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艾滋防控總結(jié)。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jīng)常進行溝通與交流,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有哪些積極正確的教學觀念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調(diào)節(jié)飲食可治防孩子多動癥》,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兒童多動癥與飲食營養(yǎng)關(guān)系密切?;级鄤影Y的兒童多數(shù)營養(yǎng)過剩,某些氨基酸攝入過多,主要是動物性蛋白質(zhì)攝取過量。過量攝入蛋白質(zhì)不僅影響其胃腸消化功能,而且蛋白質(zhì)的分解產(chǎn)物,如尿素、氨等對身體是有毒的,能引起煩躁不安和好動。多動癥還和兒童生物代謝異常及輕微的吸收不良有關(guān)。因此,要注意調(diào)節(jié)這些兒童的飲食、營養(yǎng)。
兒童多動癥醫(yī)學上稱為“輕微腦功能失調(diào)”。患多動癥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情緒變化快,難以控制自己,脾氣暴躁,好做小動作,常喜歡搞惡作劇,學習成績大多不良。yjS21.Com
專家們研究指出,兒童多動癥與飲食營養(yǎng)關(guān)系密切?;级鄤影Y的兒童多數(shù)營養(yǎng)過剩,某些氨基酸攝入過多,主要是動物性蛋白質(zhì)攝取過量。過量攝入蛋白質(zhì)不僅影響其胃腸消化功能,而且蛋白質(zhì)的分解產(chǎn)物,如尿素、氨等對身體是有毒的,能引起煩躁不安和好動。多動癥還
和兒童生物代謝異常及輕微的吸收不良有關(guān)。因此,要注意調(diào)節(jié)這些兒童的飲食、營養(yǎng)。
患多動癥的兒童飲食要多樣化。忌挑食、偏食,尤其不可嗜糖成癮,補充高蛋白食品應“適可而止”。同時,要注意給他們經(jīng)常檢查身體,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胃腸道功能紊亂癥,根除多動癥的病因。
醫(yī)學研究表明,限制食用含甲基水楊酸類較高的西紅柿、杏、橘等,少吃或不吃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強的調(diào)味品和人工合成添加劑食品,可使48%的多動癥患兒癥狀消失。另外,可讓患兒多吃些含鐵豐富的食品,如瘦肉、動物肝或心,蛋黃、豆制品、核桃、花生、芝麻、木耳等,以改善神經(jīng)功能;海帶、紫菜、海蜇、魚、蝦等,也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適量食用對防止和減輕癥狀有益。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開學了,家長們又開始頭疼了:平時工作就夠忙的,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可現(xiàn)在的“熊孩子”啊,就不聽!就不聽!就不聽!一會玩手機,一會打瞌睡,1個小時的作業(yè)非要做3個多小時,弄到晚上11點多,第二天還不想起,這可咋辦???
這真是許多媽媽們的心聲。是啊,這些熊孩子們真夠讓我們心煩的,不過仔細想想,孩子們也沒啥錯,誰整天想學習、做作業(yè)啊,我們小時候不也想著跳皮筋、丟沙包嗎?所以,家長還真得理解孩子。
“可理解他們學習咋辦?不能整天不完成作業(yè)吧,班主任不得天天打電話??!”
其實,讓孩子專心寫作業(yè)并不難,父母只是沒找到他們的真正需求。
“孩子的真正需求不就是玩嗎,什么都不做他們才開心!”
你只說對了一半,孩子的真正需求并不只是玩,他們還不想因完不成作業(yè)而受到老師批評。
也就是說,他們也想既滿足了自己玩樂的需求,還能順利完成任務,得到老師的肯定。(當然,這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的想法,不排除兩種極端:一種孩子很明確自己要什么,有極強的自控力,他們成績頂尖,效率奇高,作業(yè)很快就完成了,但是,這樣的孩子只是鄰居家的孩子,因為太少了,非常不希望家長總拿這樣的孩子做比較,他不具普遍性;還有一種孩子完全沒有獲得老師和家長肯定的需求,他們只想的是玩,其余的不在乎,這樣的孩子一般是家庭原因,父母很少管孩子,或者前期溺愛太多,養(yǎng)成了想干啥就干啥的毛病,他們的數(shù)量也不多,也不在考慮之列。)
◆ ◆ ◆
既然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便來分析需求
分析前必須要明確主次,到底哪項需求才是孩子的主要需求呢?
