制度。主講者認真準備,聽課者認真聽課,作好筆記,課后客觀公正評課,以便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陷,相互學習、借鑒與幫助,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9.搞好分工合作,形成合力,發(fā)揮集體智慧和力量。統(tǒng)一教輔、統(tǒng)一備課、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檢測、統(tǒng)一閱卷。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任務。
10.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總結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開展學生體驗性學習實踐,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11.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和習慣的培養(yǎng),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樂學、會學、善學,提高學生學習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2.要組織完成好學校、年級、學科考試的命題和閱卷工作。包括年級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和本學科的單元考試等命題和閱卷,搞好質量分析,找出亮點和缺陷。學完一門學科搞好學分的認定和上傳。
13.做好以老帶新,發(fā)揮傳幫帶作用。同時在思想、業(yè)務、生活等方面,要熱情關愛青年教師,特別是在業(yè)務上,給他們一定任務,為他們創(chuàng)造施展才華的平臺,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14.落實好對學生的輔導和作業(yè)的批改。輔導學生,按時到位,耐心細致,認真講解。批改作業(yè)及時認真,全批全改。
15.積極引導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多思考,善總結,勤動筆,積極撰寫教學經驗和科研論文,提教研意識和研究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含義。
2、理解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優(yōu)缺點,珍惜選舉權的重要性。
3、運用生活實際說明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因素。
(二)能力目標
從具體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參與能力。(迷你句子網 wwW.jzd365.COm)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選舉權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本框題的問題涉及學生具體的民主活動實踐,建議多引入、創(chuàng)設具體的政治活動情景等輔助學習、理解,增強學生的實際參與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政治權利,如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正確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這是本節(jié)內容要學習的。
(二)進行新課
一、民主選舉面面觀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15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1、鏡頭一反映的是直接選舉,鏡頭二反映的是間接選舉,它們都是差額選舉的方式。
2、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應該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質和能力,增強當家作主的主人翁責任感。
二、選舉方式的選擇
1、我國當前的選舉方式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明我國當前有哪些選舉方式?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討論后作出進行點評。
(1)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直接選舉: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間接選舉:先由選民選舉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不能直接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可以彌補直接選舉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2)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
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為等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比較充分的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影響積極性。
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為差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相應的競爭。但如果對競選活動不加以有效規(guī)范,容易造成虛假宣傳。金錢交易等。
可見。各種選舉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選舉方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
2、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制約因素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6-18頁內容,結合我國并不同時期選舉方式的變化,了解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1)選擇選舉方式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來確定。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yǎng)不高,我國只在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選舉中實行了直接選舉。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政治參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將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到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并實行了差額選舉。
(2)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狀況相適應。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fā)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18頁,說明為什么要重視自己的選舉權利?如何重視并使用好自己的選舉權利?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1、行使選舉權的重要性
(1)行使好選舉權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是公民政治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標志。
(2)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yǎng),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選舉權,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3)是否積極參與選舉,認真行使選舉權,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標志。
教師活動: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那么,怎樣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呢?請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
(1)要不斷提高自己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yǎng),端正參加選舉的態(tài)度,提高選舉能力,選出切實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公民參與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
(3)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識記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內涵,理解文化的力量;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日常生活環(huán)境,如校園、社區(qū)、網絡等,體察生活環(huán)境中的文化價值;通過全面、準確理解文化的內涵,培養(yǎng)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起學生對文化的興趣;認同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認同廣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增強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意識和自覺性。
2.教學重點/難點
1、文化的內涵
2、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3.教學用具
多媒體
4.標簽
第一課時,體味文化
教學過程
教師:就此提出: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們從“文化”的內涵與文化的力量兩個方面去探究。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
【講授新課】
(一)文化“萬花筒”
1、圖片欣賞:百度圖片
中國古代私塾
現代網絡文化
由此得出:從時間上看,文化無時不在
2、圖片欣賞:百度圖片
由此得出:從空間上看:文化無處不在
3、材料欣賞:“林語堂談南北文化的`差異”
由此得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文化生活呈現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4、名句欣賞:“你不問我什么是文化的時候,我還知道文化是什么;你問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p>
——錢鐘書
教師:(1)那么究竟文化是什么呢請就剛才所談到的文化現象進行歸納
(2)思考文化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學生:依據教材進行思考,小組內進行討論,最后形成結論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內涵
