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角色故事。
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幫助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家長要對教師多些理解、多些幫助,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園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課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的體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角色游戲是幼兒較喜歡的一種游戲,同時,也是較難玩“好”的一種游戲。所謂難玩“好”,是因為:一方面孩子們生活經(jīng)驗缺乏,另一方面則是難以掌握所表演的社會角色,如售貨員、醫(yī)生、郵遞員等的行為、語言乃至社會義務(wù)。正因如此,幼兒教師就更應(yīng)該重視角色游戲的指導,為孩子們將來充當真正的社會角色打下基礎(chǔ)。
一、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身份的初步體驗
在角色游戲時,孩子們充當著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現(xiàn),如各種語言、動作、形象等,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對未來社會角色身份的初步體驗。體會不同身份的角色,一般多從“娃娃家”開始。因為大家都稱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啟蒙老師。所以,孩子們最先熟識和接觸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對角色身份的體驗也就是從爸爸媽媽開始的。孩子們在游戲中充當爸爸媽媽的角色,就會自然地去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談舉止,學習他們的日常行為,將孩子們自己理解的爸爸媽媽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孩子們對角色身份的初步體驗,而這初步體驗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爸爸的身份決定了他應(yīng)該干什么事,說什么話,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媽媽的身份、孩子的身份都將有不同的表現(xiàn)。因此,孩子們會刻意地去表現(xiàn)特定身份應(yīng)有的工作、語言、行動。例如:爸爸在家里不干活,下班回家只看電視、喝茶水,而媽媽卻不停地忙家務(wù)、干這干那等,這都是當前家庭存在的真實現(xiàn)象留給孩子的印記。再比如:理發(fā)員與顧客的身份差異、醫(yī)生與病人的身份差異、乘務(wù)員與乘客的身份差異等等。這些不同身份的角色所承擔的不同的社會責任,孩子們也在游戲中有了最初步的體驗,對他們將來可能充當?shù)纳鐣巧辛俗畛醯母惺?。正因為如此,在角色游戲中,孩子的各種表現(xiàn)應(yīng)引起教師的充分注意,以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影響孩子,使孩子的認識、感受出現(xiàn)偏差,如商店的售貨員態(tài)度蠻橫、醫(yī)院的醫(yī)生敷衍病人等等。
因此,角色游戲中的體驗雖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的初步體驗,卻有可能直接影響著孩子們未來人生的質(zhì)量。
二、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交往的初步體驗
讓幼兒學會交往并善于交往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角色游戲正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交往行為的一種游戲活動。因此,游戲角色間的交往應(yīng)傳遞給孩子文明、和諧的交往方式。在幼兒與幼兒間的自然交往中,他們會以自己的思維、言行進行交往。而在角色游戲中,則要讓孩子們?nèi)ツ7鲁扇说纳矸?,進行成人間的交往,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困難的,但也是需要的,更是非常重要的。初次模仿成人的交往,會給孩子們留下極深的印象。比如:醫(yī)生與病人交往時,醫(yī)生應(yīng)怎樣說,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有什么樣的表情,兩者配合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jié)果等等。再比如:玩“娃娃家”時,由于客人來得多,吃飯時沒了筷子,這時孩子們就會學習運用成人交往的方法,到鄰居家借筷子,這一“借”的行動,就是孩子們學習交往的成功實踐。孩子們一旦要模仿成人的交往,必定要先觀察、學習成人的交往方式,在觀察的過程中,現(xiàn)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不同層面便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孩子們便在游戲中展現(xiàn)出來:菜攤前的討價還價;商店里對商品的介紹、挑選、詢問;郵局里的填寫、對答……。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著在不同場合、不同地點與不同人物的交往,體驗著交往的感受。同樣這最初的體驗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以避免不良的交往方式影響孩子們的正常交往。