“肯定是玩??!他們最愛玩!”
不對,他們愛玩不假,但如果沒有解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個需求,他們很難開開心心的玩。據(jù)一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在做作業(yè)時玩手機、游戲等的水準都只是平均水準的76%,這說明孩子在沒完成作業(yè)時并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放松的去玩,他們只是在拖、在逃避!
◆ ◆ ◆
為什么會拖拉、逃避呢?
可能有三個原因:
1、不會做
遇到了難題,暫時解不開,大多數(shù)孩子就覺得煩,先玩一會吧??杉议L們要說了:“他們不會問嗎?”可以啊,但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你的一句:“這都不會做,上課聽講了嗎!”當然,您也可能不會說,只是耐心的跟他講,但同樣會在孩子腦中產(chǎn)生一種“這題我不會做,媽媽會不會覺得我笨”的自卑感,所以在這種痛苦來臨前,他會選擇逃避一會,先歇歇吧!
2、作業(yè)太多
一時半會很難做完,甚至有可能做到很晚(這里必須要替孩子說說話,老師們,少布置點作業(yè)吧?。?,完成作業(yè)的目標遙遙無期,令他們看不到希望,所以很容易中途用拖延的方式來逃避。
3、習慣
有一部分孩子已經(jīng)形成了拖拉的習慣,這種習慣是在平時學習中逐步養(yǎng)成的,如果真攤上了這種孩子,家長請先別抱怨,先檢討一下自己,原來干啥去了,為什么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是不是沒有給他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沒有在他遇到難題的時候幫助他。
◆ ◆ ◆
分析完孩子的需求,便是解決需求了
1、解決玩樂需求
每天根據(jù)孩子的作業(yè)量給他制定一個完成作業(yè)的時間,告訴孩子,只要按時做完作業(yè),就會給他時間讓他玩,讓他吃一顆定心丸;相反,如果作業(yè)拖拉,沒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則給予一定的懲罰,減少玩的時間。
2、解決老師任務的需求
我們也分三種情況來解決:
1、遇到難題
告訴他可以先放一邊,等全部做完再一起匯總問家長;
2、針對作業(yè)多
可以將作業(yè)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讓孩子在15-20分鐘內(nèi)即可完成,大大增加他的成就感,而不會總覺得遙遙無期;
3、針對養(yǎng)成習慣的孩子
除了檢討自己外,還要給孩子改掉毛病的時間和空間,看到進步時一定要多鼓勵,“今天做的速度有提高,雖然耽誤了些時間,但也很不錯了,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下?!边@樣孩子反而會更自覺,比天天嘮叨強多了。(當然,這需要過程,沒耐心的家長就算了吧,對自己的孩子都沒耐心,還怎么指望孩子奮進)。
“多動癥”本是專指兒童患有的“腦功能輕微失調(diào)癥”,表現(xiàn)為注意力分散,情緒不穩(wěn)定,活動超常,坐立不安等,這樣生理疾病只在少數(shù)兒童身上表現(xiàn)出來。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長卻染上了另一種心理疾病——父母“多動癥”。
動腦多。教育子女是每個家長的天職,想方設法教育好孩子是無可非議的。但不少家長不顧及兒童身心特點和自身素質(zhì),不考慮家庭教育環(huán)境、條件及孩子的興趣,閉門造車為孩子設計“藍圖”。盤算著怎樣使孩子成名成家;出人頭地,三天一套“方案”,五天一個“措施”,強制孩子按制定的“行為模式”做事。有的是完全根據(jù)成人意愿,給孩子確定某一方向,有的強迫孩子發(fā)展一種興趣而舍去其他方面的興趣,其結(jié)果“宏偉目標”多數(shù)落空。一個人在兒童期如不在言語、知識、習慣、思想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礎,將來要造就健全的人格是很難的。由于受自身的教育素質(zhì)和教育藝術(shù)限制,這種腦子動得越多,越事與愿違,不僅阻礙兒童的智力發(fā)展,使知識面變窄,更會加重兒童心理負擔,產(chǎn)生自卑感,壓抑感,失去自信心,嚴重的還會產(chǎn)生心理疾病。
動手多。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以多為孩子服務而自慰,以多發(fā)揚“奉獻精神”而心甘。于是乎,上班沒有下班忙,舍棄了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放松了對事業(yè)的追求,對孩子衣、食、住、行實行“全包”。上學送,放學接,游玩陪,穿衣、洗臉、疊被,不管孩子是否能做,一律包辦代替,更有甚者幫著做作業(yè),幫著到學校打掃衛(wèi)生,一幫到底。這樣全方位地動手,一是認為孩子小,舍不得讓他們吃苦;二是怕孩子做事影響學習。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來栽培孩子的幸?!?。父母過分地多動手得到的只是兒童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獨立性萎縮。如此下去,兒童的勞動觀念,艱苦樸素作風是很難形成的。
動口多。言教是家教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一要掌握“度”,注意分寸;二要提高語言純潔,不要丟三落四;三要注意趣味、方法,講究科學性。有的家長忽視對孩子行為訓練,整天嘮嘮叨叨。抱著對孩子不信任態(tài)度,怕“越雷池一步”,始終放不下心。在孩子的飲食起居上是千叮嚀,萬囑咐;孩子們出門前是一套“幾不準,幾盤算”。在學習上是左檢查,右指導,孩子問與思被家長的“灌”取而代之,孩子偶有過失更是無休止地訓斥。他們總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念念不忘循規(guī)蹈矩。其實未必,心理學科研究認為,當載有新信息的語言第一次講出,對大腦刺激最大,印象最深,以后每重復一次,其印象就會依次遞減,重復次數(shù)多了,就會使大腦關(guān)閉其接受系統(tǒng)。另外,多次重復而又不注重令行禁止的權(quán)威性,會使孩子產(chǎn)生心理走勢,對你的要求不以為然,形成“婆婆嘴碎,媳婦耳滑”的局面,同時過分地、不適當?shù)恼Z言刺激會使孩子感到對他們不信任,從而產(chǎn)生反感,出現(xiàn)“逆反心理”,這樣既破壞了兒童成長中的安謐、和諧氣氛,又影響獨立人格的形成,有害于身心健康。