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晶。
師點撥: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經濟的和政治的。
2.文化的外延
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
自主思考:下列哪些屬于文化現象
1.西雙版納的植物王國
2.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3.參加演講會、辯論會
4.大汶口文化遺址
5.宗教活動、宗教教義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術
7.倫理道德觀念
8.瀏覽網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
9.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10.軍隊、警察、法庭和監(jiān)獄等國家統(tǒng)治機器
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1、歸納文化的特點
2、歸納文化的形式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百度圖片:
抗洪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
得出: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課堂小結
在一個文化落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理;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xù)的生命。
我們都生活在文化生活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樣浸潤著我們的心田,我們的生活需要文化,我們的成長呼喚文化,讓文化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課后習題
1.在都市,有繁華的文化景觀;在鄉(xiāng)鎮(zhèn),人們利用農閑時間、集市和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qū),文化活動更具有特有的鄉(xiāng)土氣息。以上材料說明()
A.不同的區(qū)域,有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有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
B.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C.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D.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下列活動屬于文化活動的是()
A.在岳麓區(qū)人大代表選舉大會上投票
B.高二年級參加岳麓區(qū)中小學校園舞比賽
C.到國儲電腦城買電腦
D.農民種田,工人做工
3.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①申辦2008年奧運會②參加人大代表選舉③參加元旦文藝晚會④買車購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石頭上刻著名人名言,石頭是物質的,但表現的是精神的內容。”對這句話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B.文化就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產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名人名言
D.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是分開的,兩者互不影響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社會再生產四個環(huán)節(jié)、發(fā)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理解我國大力發(fā)展生產力的意義及如何發(fā)展生產力;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2、能力目標:通過對“生產與消費關系”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從實例中分析認識生產的決定作用,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觀察、分析問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認識社會主義根本任務,自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二、教學重難點
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發(fā)展生產力的意義。
三、教學方法
遵照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運用“探究—交互”式教學,積極采用啟發(fā)式、談話法、案例分析法、情緒激勵法。
四、教具
電腦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商品與消費的有關知識,我們知道了商品是生產出來的,有了商品的出現,我們才有消費,大家看看我們使用的課桌,還有風扇等,都是生產出來后由學校買來供我們使用的。由此可以得出:從生產可以推出商品,由商品可以推出消費,依據數學知識,我們可以從生產推出消費,但是,從我們生活常識和經濟學角度講,能否由生產推出消費呢,生產與消費到底是什么關系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回答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共同學習第x課第一框——《發(fā)展生產滿足消費》。
(二)新課教學
學習導航:必須帶著問題學習: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是什么,大力發(fā)展生產力(為什么,怎么樣),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以及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問題。讓學生明確生產決定消費,同時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現實情況決定了,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
練一練:
1、出謀劃策:請大家談談我們中部地區(qū)應該怎樣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走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重視人才;利用我們的優(yōu)勢,發(fā)展我們的優(yōu)勢產業(yè)。
2、“不顧生產力發(fā)展的可能,提出過高的消費要求是錯誤的;而在生產發(fā)展允許的范圍內,一味限制消費也是不對的?!蹦阃庖陨嫌^點嗎?請說明理由(理論:生產與消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我國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匯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匯的相關知識。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國家國家金融制度。
教學重點:
外匯
教學難點:
匯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2、貨幣的基本職能有哪些?
【導入新課】
當我們去商店買東西時,例如說買筆,我們會直接給店主錢。然而,當我們要在網上購買一件貨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買東西,你怎么辦?
這兩種就是人們常用的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前者主要是用紙幣來完成貨幣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雙方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貨幣的收付行為。(P7)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板書)
一、信用工具(板書)
1、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板書)
銀行為什么要開展辦理結算這個業(yè)務?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現金帶來的麻煩。大量使用現金有哪些麻煩?
學生:
1)容易丟失;
2)結算不方便;
3)外出帶很多現金可能出現的意外。
過渡:所以,辦理結算必須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匯票和支票。
2、常用的信用工具
⑴、信用卡(板書)
講之前可將商業(yè)銀行發(fā)行的信用卡已經各種其他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指出哪個為信用卡。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嗎?接著指出:信用卡含義:是銀行發(fā)給自己信用情況較好的'公司及有穩(wěn)定收入的個人以便其購買商品或取得服務的信用憑證。(P7)
提問:信用卡為什么會流行?你們在使用信用卡時,感覺到信用卡有什么好處沒有?(P8練習)
就是因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貸款、消費、結算、查詢?yōu)橐惑w,使用起來方便、安全,外出購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攜帶大量的現金,并且還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數進行支付;對收款人方來說,可以節(jié)省大量收付、清點、保管、押運現金的勞動;對于銀行來說,發(fā)行信用卡不但節(jié)省大量印刷、發(fā)行、收付、清點、保管現金的勞動,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續(xù)費,當持卡者透支時,銀行還可以作為貸款收取較高的利息。正因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處,所以它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流行的一種支付行為,人人離不開卡。
過渡:點出信用卡在貨幣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即貨幣的發(fā)展大體上經歷了金屬貨幣——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
對于比較陌生的電子貨幣,必須交代清楚其內涵和外延
內涵:用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儲存和處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動柜員機,電子轉帳終端等組成的銀行交易工具和業(yè)務;出現電子貨幣的原因:高科技的發(fā)展(特別時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半導體產業(yè)和信息網絡的迅猛發(fā)展)
⑵、支票(板書)