三、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情感的初步體驗
情感與人一生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系重大。正常的情感可以使人對生活充滿熱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小結(jié):家長的五重角色
說實話,在提起筆來寫這篇心得之前,我都沒有認真的審視過他,分析過自己的教育方法。每天就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家務(wù)、帶孩子、陪練琴,覺得時間永遠的不夠用。今天,我想了很多,把這些想法變成文字,不敢說是給家長的參照,就當記錄我們一家一路走來的日子吧。
一、家長是鏡子,要樹立好的榜樣。
育兒中的“鏡子”原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問問自己你真正做到了嗎?作為孩子的家長,尤其是經(jīng)常教育孩子的那個人(比如媽媽),一定要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處事方法。這個堅持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而是要持之以恒。一是要堅持好的生活習慣。例如,不剩飯,不浪費糧食;不亂扔垃圾;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插隊守秩序等等?,F(xiàn)在彥吉不亂扔垃圾,并且在路上發(fā)現(xiàn)別人扔的垃圾還會去撿起來,有時候覺得臟,就阻止他。二是要堅持好的處事方法。比如要孝順長輩;要分享,不小氣;要愛小動物;不要在背后說別人壞話等等。有時候小孩子發(fā)生不禮貌的行為要及時的制止,提出嚴厲的批評。三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這一點做的不好。因為平時事情比較多,自己性格又比較急躁,缺乏耐心。彥吉問問題多的時候不能很好的解釋,他犯錯的時候,處理的方法也比較粗暴,導致孩子性格也很急躁,沒有耐心,這一點我要深刻的檢討。
二、家長是陪伴者,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
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差,男孩子又更加調(diào)皮搗蛋,所以我認為家長要十分注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yǎng)。我在網(wǎng)上和育兒書上學到,不要給孩子太多的玩具,所以我們家的玩具種類比較少,沒有像有的家庭滿天滿地都是玩具。玩的時候也是要求一個一個玩,不可以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磿臅r候也是要求他一本一本看,一次不可以拿太多,看完要放好。還有,在孩子很專注的玩玩具或者看書的時候,不要總是打斷他,一會給吃個水果一會給喝水什么的,讓他專心致志,這樣對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很重要。在孩子看書、畫畫的時候,家長絕對不要在一邊看電視、玩手機,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就在一旁看看書,或者收拾收拾屋子就好,不要搞娛樂項目。
三、家長是法官,要合理判斷做出裁判。
西方倡導自由的放養(yǎng)式教育,中國倡導嚴格的家長制,我認為兩者各有利弊,自由和民主固然好,但是孩子容易養(yǎng)成散漫的個性,家長制也有優(yōu)點,但是容易造成孩子唯唯諾諾,不敢探索和承擔,這兩者關(guān)鍵是自己怎么平衡。在平時的教育中,彥吉如果犯小的錯誤,比如打翻盤子,吃東西弄臟了,脾氣急躁時候哭起來,我不會罵,更不打,一般就是讓他自己把東西收拾好或者等著他冷靜下來再講道理。如果是犯原則性的問題,比如對長輩不禮貌、撒謊、練小提起慢吞吞找借口不認真,我就會很嚴厲的批評,偶爾會打手板,目的是讓他記住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絕對要改正。還有彥吉說話很好,思路很清晰,個別教訓他的時候,他會有很多想法,覺得我教訓的不對,和我理論,我一般都是等他把話說完,不和他正面沖突,等他情緒穩(wěn)定下來再和他講道理,因為我發(fā)現(xiàn)當孩子情緒很激動的時候,他是聽不進去你說什么的。教訓以后,會和他講為什么會打你,你犯了什么嚴重的錯誤,媽媽這樣打你是為了你好這類的話。讓孩子知道家長是愛他的,不是打他罵他就不愛他,反而是因為愛才要教訓。
四、家長是權(quán)威,要樹立自己的威信。
現(xiàn)在的家庭,尤其是雙職工的家庭,一般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的。這就產(chǎn)生了隔代親和教育理念不同的問題。比如,孩子犯錯誤了,家長在教訓的時候,老人家就在一邊勸說。這時候,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要認識到老人家的教育方式是不對的,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其次要單獨和老人家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不要在教訓孩子的時候插手,讓他們知道自己起的是反作用;再次,盡量避免老人的干預,我一般都是把彥吉拉倒小房間,鎖上門教訓;最后,就是要統(tǒng)一標準,不要統(tǒng)一個問題時而教訓時而沒有教訓。有一次,彥吉犯錯誤,我還沒有說他,他就哭的很厲害,我說不要以為你哭媽媽就不批評你,他回答說為什么上一次我哭你就沒有批評,這次哭就沒有用了呢?你看,小孩子多聰明,他們很會察言觀色的,所以我們大人不要一天一個標準,一天一個處理方法,要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不要因為老人的勸說就放棄,這樣自己會越來越?jīng)]有威信,孩子以后就不聽你的了。
