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的教育向來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有時候成績并不意味著一切,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是家長與教師的目標之一!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國外更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能力”,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會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而更多的則是意志和毅力的較量,沒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的。各國家長普遍重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為孩子將來面臨的是市場經濟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競爭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
美國
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美國南部一些州立學校為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存的適應社會能力,特別規(guī)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周方能予以畢業(yè)。條件似乎苛刻,但卻使學生們獲益非淺。家長對這項活動全力支持,沒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門”、“搞小動作”的。
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美國青少年從小的時候開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歲以后就會給鄰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報賺些零用錢,女孩子則做小保姆去賺錢。14歲的詹妮每周禮拜六要去餐館打工,母親告訴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幫媽媽干活,照樣可領取工資。但詹妮覺得在家賺自己母親的錢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賺錢來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瑞士debasrideb.com
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對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yè)就送到一家有教養(yǎng)的人家去當一年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鍛煉了勞動能力,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qū),也有講法語的地區(qū),所以這個語言地區(qū)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qū)當傭人。
德國
家長從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還規(guī)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里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日本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分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都要去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在養(yǎng)老院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來掙自己的學費。
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別人問為什么,父母說:“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p>
加拿大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生存的本領,人們從很早就開始訓練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個記者家中,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結各家各戶送報紙??粗⒆优d致勃勃地分發(fā)報紙,那位當記者的父親感到很自豪:“分這么多報紙不容易,很早就起床,無論刮風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們從來都沒有耽誤過。”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也許比成績好更重要
案例:這是一個朋友講的他們公司的事情。
小周畢業(yè)于北京某985重點高校,小馬畢業(yè)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兩人學的專業(yè)一樣,畢業(yè)之后,先后進入了朋友所在的公司工作。由于小周的畢業(yè)學校知名度很高,領導對他也比較重視,安排了部門副經理的職位,而小馬畢業(yè)學校一般,進入公司只是一個普通員工。
小馬在進入公司之后,工作很勤奮,同時也注重與同事、領導的溝通交流,工作了幾個月之后,由于工作認真、善于溝通、能為團隊考慮等,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一致好評,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而小周在進公司以后,工作同樣也很努力,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少和同事、領導交流,部門有什么活動也很少參加,有時公司組織活動等,小周也很少為部門的同事考慮,大多數時間都是只考慮自己,慢慢地工作一段時間之后,領導和同事也很少和他交流了。小周自己也感覺沒意思,工作也不像以前那樣努力了。
后來又過了一段時間,小周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外人一樣,沒有融入到公司的團隊中,適應不了工作環(huán)境,就申請離職了。在領導和同事的推薦下,小馬接替了他的崗位,成為了部門副經理。
當然不是說成績好不重要,至少畢業(yè)的學校好,起點就會相對高一些,但是社交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綜合素質同樣重要,甚至會比成績好更重要一點,所以家長朋友在幫助孩子學習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避免讓孩子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
重視綜合能力
在注重考試和分數的環(huán)境下,一些學生學習很努力,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學習,成為大家熟知的書呆子。
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讓孩子學習到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團隊精神,情商逆商等。
單純?yōu)榱丝荚嚩鴮W習,這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但是如果因此就排斥學校的教育,就會走上了另一個極端。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寶貴品質,將會伴隨他們一生,在今后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這些品質能讓他們更好地工作生活,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能力培養(yǎng)
當然孩子學習好也是很得要的,除了學習以外,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哪些能力呢?為本教育通過總結后,歸納成了13個方面,分別為自控能力,思維能力,規(guī)則意識,適應能力,社會能力,協(xié)調能力,表達能力,自信心,身體素質,抗挫折能力,獨立性,堅持性,膽商。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的了解,我們特意從中選擇幾個重要的能力詳細加以說明。
1、獨立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為了讓孩子順利成長,家長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例如孩子的學習和平時的生活,讓他自己去安排,家長不要替代孩子,更不要什么事情都為孩子考慮好。
如果孩子犯了什么錯誤,比如忘記寫作業(yè)或忘記帶書了,那就不要太過擔心,要讓孩子學會承擔后果,不要剝奪孩子“冷暖自知”的權力。還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活動,比如給孩子報一個夏令營,讓孩子跟團去外地旅游幾天,家長不要跟著,以鍛煉孩子的自主能力。
2、合作能力
現(xiàn)代社會更加注重團隊合作,一個良好的團隊模式,各人負責自己擅長的方面,這樣才更容易獲得成功。在各種選拔測試的激勵下,大多數孩子單打獨斗的能力都很強,但是團隊意識、合作能力卻比較低。進入社會以后,溝通能力差、無法與人合作的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發(fā)展。可以多讓孩子參加籃球、足球等一些團體活動和比賽,以培養(yǎng)合作能力。
3、語言表達能力