支票就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fā)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yè)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
請討論P9探究活動1。并看相關鏈接1
注意:轉帳支票用于同城結算。
(二)、外匯(板書)
討論P10探究活動1,(必須用到外匯)。
外匯:一國持有的以外幣表示的用以進行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其有兩個基本特征:
①它必須是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凡用本國貨幣表示的有價證劵、信用工具均不屬于外匯。
②它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形式的資產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和支付手段的外國貨幣不屬于外匯。
匯率: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稱為匯率或是匯價。匯率表明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
匯率的標價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兌換8元人民幣,即$1=¥8。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如1元人民幣可以兌換0.125美元,即¥1=id="article-content1">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1、本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內容是對上一節(jié)教學內容的延續(xù),在上節(jié)課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huán)節(jié):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這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經濟就是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的活動,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為本單元生產與經營提供了一種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的。
本框題的邏輯結構主要是由一條主線構成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公有制為什么是我國經濟制度的主體,其地位如何體現,它的實現形式怎樣→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節(jié)內容主要是一個總—分—總的邏輯結構順序,因此本課也可以采用這種總—分—總的方法進行教學。
2、重難點以及其確立的依據
重點: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因此有關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對于我們認識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原因、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積極參加社會經濟生活大有裨益。
難點: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以及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
學生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為什么股份制會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把握起來有些難度。對與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的問題它涉及到我國的社會性質,我國國情和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基本原理,學生分析的時候會有一定難度,因此也把它作為本課的一個難點。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使學生能夠識記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的含義、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理解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區(qū)分各種經濟成分,并說明它們的作用。
(2)能力目標:
重點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一種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及鑒別、思考、判斷等思維能力。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辨證原理,并能用它來解釋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一種知識的遷移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能夠擁護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利于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種經濟成分的地位與作用。
二、說學法
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學法研究的起點,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將采取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學習卡片的方法來進行學法指導。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首先,在初中,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我國初級階段的國情,“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我國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相關知識,以及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辨證原理的基本內容,學生應該能夠掌握本課的內容,高一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在經過了中考的分流之后,學生已經有了擇業(yè)意識和前途意識,因此迫切希望了解各行各業(yè)的一些基本情況。其次,在能力上,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理論概括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能夠理解教材當中的知識與內容。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原理,這一階段的學生希望能夠自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有這種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才采用了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制作學習卡片主要是為了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本框內容相對抽象和理論化一些,而且本課知識點比較多,層次多,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的話,必然會造成散亂的印象,重難點容易被弱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首先,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根據本課中設置的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來解決問題,再利用多媒體實現情景的拓展與回歸,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在進行問題探究時,通過教學生制作學習卡片進行學習,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也方便其記憶。
四、說教學流程
1、課前準備
首先,將本框題的主要內容劃分兩塊:其中一塊是六種經濟成分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探究來完成。另一塊是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部分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在為了突破這一部分難點內容時在開展新課之前要給學生介紹生產力、生產關系及兩者聯(lián)系的知識;以及讓學生了解所有制與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區(qū)別。然后,在課前將學生按照位置分為6組,給學生分發(fā)學習卡片,人手一份,最后,準備好多媒體。
設計意圖:節(jié)約課堂時間,起到一定的預習作用。可以使學生有準備地進入本堂課,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帶著目的聽課,提高課堂效率。
2、情境導入
多媒體放映各成功人士附有就業(yè)單位的照片,來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本框題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3、新課教學
在使學生們進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后,積極的引導他們暢想,“自己以后想從事什么工作,為什么”,引出六種經濟成份及各自的含義、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據課前分好的組和任務,請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區(qū)別。
設計意圖:倡導學生主動參加與交流合作,變革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了如何思考,如何識別信息,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學生對科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和熱愛,形成了自我學習和探索的精神。
承接過渡:這六種經濟成份各自是否完全不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轉入到所有制結構的學習。
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學生歸納得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最后由老師來總結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結合書本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承接過渡:放映關于公有制經濟占優(yōu)勢及控制領域的幻燈片,引導學生進入對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學習。