五、家長是老師,要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彥吉從三歲十個月開始學習小提琴,一開始的時候很難,年紀又小,總會吱吱扭扭偷懶。我就跟著學,陪著練,只要他不生病或者我不加班,每天都堅持練習半個小時。因為我覺得,小孩子的毅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每天半個小時對他們來說并不多,絕對可以堅持。我不支持“虎媽”“狼爸”那種教育方法,但是也不贊同“孩子小、好辛苦”這種說法。就是因為有的家長老是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說學習辛苦啊,老師作業(yè)多啊之類的話,使孩子逐漸厭學,甚至沒有辦法承擔心里壓力,造成慘劇。所以從小給孩子灌輸要努力才能收獲果實和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很重要。有時候新的曲子拉不好,彥吉會哭,我就會安慰他說,沒關(guān)系,只要你認真了,媽媽不會怪你,你努力了,一定會拉的好的。結(jié)果幾次下來,他就拉的很好了,然后他自己會很興奮很開心。說起學琴,我純粹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意志力和專注力,和什么以后想讓他當大音樂家一點兒關(guān)系都沒有。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金錢觀,是每個爸爸媽媽的責任。我和我的孩子身上都還有很多的缺點,比如生活中我包攬?zhí)啵瑢е聫┘岳砟芰θ醯鹊?,需要一步步改正。在這里寫的這些話,只作為我們相互間的交流,不對的地方請老師和家長指正,及時的告訴我,我們?yōu)榱撕⒆拥拿魈煲煌M步。
太想成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家長心中總會冒出各種各樣的新問題。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為此,法國臨床心理學家瑪麗絲.瓦揚(MaryseVailiant)給出了她的建議,涉及家長關(guān)心的權(quán)威性、私密性、家庭等級以及與伴侶意見分歧等。請?zhí)貏e注意“問問你自己”中那些有價值的問題。
1、家長權(quán)威
問題:孩子不尊重你
有兩種主要的原因會導致這種結(jié)果:一是你對孩子放任自流,根本不管他/她,在他/她面前已經(jīng)喪失威信,當你威脅孩子說要懲罰他/她時,你卻從來不兌現(xiàn),教育孩子的關(guān)鍵時刻你總是心太軟,你曾經(jīng)明確訂立的管教規(guī)則隨你的心情而變化;另一種情況是,一旦你覺得孩子捅了大婁子,你就嚴懲不貸,嚴厲得近乎殘酷無情,跟孩子很難真正溝通,甚至會去監(jiān)視孩子的行蹤和他/她在學校的表現(xiàn),等等。
對孩子放任自流不僅會引發(fā)很多矛盾,讓孩子變本加厲,不斷地提出更多要求,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憂慮,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統(tǒng)一的行為準則——到底什么是被允許的,什么又是被禁止的?父母太過專制也同樣會有問題,這會讓孩子缺少自我肯定,尤其是當他們處在青春期階段時,這對孩子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過于強制性的關(guān)系還會讓孩子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些抑郁情緒,讓孩子從此變得消極。
建議:加強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父母,關(guān)鍵的平衡點就是你要把建立自己的權(quán)威當成是一種責任。什么對孩子的成長是正確而又必要的?你是否有能力對此作出判斷并且執(zhí)行?你對此信心越大,就越能建立起家長的權(quán)威。人人遵守的法律、你的價值觀和個人信仰、孩子的個性,這些都是家長建立權(quán)威的基礎(chǔ)。一個家長應(yīng)該既專制又民主——他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見,和大家一起討論,但必須是最后拿主意拍板的人,并且確保這個決定被尊重。你可以每天晚上開一個家庭會議,每次討論一個主題,如多久出門一次、學校的出勤率、學習情況等。每個人都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議或批評,最后由家長來綜合意見作出決定。這樣做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現(xiàn)權(quán)威危機。
問問你自己
■孩子是不是總要過一段時間才服從你的話,而這段時間在你看來跟他們的年齡有關(guān),且是合理的?你是否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做些不合規(guī)矩的事,還要求孩子不要學你?比如“我可以不等行人燈變綠就過街,我可以不系安全帶,但是你永遠不能這樣。
■如果你的孩子2~5歲:最重要的規(guī)則是讓他們明白安全第一。當他們不聽話的時候,你應(yīng)該想想這是否威脅到他們的安全。比如,廚房里的器具和火源不要接近、不要攀爬窗戶等問題,他們聽你的話嗎?在過街的時候,只要你一說,他們就會把手伸給你嗎?