家長首先要幫孩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制定互相監(jiān)督計劃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他不知道時間對他來講意味著什么,因此,培養(yǎng)時間意識對磨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還可以在孩子的臥室里張貼一些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另外,與孩子一起討論磨蹭的害處也必不可少,家長要明確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終生的壞習慣,一個做事磨磨蹭蹭的人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這樣的人不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還會被現(xiàn)代社會所淘汰。
首先,幫孩子認識磨蹭給他自己和父母都帶來不好的后果,讓他接受意見并表示愿意改正。接著,與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個互相監(jiān)督的計劃,讓他監(jiān)督自己有沒有磨蹭現(xiàn)象(父母一方參與,一方當),裁判記錄結(jié)果并及時報告。雙方一起制訂生活日程表,記錄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飯等所用的時間,一段時間后看有沒有進步(為了維護他的積極性,父母常讓孩子贏),孩子為自己的進步而高興,就會主動加快自己的做事速度,時間觀念也加強了。
2
對拖拉磨蹭的孩子要停止催促,堅持表揚;多一些鼓勵和獎賞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jié)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我們應該換一個思路:發(fā)現(xiàn)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時,就表揚。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孩子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較為看重來自外界的承認或認同,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那么磨蹭,父母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是必須的。如果父母能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xiàn)在比過去有進步了","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真好,現(xiàn)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孩子便會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另外,為了使孩子更有動力,當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或者當他達到了大人的要求時,父母還可以適當?shù)亟o予一些物質(zhì)獎勵,比如給孩子加一個小紅星,帶孩子外出游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勵和獎賞來"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3
讓磨蹭付出代價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后,他才能夠自覺地快起來,因此,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孩子自己去品嘗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為一個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心孩子上學會遲到,其實我們恰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評后,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后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4
不能責備打罵
當孩子做事磨蹭時,一些家長會表現(xiàn)得比較性急,加大嗓門沖孩子嚷,對孩子責備個不停,有的甚至打罵孩子??墒?,許多時候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并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暫時好像是被嚇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點,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照樣磨蹭依舊。其實,對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長采用發(fā)脾氣的辦法是于事無補的,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較慢,可能是這件事對于孩子來說難度較大,可能是孩子不知道其中做得更快的要領(lǐng),也可能是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磨蹭的習慣,這時如果家長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會越發(fā)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變得更慢了。另外,對孩子采用過激的態(tài)度和行為還有可能造成他的逆反,孩子年齡雖小但也需要得到尊重,面對家長發(fā)脾氣、責備和打罵,孩子的心理感覺一定不好,有時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態(tài)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時間來表示對家長的反抗。
5