設計意圖: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拓展學生的思維面和知識遷移能力。
承接過渡:那么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有哪些呢?其中主要實現形式是什么?為什么?(知識補充: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的區(qū)別。)
設計意圖:轉入到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學習。
合作探究:讓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派代表發(fā)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進行討論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分析問題的實際經驗,通過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并吸收他人和集體的智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和教師的引導下加強了對理論的運用和學習,使他們不斷提高進行事實判斷、經驗概括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承接過渡:我國為什么要堅持這個基本經濟制度?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圖片“牛耕地”、“農業(yè)機械化生產”和“現代化溫室”主要從我國的社會性質,初級階段我國的國情,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客觀規(guī)律來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運用圖片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掌握分析與綜合、發(fā)散思維多向思維等思維方法。
4、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本板書對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煉,使人感到簡明準確,一目了然。把課本復雜知識予以簡化,不僅能更直觀的反映本課的教學要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此外,學生可以利用板書進行課后復習,縮短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5、課堂小結
利用多媒體和板書展現本節(jié)課的綱要,并指出重點和難點。
設計意圖: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互連接形成知識網絡,而且進一步強化對重點知識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學生在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
6、課堂練習
利用多媒體展示由易到難的練習。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把它轉化為讀題解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各類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培養(yǎng)學習本學科的興趣。
7、課后探究
聯(lián)系國家鼓勵青年人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時政熱點,讓學生課后查閱青年學生創(chuàng)業(yè)基金的實施項目,鼓勵學生將來進行自主創(chuàng)業(yè)。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意識。
五、小結
本課教學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重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2、重能力:通過合作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集體思考、知識遷移、發(fā)散思維的能力。以市場經濟生活知識來支撐,突出思想政治觀點教育;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自主生成知識,學會學習。
3、重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憤,激發(fā)學生興趣。精心設計多媒體,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展示,以便于學生記憶、理解、掌握,提高教學效率。
4、重反饋:通過訓練來強化知識,通過運用來鞏固和提高,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并形成能力。
探究目標(意圖):
1、培養(yǎng)收集相關資料、篩選信息的能力。
2、培養(yǎng)剖析各種觀點的思維辨析能力。
3、在分析、比較、感悟的基礎上,認同正確的金錢觀。
4、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
探究手段:
1、搜集相關報刊、雜志。
2、搜索網絡資源。
3、問卷調查。
4、其他。
探究過程(活動策劃):
1、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有的負責收集外國名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我國古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我國當代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周圍人對金錢的看法;有的負責收集各種典型事例。各小組各負其責,每個小組將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以便課堂交流之用。
2、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周圍人對金錢的看法。在老師的指導下,事先編制有關金錢觀的調查問卷,將問卷發(fā)給周圍人填寫,將問卷回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一、說教材
在課程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是《哲學常識》第三課《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二節(jié)第兩框的內容。主要是講唯物辯證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這一課中學生要根據上節(jié)課掌握的矛盾特殊性原理,來掌握其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本課是對第一節(jié)“矛盾的普遍性”的繼續(xù)和深化,也是后面教學內容“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的前提,是教育學生學習和堅持矛盾分析方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二、說學情
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和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將學生的情況分析如下:
哲學是比較抽象的東西,而高二學生只是容易把握形象思維,卻缺乏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因此對哲學有關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本目內容與學生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一些的哲理儲備,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知識能力,讓學生自己閱讀來闡釋其中的哲學意義。并列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哲學的興趣更盎然。
三、說教學目標
本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結合教材和學情,我確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含義;
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能力目標:
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對這一科學方法的運用能力,即運用這一方法去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堅信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為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
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難點:
學生結合生活實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辯證統(tǒng)一”和“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原則,采用情景教學法、討論法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真正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圖片導入
我向學生展示格里膜斯維特火山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此火山噴出的是不是火焰。設疑:火山噴發(fā)噴出的一定是火嗎?
我總結:我們發(fā)現這張圖片中火山噴出的不是火焰,而是冰塊,原來是因為附近有個冰川,擠壓通過火山口噴出。這奇特的現象,告訴我們一個哲學道理: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環(huán)節(jié)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將從整體把握教材,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
首先是連連看活動
我通過PPT出示連連看題目:
如果你是廠長,你會怎么安排這些職工的工作?(連連看)
“吹毛求疵”者:民事調解員
“謹小慎微”者:產品質量檢查員
“一團和氣”者:突擊手
“求勝好強”者:安全監(jiān)督員
讓學生分組討論并派代表回答問題:進行人員與職位的匹配,并說明原因。
通過連連看活動引出知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用連連看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分析問題的同時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此環(huán)節(jié)采用探究教學法,首先出示材料:孔子對不同的人問的同一個問題,往往給予不同的回答。魯國的大夫孟懿子問孝,他說:“無違?!辈贿`背禮儀就是孝。孟武伯問孝,他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最擔心孩子生病,保持自身的健康就是孝。弟子子游問孝,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孝的關鍵是敬,而不是簡單地養(yǎng)活父母。子夏問孝,他說:“色難”,在父母面前經常保持愉悅的容顏就是孝。
出示課堂探究問題: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著什么哲學道理?