■如果你的孩子6~11歲:為了搞清楚你最喜歡用什么樣的權(quán)威模式來管教孩子,可以先觀察你自己的行為。例如,當你叫孩子來吃飯的時候,通常會出現(xiàn)以下的哪些場景:
(1)孩子馬上就來——想想孩子這么聽話是為什么?因為怕你的責備?怕你不再愛他/她?還是他/她真的明白了只有遵守時間生活才會順利?或者就是他/她真的餓了?
(2)在你平靜地叫他/她了兩三次以后,他/她來了。
(3)總是要叫很多次才來——這個時候你在想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2、私密性
問題:孩子的任何事你都想知道
你是不是把親近等同于混亂?透明的父母(在家里,大家做什么都互不隱藏),無所不在的父母(我無時無刻不在,無所不知),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同樣的結(jié)果:孩子的私密權(quán)沒有得到足夠的保護。父母和孩子過于親密,在孩子面前不避諱愛人之間的舉動,缺乏情感和肢體上的適度羞怯等,這些都對孩子有害——孩子難以學會自制,缺乏自信,內(nèi)心埋下攻擊性的種子,隨即是一系列的情感和性問題的困擾。
建議:和孩子保持適當?shù)木嚯x
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你一定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家是由很多不同個體組成的,每個人由于年齡、家庭角色和個性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殊需要。尊重孩子要從一些基礎(chǔ)概念做起,例如要讓孩子知道身體是屬于他/她自己的,孩子的身體不是家長取樂或施加權(quán)威的工具。如果說很難界定什么是私密空間,那么我們可以確定一些具體的標準,如孩子有必要擁有自己的空間(房間、床、寫字臺、玩具毯等等),擁有自己的秘密,并且可以選擇自己的衣服以及與誰做朋友。孩子的看法和情感也是屬于他/她自己的,他/她有權(quán)利表達出來,也可以選擇保留一切。和孩子保持適當?shù)木嚯x,就必須要放棄想知道關(guān)于孩子的一切的想法,也不要讓孩子看到或聽到關(guān)于成人生活的一切。
問問你自己
■你會關(guān)上自己的房門嗎?如果會的話,當你在的時候,孩子進來前會敲門嗎?
■你不在的時候,你允許孩子去你的臥室嗎?如果可以的話,孩子會翻你臥室的物品嗎?
■你允許孩子使用你的東西嗎,如剪刀、紙張等?他/她用完后會放回原處嗎?
■你有沒有把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都給孩子,好讓他/她自己去購物?
■你認為所謂美好的大家庭就是大家要一起做所有的事情嗎?
■有了孩子以后,你們夫妻倆還自己出門嗎?多久一次?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們是平靜地享受還是會感到負疚?
3、家庭等級
問題:你混淆了角色
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混淆角色是很危險的。你確定在你家里,家長和孩子各自的位置都很明確嗎?角色分配不清和等級不明會導致局面混亂。把孩子當伙伴,家長不像家長,孩子承擔過多的責任,角色可以對調(diào),做什么一定需要大家都同意......
當一切混淆的時候,孩子就會像迷路一樣找不著北。我們都知道,各就各位是家庭和心理平衡的基礎(chǔ)方程式。要明確各自的身份,界限就應(yīng)該存在,孩子就應(yīng)該和成人區(qū)別開。方向一旦定了,剩下的就自然不用擔心。
建議:確定你的角色和年齡
家庭成員不是一群一起嬉戲的伙伴,父母和孩子要在家庭等級中角色分明,家長要忠于家長的角色,就是說你要接受自己時時要扮演壞人:命令者和懲罰者。這樣的角色并不讓人愉快,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比一個萬事好商量的家長更有幫助。
在保持成人角色的前提下,我們也可以和孩子達成默契,前提就是不要試著去填平兩代人之間的溝渠。不要老想著獲得自由,變得和孩子一樣年輕,不要逃避你作為家長的責任,也不要疏于管教孩子。你可以借給孩子你的衣服,但是不能一起用一個衣櫥;可以向孩子要些建議,但是不能讓孩子像一個成人一樣來拿主意;可以一起做一些休閑活動,但是不要總是優(yōu)先考慮孩子的利益,擱置你和伴侶的生活安排。
問問你自己
■你認為只有家長才能作決定嗎?你的家里是這樣的嗎?