這也是對孩子非常重要的能力,不僅要“會做”,還要“會說”。有一個青年教師,自己是物理學雙碩士,到一所重點高中教物理。但是由于表達能力不強,自己學的東西往往講不出來,講的不夠吸引人,學生都不喜歡聽,導致教學效果也不好。所以學會表達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
4、終身學習能力
現(xiàn)代各行業(yè)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要求人們得不斷地提升自己才行。所以參加工作也只是學習的開始,不少行業(yè)都要求要終身學習。學習的知識是一方面,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才是更重要的。培養(yǎng)孩子具備較強的學習力,這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5、抗挫折能力
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家長如果把孩子保護的過好,就會導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較弱,遇到一些普通的挫折就容易失去信心。只有面對挫折時絕不放棄,仍然保持自信心,并想方設法去克服挫折,這樣才會取得進步。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就要多鼓勵孩子,并引導孩子找出解決方法。
中國父母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而外國父母卻熱衷于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德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6歲以上的孩子必須幫父母干家務活。德國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個“小工廠”。里面有工作臺及各種規(guī)格的螺絲、釘子、墊圈、管件、電子元件等材料,從簡易工具到現(xiàn)代化工具,從木工、瓦工工具到鉗工、焊工工具應有盡有。孩子對這些材料和工具充滿了好奇,大人則會教給孩子做一些其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家里簡單的刷墻、鋪地板、拉電線、家用電器的維修、上下水管道問題的解決等,孩子會積極參與到父母中來,一起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這樣不但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日本很多家庭都建有自己的家庭實驗室。父母親會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把一些簡單的物理、化學現(xiàn)象通過做實驗來教給孩子知識,孩子們會睜著大眼睛,露出驚喜的神色,從而增加了對知識的濃厚興趣。
美國有個“手工制作日”。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上午,孩子們會早早來到建材城,領取大人們?yōu)樗麄儨蕚涞脑牧希缓蟀凑請D紙一步一步地加工。制作完畢,活動組織者會給孩子發(fā)一張認定書,上面有孩子的名字和成績,每個孩子還能領到一枚建材城特制的紀念章。
荷蘭設有“兒童木工營”。每年暑假,會有幾百個5歲至12歲的男孩女孩,每人手持制作工具,涌進奈梅根市杜根伯賀區(qū)兒童木工營。孩子們在進入木工營后,會選擇自己的伙伴,共同商討,然后在5天之內搭蓋出共同設計的房屋。雖然只是一些廢棄的木料,但是憑借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他們蓋出了各種各樣的房屋。有的建成了平房、有的建成了二層樓,有樓梯可以上下,房間里用野花、野草、樹木枝葉裝飾點綴著,房屋的造型也是各式各樣: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漂亮極了,讓人大開眼界。
這些國外孩子在手工實踐中娛樂,在娛樂中不斷創(chuàng)新,極大地培養(yǎng)和提高了他們的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了他們長大成人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基礎。這一點,很值得我們中國的父母借鑒和學習。
若說起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各種特長班,比如樂器、跳舞、書法、繪畫等。不過,北京海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fā)展中心副主任醫(yī)師閆琦建議,家長不妨考慮一下朗讀班。
“朗誦實際上是朗讀者欣賞自己的聲音,自我表達情感的過程,長期堅持,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增強他們的想象力?!辈粌H如此,閆琦說,長期學習朗讀,能使孩子的詞匯量大增,提高其表達能力;孩子在朗誦中,會反復琢磨文字的表達效果和意境,這能幫助他們增強對文字的理解;而文字理解力的提高,又會對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對一些性格內向、孤僻的孩子來說,他們在朗誦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被自己朗讀的內容和聲音感動,變得希望與人交流。
一般情況下,孩子長到3歲,會進入語言發(fā)育的高峰,說話的積極性特別高。所以這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報個朗讀班,培養(yǎng)他們的朗誦能力。
當然,報班要在孩子自愿的基礎上。對不愿上興趣班的孩子,家長可在家挑選一些韻律感、節(jié)奏感較強的詩歌或文章讓他們朗讀。文章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太過生澀,讓孩子讀過后不知所云;詞匯量也不要太大,否則會影響記憶,令效果打折。
育兒專家一直都在呼吁,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例如人們長期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工作習慣等。常言道:“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绷晳T是由重復制造出來的,并根據自然法則養(yǎng)成的。
這話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能促進他們的生長發(fā)育,更好地獲取知識,發(fā)展智力。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孩子的效率,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孩子今后事業(yè)成功的首要條件。
美國學者特爾曼從1928年起對1500名兒童進行了長期的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天才”兒童平均年齡為7歲,平均智商為130。成年之后,又對其中最有成就的20%和沒有什么成就的20%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成年后之所以產生明顯差異,其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強烈的進取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而后者則甚為缺乏。
但是,有的父母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孩子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認為“樹大自然直”這種“自發(fā)論”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而且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脈相承的,一些學習習慣不良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上也有許多不良習慣。因此,培養(yǎng)習慣應該從點滴生活小事做起。兒童正處于生理、心理快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處于形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一輩子受用不盡。
相信《國外更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能力》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也許比成績好更重要 案例:這是一個朋友講的他們公司的事情。 小周畢業(yè)于北京某985重點高校,小馬畢業(yè)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兩人學的專業(yè)一樣,畢業(yè)之后,先后進入了朋友所在的公司工作。...
中國父母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而外國父母卻熱衷于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德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6歲以上的孩子必須幫父母干家務活。德國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個“小工廠”。里面有工作臺及各種規(guī)格的螺絲、釘子、...
若說起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各種特長班,比如樂器、跳舞、書法、繪畫等。不過,北京海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fā)展中心副主任醫(yī)師閆琦建議,家長不妨考慮一下朗讀班。 “朗誦實際上是朗讀者欣賞自己...
育兒專家一直都在呼吁,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例如人們長期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工作習慣等。常言道:“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薄ⅰ吧?..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