可能一部分同學對材料中四個學生的基本情況不了解,所以我出示探究提示,說明四個學生的特點:
孟懿子:魯國最有勢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時候不僅用魯公(諸侯)的禮儀,甚至還有用天子禮儀的時候,這就叫僭越。(禮儀要求:一是要虔誠恭敬盡到禮數,不能敷衍塞責;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禮教,即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僭越。)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出身貴族,驕奢淫逸,有聲色犬馬諸多切身之疾。
子游、子夏:孔子的高徒,供奉父母的禮節(jié)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孔子唯恐他們的敬愛之心不夠懇切,用這話來警示弟子,讓他們知道,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內在,因此不應該求之于外,要求之于內心。
學生進行探究,并分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孔子對不同人所問的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包含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這一哲學道理。
通過探究和討論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中來,通過討論、發(fā)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知識的運用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對抗賽大比拼的形式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
讓學生說出蘊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成語、俗語以及舉出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成語或者俗語。
通過學生舉例子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我會結合板書內容,采取學生總結的形式,并進行補充和說明,回顧本課內容,突出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授課結束后,我會給學生設置一個寫作型作業(yè):讓學生撰寫小論文,寫出自己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分析了哪些具體問題,有哪些感受,從而領悟并掌握這一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的重要性。
一、指導思想
以《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和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育人為本,以德為先發(fā)揮政治課的育人功能,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構建高效課堂,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最佳統(tǒng)一,使學生終生受益。
二、教學目標
(一)《文化生活》
使學生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理解文化概念的內涵,全面認識文化的作用;初步樹立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使學生了解當前生活中的各種文化現象,獲得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提高文化賞析、文化修養(yǎng)的水平。
使學生了解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意義,形成對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認識;能夠正確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正確面對外來文化的影響,增強文化創(chuàng)新的意識。
使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價值,懂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使學生明確發(fā)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能夠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使學生確信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使學生懂得在當代中國,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二)《生活與哲學》
1.在知識目標上,幫助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2.在能力目標上,幫助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正確對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發(fā)展。
3.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上,幫助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樹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1.高二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文科普通班、文科藝術班、理科班等,其中理科班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好一點,但由于政治只有會考,沒有高考,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文科班的學生因為政治列入高考,學習態(tài)度會好一點,但他們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則相對薄弱。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最差的是藝術班??傊壳拔倚W生整體基礎較差,且參差不齊,這為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
2.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學科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及應試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提高,這些都為本學期進一步學習政治學科的相關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雖然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的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養(yǎng)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在學習上對老師的依賴性依然比較大,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夠,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
4.文科班前半期學習《文化生活》,后半期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學習《生活與哲學》第一、第二兩個單元。理科班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學習《文化生活》,用兩個月的時間學習《生活與哲學》,余下的時間作會考總復習。本期《生活與哲學》的內容相對比較深奧、抽象、學生參與機會比較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講練結合,選取優(yōu)質的題目,有效突破重難點。
四、工作要點
1.加強時政學習,特別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定、方針政策的學習,更新專業(yè)知識,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
2.認真學習本學科新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與難度。
3.堅持立德樹人,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為學生在理論上奠好基,在行動上導好航。
4.搞好常規(guī)教學,落實好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認真?zhèn)湔n,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際。寫好課時計劃,上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課后反思。
5.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認真分析學情,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要確定教學方法和課時教案,做到有的放矢。
6.加強教師間教學交流,積極開展“苦練內功,提高素質”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7.認真組織并落實好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注重其質量,主要圍繞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及其突破和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fā)言人。群策群力,形成最優(yōu)方案,構建高效課堂。
8.堅持聽課、評課制度。主講者認真準備,聽課者認真聽課,作好筆記,課后客觀公正評課,以便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陷,相互學習、借鑒與幫助,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9.搞好分工合作,形成合力,發(fā)揮集體智慧和力量。統(tǒng)一教輔、統(tǒng)一備課、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檢測、統(tǒng)一閱卷。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任務。
10.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總結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開展學生體驗性學習實踐,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11.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和習慣的培養(yǎng),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樂學、會學、善學,提高學生學習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2.要組織完成好學校、年級、學科考試的命題和閱卷工作。包括年級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和本學科的單元考試等命題和閱卷,搞好質量分析,找出亮點和缺陷。學完一門學科搞好學分的認定和上傳。
13.做好以老帶新,發(fā)揮傳幫帶作用。同時在思想、業(yè)務、生活等方面,要熱情關愛青年教師,特別是在業(yè)務上,給他們一定任務,為他們創(chuàng)造施展才華的平臺,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14.落實好對學生的輔導和作業(yè)的批改。輔導學生,按時到位,耐心細致,認真講解。批改作業(yè)及時認真,全批全改。
15.積極引導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多思考,善總結,勤動筆,積極撰寫教學經驗和科研論文,提教研意識和研究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含義。
2、理解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優(yōu)缺點,珍惜選舉權的重要性。
3、運用生活實際說明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因素。
(二)能力目標
從具體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參與能力。(迷你句子網 wwW.jzd365.COm)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選舉權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選舉方式的選擇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本框題的問題涉及學生具體的民主活動實踐,建議多引入、創(chuàng)設具體的政治活動情景等輔助學習、理解,增強學生的實際參與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政治權利,如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正確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這是本節(jié)內容要學習的。
(二)進行新課
一、民主選舉面面觀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15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1、鏡頭一反映的是直接選舉,鏡頭二反映的是間接選舉,它們都是差額選舉的方式。
2、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應該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質和能力,增強當家作主的主人翁責任感。
二、選舉方式的選擇
1、我國當前的選舉方式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明我國當前有哪些選舉方式?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討論后作出進行點評。
(1)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直接選舉: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間接選舉:先由選民選舉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