■你認為在家里,每個人對于作決定都有同樣的分量嗎?你家里是這樣嗎?
■你是否認為,人永遠都是要獨自一個人生活的,所以應(yīng)該早些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
4、兩位家長的協(xié)調(diào)
問題:你和伴侶的意見很難統(tǒng)一
你和伴侶是不是一對老較勁的家長?你們是根本上有分歧還是在責任分配上失去了平衡?無論怎樣,一旦你們的協(xié)調(diào)出現(xiàn)問題,孩子就有機可乘,并會成為受害者。父母首先是一個教育團隊。當其中的一方承擔了所有的責任,或是一方的意見總是被另一方否認,你們的分歧又總是在明面上,孩子就會在父母的沖突中達到自己的目的。當然,你和伴侶之間的矛盾也會因此增多,權(quán)威喪失,而孩子不知道應(yīng)該信賴誰。
建議:重新找回協(xié)調(diào)一致
這不是說你們要事事都保持一樣的看法。你們可以有一樣的目標,但是對達到目標的方式可以持不同意見。夫妻要保持一致就意味著,你們要花時間來給對方解釋你確信什么、懷疑什么,你的建議是什么,然后還要聽聽對方怎么說。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雙方意見一致并行動統(tǒng)一,以免自己在孩子面前大談反對意見,或是指責對方。如果說可以問孩子更喜歡哪個決定的話,那么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你們夫妻意見不合的見證人,更不要讓孩子為你們作決定。一個很好的家庭教育團隊會定期一起討論:我們的價值觀是什么?我們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家?在什么問題上我需要得到你的支持?不及時的溝通會讓誤會增多,什么都不說則會滋長矛盾和互相指責。
問問你自己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你的伴侶想保持獨一無二的地位嗎?你認為這樣對你和他/她合適嗎?孩子所受的教育適合嗎?
■伴侶是否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全部都交給你了?你認為這樣合適嗎?
■你是否認為伴侶對孩子太過嚴厲或者不夠嚴厲?他/她經(jīng)常說你太過嚴厲或者不夠嚴厲嗎?
孩子在人世間認識的第一個人是媽媽;會說的第一個詞是“媽媽”;生病時最依戀的是媽媽;夜晚睡覺時尋找的是媽媽;放學回家,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媽媽呢?”因此,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對自己的母親特別依戀。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媽媽過于對男孩精心照顧時,男孩往往會因為對母親的過度依戀,其“陽剛之氣”漸漸消失。
是什么原因讓越來越多的男孩開始變得唯唯諾諾,甚至膽小怕事了呢?
首先,我們不得不把矛頭指向任勞任怨的媽媽。有人說,現(xiàn)在媽媽對孩子的愛就像雞媽媽溺愛它的小雞一樣,小雞餓了,雞媽媽給它們找食吃;風雨天,雞媽媽用自己的翅膀為小雞遮風避雨;當面臨外敵入侵(如狗、老鷹等欺負自己的小雞)時,雞媽媽會主動出擊……
其實,影響男孩男子漢氣概的因素,除了這種“雞媽媽”類型的媽媽外,還有“代辦型”和“滿足型”兩種媽媽。
代辦,除了給孩子帶來懶惰與無能、給家長帶來悲哀和失望之外,究竟還帶來了什么呢?很多媽媽用錢表達自己不能關(guān)心幫助孩子的歉意,卻不知道,無度地給孩子錢,是在害孩子。
給父母的建議:
《動物世界》常常會有這樣的片段:
母獅對幼獅關(guān)愛有加,但是并不過分嬌縱。幼獅剛開始蹣跚學步,母獅便讓它體驗生命中邁向自立的第一步——覓食。幼獅哭也好,哀求也好,母獅就是不將食物給它,還“殘忍”地將它推出門外。于是,看到依賴父母行不通的幼獅便鼓足勇氣、執(zhí)著地爬起來,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最終學會了生存。也正是如此,獅子的勇猛特性才得以形成。
動物要學會自己覓食才能在弱肉強食的動物界生存下去,孩子要經(jīng)歷自己獨立處事才能長大成人。一位哲人說過:“經(jīng)過什么樣的洗禮,就能造就什么樣的靈魂。”因此,媽媽們,請大膽地撒開你們的雙手,讓孩子盡快自強自立起來吧!