讓孩子覺得"快得值",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孩子只有感覺到做事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感覺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得起來。比如做作業(yè)磨蹭的問題,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的多一些,玩的少一些,最好是一點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后,經(jīng)常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任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完了,家長的一大堆作業(yè)還在那里等著,所有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還有畫畫、拉琴等許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難違,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shù),孩子自己有一筆帳:我做的越快任務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的慢一點,起碼可以省點力氣。這個問題解決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對孩子層層加碼,要把孩子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后,就要給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權(quán)力,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內(nèi)部的作業(yè),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家長會布置什么讀英語,孩子剛讀完英語,家長又安排做奧數(shù)題。等等??傊议L給孩子安排得相當充分。孩子也看出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閑時間,家長就會安排任務。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yè)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由于老師的布置的作業(yè)沒有完成,家長也不會另外安排任務。孩子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就玩了。
我們應該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改善評價角度,少說“慢”;鼓勵為主,正面引導
“動作慢”的評價會使孩子忽略時間的利用,長期被說成“慢”,孩子會認為自己每次的學習時間都很漫長,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太多的“小插曲”:發(fā)呆、玩橡皮、上廁所、喝水等。因此,在學校里,老師有意識地夸她,今天進步了,速度比昨天快了。在家里,家長也要有意識地進行表揚她,并告訴她,你可以“快”起來,只要在學習的時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愛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她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 家長要改變追求完美的想法,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如“你能行”、“你可以快起來”、“只要集中注意力就好了”。家長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信心,及時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
增加計時性活動,增加緊迫感
缺乏適度的緊張感是許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制造”點緊張的氣氛,讓孩子的神經(jīng)繃緊一些,使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一些。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給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飯和做作業(yè)等增加些計時性活動。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長時間,然后要求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得不好就給予一定的懲罰。如家長與孩子一起評價,調(diào)整要求,下一次做得更好。在開始設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她計時,告訴并夸獎她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鐘。這樣,孩子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跟孩子一起進行計時閱讀、計時記憶、計時答題、計時勞動的小競賽,會有更好的效果。
利用“速度測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記錄單位時間里(如5分鐘)能寫多少個字,能做幾道題目。然后算一算按這樣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業(yè)需要多長時間,結(jié)果肯定會使孩子驚訝:我能這么快完成呀!并且讓她認識到“快得值得”。很快完成了學習任務,多出來的時間如何處理?許多父母會利用這些時間讓孩子全面發(fā)展:增加練琴時間或者額外增加作業(yè),反正不能閑、不能玩。孩子會覺得: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快任務越多。所以,你得讓孩子感到“快得值得”,她才會去“快”。
為孩子營造一個集中注意力的環(huán)境
不是所有的磨蹭都是故意的,很多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在做的事情。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臺上與學習無關(guān)的東西都收起來。盡量給孩子一個獨立、安靜的空間學習,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如果你在看電視,請將音量調(diào)小一些;家里有客人或父母在一起交談,聲音盡量小一些,或者在一個隔音比較好的房間里,不要讓孩子受到聲音干擾。
家長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思路和專注力。有些家長對孩子不放心,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總要去看一看他是不是又在玩;或者是在一旁幫孩子檢查作業(yè),一發(fā)現(xiàn)錯誤,就說你這道題做錯了,也不顧孩子正在寫其他作業(yè)。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受到影響,無法專心寫作業(yè)。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你相信他能夠很好很快的完成作業(yè),并且放手讓他獨立完成作業(yè)。