優(yōu)缺點:每個選民不能直接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可以彌補直接選舉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
(2)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
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為等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比較充分的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影響積極性。
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為差額選舉。
優(yōu)缺點:能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相應的競爭。但如果對競選活動不加以有效規(guī)范,容易造成虛假宣傳。金錢交易等。
可見。各種選舉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選舉方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
2、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制約因素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6-18頁內容,結合我國并不同時期選舉方式的變化,了解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1)選擇選舉方式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來確定。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yǎng)不高,我國只在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選舉中實行了直接選舉。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政治參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將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到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并實行了差額選舉。
(2)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狀況相適應。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fā)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18頁,說明為什么要重視自己的選舉權利?如何重視并使用好自己的選舉權利?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1、行使選舉權的重要性
(1)行使好選舉權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是公民政治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標志。
(2)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yǎng),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選舉權,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
(3)是否積極參與選舉,認真行使選舉權,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標志。
教師活動: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那么,怎樣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呢?請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想法。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
(1)要不斷提高自己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yǎng),端正參加選舉的態(tài)度,提高選舉能力,選出切實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公民參與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
(3)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識記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內涵,理解文化的力量;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日常生活環(huán)境,如校園、社區(qū)、網絡等,體察生活環(huán)境中的文化價值;通過全面、準確理解文化的內涵,培養(yǎng)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起學生對文化的興趣;認同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認同廣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增強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意識和自覺性。
2.教學重點/難點
1、文化的內涵
2、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3.教學用具
多媒體
4.標簽
第一課時,體味文化
教學過程
教師:就此提出: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們從“文化”的內涵與文化的力量兩個方面去探究。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
【講授新課】
(一)文化“萬花筒”
1、圖片欣賞:百度圖片
中國古代私塾
現代網絡文化
由此得出:從時間上看,文化無時不在
2、圖片欣賞:百度圖片
由此得出:從空間上看:文化無處不在
3、材料欣賞:“林語堂談南北文化的`差異”
由此得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文化生活呈現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4、名句欣賞:“你不問我什么是文化的時候,我還知道文化是什么;你問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p>
——錢鐘書
教師:(1)那么究竟文化是什么呢請就剛才所談到的文化現象進行歸納
(2)思考文化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學生:依據教材進行思考,小組內進行討論,最后形成結論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內涵
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晶。
師點撥: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經濟的和政治的。
2.文化的外延
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tài)的部分。
自主思考:下列哪些屬于文化現象
1.西雙版納的植物王國
2.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3.參加演講會、辯論會
4.大汶口文化遺址
5.宗教活動、宗教教義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術
7.倫理道德觀念
8.瀏覽網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
9.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10.軍隊、警察、法庭和監(jiān)獄等國家統(tǒng)治機器
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1、歸納文化的特點
2、歸納文化的形式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百度圖片:
抗洪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
得出: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課堂小結
在一個文化落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理;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xù)的生命。
我們都生活在文化生活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樣浸潤著我們的心田,我們的生活需要文化,我們的成長呼喚文化,讓文化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課后習題
1.在都市,有繁華的文化景觀;在鄉(xiāng)鎮(zhèn),人們利用農閑時間、集市和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qū),文化活動更具有特有的鄉(xiāng)土氣息。以上材料說明()
A.不同的區(qū)域,有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有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
B.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C.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D.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下列活動屬于文化活動的是()
A.在岳麓區(qū)人大代表選舉大會上投票
B.高二年級參加岳麓區(qū)中小學校園舞比賽
C.到國儲電腦城買電腦
D.農民種田,工人做工
3.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①申辦2008年奧運會②參加人大代表選舉③參加元旦文藝晚會④買車購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石頭上刻著名人名言,石頭是物質的,但表現的是精神的內容。”對這句話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B.文化就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產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名人名言
D.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是分開的,兩者互不影響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社會再生產四個環(huán)節(jié)、發(fā)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理解我國大力發(fā)展生產力的意義及如何發(fā)展生產力;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2、能力目標:通過對“生產與消費關系”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從實例中分析認識生產的決定作用,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觀察、分析問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認識社會主義根本任務,自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二、教學重難點
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發(fā)展生產力的意義。
三、教學方法
遵照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運用“探究—交互”式教學,積極采用啟發(fā)式、談話法、案例分析法、情緒激勵法。
四、教具
電腦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商品與消費的有關知識,我們知道了商品是生產出來的,有了商品的出現,我們才有消費,大家看看我們使用的課桌,還有風扇等,都是生產出來后由學校買來供我們使用的。由此可以得出:從生產可以推出商品,由商品可以推出消費,依據數學知識,我們可以從生產推出消費,但是,從我們生活常識和經濟學角度講,能否由生產推出消費呢,生產與消費到底是什么關系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回答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共同學習第x課第一框——《發(fā)展生產滿足消費》。
(二)新課教學
學習導航:必須帶著問題學習: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是什么,大力發(fā)展生產力(為什么,怎么樣),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以及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問題。讓學生明確生產決定消費,同時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現實情況決定了,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
練一練:
1、出謀劃策:請大家談談我們中部地區(qū)應該怎樣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走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重視人才;利用我們的優(yōu)勢,發(fā)展我們的優(yōu)勢產業(yè)。
2、“不顧生產力發(fā)展的可能,提出過高的消費要求是錯誤的;而在生產發(fā)展允許的范圍內,一味限制消費也是不對的?!蹦阃庖陨嫌^點嗎?請說明理由(理論:生產與消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我國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匯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匯的相關知識。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國家國家金融制度。
教學重點:
外匯
教學難點:
匯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2、貨幣的基本職能有哪些?