管教男孩,權(quán)威是關(guān)鍵
也許,男孩都抓住了“媽媽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溫柔的”這一特性,他們往往更喜歡向母親挑釁。比如,媽媽越是溫柔地對男孩說:“兒子,別哭了!”他往往會哭得更起勁。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媽媽對兒子發(fā)出的溫柔警告——“兒子,別這樣做”,對于男孩的一些惡劣行為,如調(diào)皮、愛玩、好斗等,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因此在這時,管教男孩,有規(guī)則是必要的,而權(quán)威才是關(guān)鍵。
超市里,一位女顧客和她5歲的兒子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高興。原來,小男孩要媽媽給他買一個很高檔的文具盒,在媽媽表示拒絕時便發(fā)起火來,并且賴在文具盒旁邊不肯走。這時,這位媽媽不顧別人有沒有聽見,彎下身子,耐心地說服兒子。
“我本來準備給你買你想要的東西,”那位媽媽平靜地說,“但是現(xiàn)在我不買了,因為我不能對你的這種哭鬧進行獎勵?!?/p>
但是小男孩還是不聽話,他依然鼓著鼻子,嘴里嘟嘟噥噥著,這逼得母親說出她最不想說的話:“你知道我們回家以后會發(fā)生什么嗎?”
“知道的?!彼卮?。
“是什么呢?”母親問。
“一頓打。”
“沒錯,”她說道,“要是你繼續(xù)這樣的話,那就是兩頓打?!?/p>
于是,一場戰(zhàn)火平息了。男孩安靜了下來,模樣像個小紳士。
男孩在生人面前向母親的權(quán)威挑戰(zhàn),使她處于一種不利的境地。盡管這樣的情景使人很窘迫,但聰明的母親仍然保持沉著鎮(zhèn)定。與此同時,她還向孩子清楚地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家里的規(guī)矩在這個超市照樣執(zhí)行。在一個鬧事的孩子面前,她保持了她做母親的權(quán)威。
對父母來講,權(quán)威的尺度是最難把握的,因為把握不當,便會使教育走上極端——對孩子過于嚴厲,會壓制孩子的成長;對孩子過于寬容,又會使孩子變得軟弱無力。因此,每一位家長都要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總結(jié)出適合你的男孩的權(quán)威“尺度”。
許多人發(fā)現(xiàn),說話細聲細氣,動作扭扭捏捏的女性化的男生在增多。其實,男生的女性化本質(zhì)上是性別感錯位。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中小學女教師過多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原因之一,過于突出的女性氛圍,當然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利影響。
家庭教育的失誤,是造成性別感錯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F(xiàn)在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于是家里男孩當女孩養(yǎng),和女孩當男孩養(yǎng)的情況不難見到。結(jié)果,有些男孩長大了行為類似女生,經(jīng)常遭人嘲笑,要經(jīng)過艱難的抵抗,才能回復“正?!薄?/p>
性別角色是以性別為標準進行劃分的一種社會角色,它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如人們要求男性行為體現(xiàn)出陽剛之氣,女性行為表現(xiàn)出陰柔之美。雖然男女性別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性別角色卻是從兒童時期受到成人影響、教育的結(jié)果。而對孩子性別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結(jié)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別角色的錯位,帶給孩子的將是心靈的扭曲和傷害。
性別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識教育,但是性知識教育絕非性別教育的全部。在欲望泛濫的今天,我們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不受泛濫的色情的侵害,給他們一個不受侵害的童年和少年,給他們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不要逼他們早熟。同時,家長和學校應(yīng)該積極思考有效的性別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jié)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顯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過于極端,失之偏頗,并不可取。聰明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nèi)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quán)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nèi)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quán)利為惟一宗旨。