【導入新課】
當我們去商店買東西時,例如說買筆,我們會直接給店主錢。然而,當我們要在網上購買一件貨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買東西,你怎么辦?
這兩種就是人們常用的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前者主要是用紙幣來完成貨幣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雙方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貨幣的收付行為。(P7)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板書)
一、信用工具(板書)
1、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帳結算(板書)
銀行為什么要開展辦理結算這個業(yè)務?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現金帶來的麻煩。大量使用現金有哪些麻煩?
學生:
1)容易丟失;
2)結算不方便;
3)外出帶很多現金可能出現的意外。
過渡:所以,辦理結算必須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匯票和支票。
2、常用的信用工具
⑴、信用卡(板書)
講之前可將商業(yè)銀行發(fā)行的信用卡已經各種其他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指出哪個為信用卡。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嗎?接著指出:信用卡含義:是銀行發(fā)給自己信用情況較好的'公司及有穩(wěn)定收入的個人以便其購買商品或取得服務的信用憑證。(P7)
提問:信用卡為什么會流行?你們在使用信用卡時,感覺到信用卡有什么好處沒有?(P8練習)
就是因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貸款、消費、結算、查詢?yōu)橐惑w,使用起來方便、安全,外出購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攜帶大量的現金,并且還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數進行支付;對收款人方來說,可以節(jié)省大量收付、清點、保管、押運現金的勞動;對于銀行來說,發(fā)行信用卡不但節(jié)省大量印刷、發(fā)行、收付、清點、保管現金的勞動,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續(xù)費,當持卡者透支時,銀行還可以作為貸款收取較高的利息。正因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處,所以它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流行的一種支付行為,人人離不開卡。
過渡:點出信用卡在貨幣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即貨幣的發(fā)展大體上經歷了金屬貨幣——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
對于比較陌生的電子貨幣,必須交代清楚其內涵和外延
內涵:用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儲存和處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動柜員機,電子轉帳終端等組成的銀行交易工具和業(yè)務;出現電子貨幣的原因:高科技的發(fā)展(特別時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半導體產業(yè)和信息網絡的迅猛發(fā)展)
⑵、支票(板書)
支票就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fā)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yè)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
請討論P9探究活動1。并看相關鏈接1
注意:轉帳支票用于同城結算。
(二)、外匯(板書)
討論P10探究活動1,(必須用到外匯)。
外匯:一國持有的以外幣表示的用以進行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其有兩個基本特征:
①它必須是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凡用本國貨幣表示的有價證劵、信用工具均不屬于外匯。
②它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形式的資產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和支付手段的外國貨幣不屬于外匯。
匯率: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稱為匯率或是匯價。匯率表明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
匯率的標價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兌換8元人民幣,即$1=¥8。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計算應折合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如1元人民幣可以兌換0.125美元,即¥1=$0.125。目前,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均使用直接標價法。
討論P10探究活動,并聯(lián)系時政熱點:小組討論升值與貶值的利弊。(結論:穩(wěn)定的意義)
本課總結:這堂課我們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匯票,知道什么是外匯,理解保持幣值穩(wěn)定的意義。
作業(yè):人民幣升值與貶值的利弊。
高二思想政治課本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南,結合中學生的認識和實際,構成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一個體系。課本由前言和既帶有專題性又有內在邏輯聯(lián)系的八課組成。貫穿全書的主線是“兩個統(tǒng)一”: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
課本的內在理論體系表現為“三個統(tǒng)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統(tǒng)一。
教學總目標:
1、知識方面: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世界為什么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能以自己的理解有條理地進行表述;懂得客觀物質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性質,同時了解到運動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規(guī)律的,應做到認識事物運動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懂得矛盾的含義,了解到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懂得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整體,沒有聯(lián)系就沒有世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存在;懂得由事物的聯(lián)系構成事物的運動,由運動引起事物的變化發(fā)展,分清事物運動、變化、發(fā)展的關系。
2、能力方面:
通過教學,訓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能初步體驗出哲學理論的抽象性;訓練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初步體會“兩個統(tǒng)一”、“三個辯證”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分析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清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表現。
3、覺悟方面:
能了解有神論、形而上學的荒謬性,自覺堅持無神論、唯物辯證法,能自覺要求自己,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國情出發(fā),要把立足點放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
教材分析和教材對象分析:
高二政治由前言和八課組成的,前言著重講哲學的概念及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1、第一部分:
講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是唯物論知識,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提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是第一課。
2、第二部分:
講事物聯(lián)系、運動、變化發(fā)展方面知識,是唯物辯證法部分,闡述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及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區(qū)別,主要是二、三、四三課內容。
3、第三部分:
從認識論上講了現象、本質、認識的發(fā)展與深化及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等等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部分,主要是五、八兩課。
4、第四部分:集中講人生觀問題,但不是純粹的人生觀,而是以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觀點來闡述人的行為準則,人生價值與理想。
就教育對象學生來說,高二學生思維能力有限,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要引導學生入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由淺入深,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措施:
為完成本學年教學任務,計劃上學期完成哲學常識的上冊,下學期完成下冊。每課內容結束復習,講解典型例題,然后測驗。上課以啟發(fā)式教學來開導學生,具體教學方法根據課時特點來定,并聯(lián)系實際開展課堂討論,組織寫哲學小論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達到啟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課時安排:
每學期安排17周教學時間,每周3節(jié)課時。為完成教學任務,做到有計劃教學,具體安排見教學進度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理解文化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標
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分析材料,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戰(zhàn)略任務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設置情景,充分利用資料、圖片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點撥下主動思考、自主感悟
【教學過程】
列舉日常生活的各種現象,讓學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屬于文化現象。
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1)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2)參加學校運動會
(3)參加演講會、辯論會
(4)旁聽一次聽證會
(5)參加文學社、書畫協(xié)會、讀書俱樂部
(6)合唱團、舞蹈隊、時裝表演隊
(7)瀏覽網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
(8)某國議員競選
喜歡《高中政治教案模板范文簡單(分享十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高中政治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討論P10探究活動,并聯(lián)系時政熱點:小組討論升值與貶值的利弊。(結論:穩(wěn)定的意義)
本課總結:這堂課我們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匯票,知道什么是外匯,理解保持幣值穩(wěn)定的意義。
作業(yè):人民幣升值與貶值的利弊。
高二思想政治課本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南,結合中學生的認識和實際,構成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一個體系。課本由前言和既帶有專題性又有內在邏輯聯(lián)系的八課組成。貫穿全書的主線是“兩個統(tǒng)一”: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
課本的內在理論體系表現為“三個統(tǒng)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統(tǒng)一。
教學總目標:
1、知識方面: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世界為什么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能以自己的理解有條理地進行表述;懂得客觀物質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性質,同時了解到運動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規(guī)律的,應做到認識事物運動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懂得矛盾的含義,了解到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懂得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整體,沒有聯(lián)系就沒有世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存在;懂得由事物的聯(lián)系構成事物的運動,由運動引起事物的變化發(fā)展,分清事物運動、變化、發(fā)展的關系。
2、能力方面:
通過教學,訓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能初步體驗出哲學理論的抽象性;訓練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初步體會“兩個統(tǒng)一”、“三個辯證”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分析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清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表現。
3、覺悟方面:
能了解有神論、形而上學的荒謬性,自覺堅持無神論、唯物辯證法,能自覺要求自己,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國情出發(fā),要把立足點放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
教材分析和教材對象分析:
高二政治由前言和八課組成的,前言著重講哲學的概念及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1、第一部分:
講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是唯物論知識,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提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是第一課。
2、第二部分:
講事物聯(lián)系、運動、變化發(fā)展方面知識,是唯物辯證法部分,闡述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及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區(qū)別,主要是二、三、四三課內容。
3、第三部分:
從認識論上講了現象、本質、認識的發(fā)展與深化及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等等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部分,主要是五、八兩課。
4、第四部分:集中講人生觀問題,但不是純粹的人生觀,而是以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觀點來闡述人的行為準則,人生價值與理想。
就教育對象學生來說,高二學生思維能力有限,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要引導學生入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由淺入深,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措施:
為完成本學年教學任務,計劃上學期完成哲學常識的上冊,下學期完成下冊。每課內容結束復習,講解典型例題,然后測驗。上課以啟發(fā)式教學來開導學生,具體教學方法根據課時特點來定,并聯(lián)系實際開展課堂討論,組織寫哲學小論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達到啟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課時安排:
每學期安排17周教學時間,每周3節(jié)課時。為完成教學任務,做到有計劃教學,具體安排見教學進度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理解文化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標
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分析材料,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戰(zhàn)略任務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設置情景,充分利用資料、圖片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點撥下主動思考、自主感悟
【教學過程】
列舉日常生活的各種現象,讓學生指出其中哪些是屬于文化現象。
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1)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2)參加學校運動會
(3)參加演講會、辯論會
(4)旁聽一次聽證會
(5)參加文學社、書畫協(xié)會、讀書俱樂部
(6)合唱團、舞蹈隊、時裝表演隊
(7)瀏覽網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
(8)某國議員競選
喜歡《高中政治教案模板范文簡單(分享十篇)》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幼兒園教案,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高中政治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每學期開學之前,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下面,我們?yōu)槟阃扑]了高中政治教案模板十篇,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教學目標1...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政治優(yōu)秀教案(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高中教案模板范文政治 篇1【學情分析】:學生身處一定文化氛圍、具備一定文化...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高中政治教案模板范文最新版 篇1高二思想政治課...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高中政治教學設計范文模板 篇1一、教學目標...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政治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初中政治教案模板范文教資 篇1【課標原文】4.5知道我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