不當“裁判”,學做“啦啦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yīng)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tài)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wù)。
父母做孩子的“啦啦隊”,既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zhàn)友。
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zhàn)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jù)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quán)威”,轉(zhuǎn)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cè)?,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臨小升初的時候,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有很多的關(guān)系要去處理,那么想去做好想去處理好這些東西,很多家長有著自己不同的想法。當然我不會對任何一種做法提出反駁意見,然而在我看來,對于家長來說,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并非是去看學校,選老師,或者督促孩子在小升初的暑假里提前預習一些初中的知識。這些固然是重要的,不過最重要的事情是家長重新定位自己在孩子學習中的角色。
角色需要重新確定,第一是因為學習的環(huán)境變了。與小學不同的是,進入到初中后,孩子們便開始面臨著三年后中考的壓力,并且初中的課程量和內(nèi)容難度都相比小學大大提升。那么對于家長來說,如果說小學的內(nèi)容家長還能應(yīng)付自如幫助孩子輔導功課,那么進入到初中后,家長還想像小學那樣幫助自己的孩子難度無疑會大大加大。所以在這里,我建議家長的角色是從一個輔導者變成一個引導者或者說督促者。引導作用稍后在第二點中會解釋,那么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建議向孩子去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雖然我在督促你,但是你不是為我而讀書,不是為了老師而讀書,你是為了自己在讀書。因為在我接受基礎(chǔ)教育的時候,我的父親就是這樣教育我的,我覺得很受用,所以在這里分享出來。這樣的信息一旦被孩子接受,將會非常有利于他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獨立學習的精神和習慣,為后來中考乃至高考的備戰(zhàn)學習都是極其有益處的。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各位家長應(yīng)當根據(jù)自己家孩子的性格特點,針對性的進行微調(diào)。不過大的角色,我認為各位家長可以參考我的建議。
剛才有提到家長對于孩子的引導作用,這是因為孩子進入到初中后的第二點變化,那就是成長環(huán)境的變化。由于孩子所在的整個年齡層和集體都邁入了初中的年齡,這個時候的孩子們的集體意識是慢慢成熟起來的,這個集體意識并非集體榮譽的集體,而是理解為社會意識的集體意識,所以就每一個個體的孩子來說,如何在自己的班級上,面對陡增的學習壓力,如何繼續(xù)健康茁壯的成長,我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比學習還要重要的事情。孩子在這個階段接觸的人只有三種,第一個是老師,這個是相對固定或者說選擇的范圍有限,因為老師的性格是固定的,而且老師要面對一個班的學生,所以暫且可以理解為一個不可控量,第二是同學,同學對于自家孩子的影響就是我剛剛說的集體意識,這也是不可控的,第三個就是父母家長了,只有這個是家長可以控制的并且是百分之百的控制。一個班經(jīng)過初中三年之后,其中的學生差異卻是非常之大,原因很大部分就是來自于家長的引導,因為通過前面的分析,學校和同學對孩子成長所造成的無論是積極的沖擊還是消極的沖擊都相比于小學大大增加。所以家長如果不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發(fā)揮出自己對孩子的積極引導作用,對孩子的成長將會產(chǎn)生極大隱患。畢竟家庭在教育中占據(jù)的地位不言而喻,尤其在成長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的關(guān)鍵時刻。如果小學時候的家長還在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這個時候,誠信,正直,獨立都是家長需要給孩子灌輸?shù)膬?yōu)秀品格。
除了上述兩點,還有一點變化是最難處理,也讓老師家長最頭疼的。那就是進入初中后,孩子們便開始步入青春期。那個張揚自己青春的年紀我們都走過,我們自己也知道那個時候會讓父母老師多么的操心?;叵胛覀冏约海鋵嵶哌^了那段叛逆的時期也就成長了也就懂事了,知道老師不易父母辛苦,可是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沒走過就還是不知道。所以我的建議是在這樣的問題上,家長們最好的選擇就是陪伴,因為青春期是必須經(jīng)歷的成長階段,我們不能對其所有青春期的張揚進行禁止,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陪伴,在陪伴中注意自己不要總是用父母的身份,而是用朋友的身份去跟孩子交流,溝通。目的說的簡單點,讓孩子安安靜靜的,付出最少的負面影響的代價度過這段時期。
其實對于張揚的青春來說,這樣的孩子還算情況比較樂觀的,家長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或由于班級集體的相互比較,或因為老師家長的教育不得當,導致產(chǎn)生了自卑、自閉、不自信的心理。我在這里說的無論自負或者自卑都與成績無關(guān),因為學習問題我已經(jīng)在之前講過,而且我在這里本來就是說的成長話題,學習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比學習還要重要的顯然是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那么對于這樣的孩子。我給家長的建議依舊是陪伴,只不過在這樣的陪伴中,家長需要多費一些心,因為之前一種情況家長是給孩子“降溫”,而這種情況,就是家長要給孩子“升溫”了。著這里我也給出一些我的具體建議供各位參考。如果是男孩子的話,可以鼓勵他多去參加體育運動,多去參加大集體活動,因為在體育活動中,與人交流和溝通是少不了的,而且會獲得成就感與榮譽感,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果是女孩子,家長可以陪著多讀讀書,不要學習的輔導教課書,去讀文史,天文,地理,這是我的理念,男孩子其實也一樣。因為這樣的書籍不僅會增加孩子們的文化水平還能提升自信心,畢竟肚子里面有貨。并且,根據(jù)我自己的經(jīng)驗,讓孩子多去接觸各類知識,包括文史知識,對于之后數(shù)學邏輯的養(yǎng)成都有很大的幫助,很多人不相信,但這的確是相通的。
最后我想說,在我自己接受基礎(chǔ)教育的時候,也經(jīng)歷過各種各樣的班級地位,優(yōu)等生后進生包括老師很少關(guān)注的中等生,而我的家庭教育也經(jīng)歷過幾個階段,也是有很大不同的幾個方法,總體來說,不算失敗。所以我自己也比較有心得與收獲去與人交流孩子的基礎(chǔ)教育階段的各方面問題,歡迎各位與我交流討論。
一位家長和我聊天說:“我一個人帶孩子真是太累了,每天不僅要解決他的吃喝拉撒,還要監(jiān)督他的學習,真心害怕他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我說:“只要家長不逼學,孩子就不厭學。”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更應(yīng)該做的是讓孩子學會感恩、敬畏和寬容的生活態(tài)度,至于其他的就交給老師和社會上的其他人去做吧。
為什么父母需要教給孩子這幾種生活態(tài)度呢?
首先,孩子學會感恩,才能懂得珍愛生活。
感恩就是讓孩子學會感激生活中的每一個事物,這樣孩子才會珍愛生活。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恩圖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羔羊跪乳,義鴉反哺”的經(jīng)典古訓,這都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崇尚感恩的典范。當孩子長大成人了,如果不懂得對父母及家人感激,那么這種教育一定是失敗的。孩子如果常懷感恩之心,他就會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容易形成良好的伙伴關(guān)系,而他人對于孩子感恩行為的回饋又會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對其成人后走向社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自己做好這一點,以便孩子模仿和學習。
其次,懂得敬畏才能理解尊重。
什么樣的人會無所畏懼呢?不是大英雄(英雄害怕自己的價值被否定),而是亡命之徒。這些不懂尊重和害怕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而敬畏之心要從小就培養(yǎng),所謂敬畏,“敬”體現(xiàn)的是一種認識態(tài)度、一種價值追求;“畏”則是一種界限、一種警示。試想一個小孩子從小就不懂的尊敬家人和長輩,那么長大后的他會對他人保持應(yīng)有的尊重嗎?如果沒有了對外界的人或物的尊敬,孩子可能就會變得膽大妄為、胡作非為、為所欲為。一旦有了敬畏之心,孩子就會珍惜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xiàn)出更多的接納、寬容大度、謙虛,以及助人行為。這樣孩子就可以輕松的擁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
最后,寬容是立身之本。
寬容簡單的講就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不會生氣,不會撞回去,而是微笑的回答一句“沒關(guān)系”。這種寬容的心是孩子在小時候爸爸媽媽倡導、影響而形成的,他對孩子的人際交往,生活態(tài)度以及生活質(zhì)量都有很大的影響。往往寬容的人會獲得更多的友誼,生活的態(tài)度總是積極的,自然生活的質(zhì)量也會很高。所以家長引導孩子學會寬容,是給孩子美好的未來插上了翅膀。
總之,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其實能做的很多,做好父母如果能教會孩子感恩、敬畏和寬容,你就是最稱職的父母,因為你給了孩子最好的禮物。我們都相信,孩子有了這三樣禮物,他的人生將會擁有源源不斷的力量,明天將會更加燦爛輝煌。
家園共育《角色游戲是幼兒對未來社會角色的體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角色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