檢視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及時調(diào)整教育方式。
一些孩子做事拖拉,根本源于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不當和良好教育方式的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凡事都依著孩子,孩子開始出現(xiàn)做事磨蹭的跡象時,家長們也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孩子糾正壞毛病。同時,一些家長自身做事不遵守時間規(guī)則,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行為習慣。
因而,要幫助孩子糾正做事拖拉的毛病,首先家長們要從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做則,自身一定不要有做事拖拉的毛病,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任何可以拖拉的借口,如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拖拉的苗頭,一定要及時制止,不以任何的溺愛來對待此種不好的習慣。
善用小鬧鐘
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yè),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業(yè)。在孩子使用鬧鐘前,有個孩子做作業(yè)的速度相當慢,總是一會兒喝水,一會兒玩橡皮,20分鐘的作業(yè)拖一個多小時還不能完成。后來,孩子媽媽想了個主意,她每天根據(jù)孩子的作業(yè)總量和孩子做作業(yè)的效率,幫孩子估算出做作業(yè)需要的時間,然后讓孩子在寫作業(yè)之前先上鬧鐘,鬧鐘在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期限前10分鐘響。從這以后,這位母親再不用在孩子后面催促“快點、快點”,鬧鐘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業(yè)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其實一個孩子時間觀念不強,絕不會只是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而應該是表現(xiàn)在生活與做事的方方面面。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但做作業(yè)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時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后來我就有了經(jīng)驗,規(guī)定孩子洗澡只能洗10分鐘,而且不給鬧鐘,讓孩子自己估計時間!這樣孩子的腦子里就有了時間觀念,到了大約10分鐘時間,孩子就會趕緊出來,有時我還會問兩個孩子:你估計你洗澡剛才用了多長時間?答的準確的孩子,我會表揚他,說他時間觀念強;吃飯時也一樣,我會規(guī)定孩子必須要在20分鐘內(nèi)吃完,吃完飯后,估計一下自己吃飯花了多長時間,看看自己估計的時間與真實的時間相差多大;早上起床我也規(guī)定時間,7點聽到鬧鐘鈴響,必須自己起來,15分鐘時間穿衣、洗臉、刷牙。7點15分準時早讀,讀20分鐘。經(jīng)常督促,孩子的時間感就變強了。
一分鐘專項訓練,讓孩子感受一分鐘可以做多少事。
(1)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每天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年級不同,難度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目。讓孩子感受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沒寫一個字,寫不出一個小題。
(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shù)纳?看孩子在一分鐘內(nèi)最多能寫出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并進行對比。
(3)一分鐘寫數(shù)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鐘寫“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隨著寫的組數(shù)越來越多,孩子的書寫速度變快,更能感到一分鐘能做這么多事。
(4)一分鐘記單詞,并把每次的記憶效果記錄下來,形成對比,用成就感促其進步。
經(jīng)常與孩子進行速度比賽。
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yè)和活動的時間
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一般約為15到20分鐘。如果持續(xù)時間太長,大腦會疲勞,學習效率變低,加之作業(yè)量大,會感到做作業(yè)是漫長而痛苦的事。面對總也做不完的作業(yè),孩子最后選擇的結(jié)果就是拖拉。因此可以把時間化整為零,分割成三四段。 比如估計要用1小時完成的作業(yè),把時間分成三個“20分鐘”,每個“20分鐘”一結(jié)束,就休息5或10分鐘。由于每次時間短,還有“短期終極目標”作為激勵,做起作業(yè)來感覺有個盼頭,就會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業(yè)。也可以用化數(shù)為量的辦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業(yè)按數(shù)量劃分成幾部分。比如,有15道數(shù)學題,規(guī)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鐘,然后再做下一個5道題。休息時可以讓孩子聽音樂,可以陪孩子說說話或做點游戲。 開始實施時一定要有家長監(jiān)督提醒,嚴格把握好休息與做作業(yè)的時間。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性格特點引起的動作慢,同時也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如果家庭成員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各方面動作慢。有些是孩子思維運動較緩慢,做事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快不起來。遇到這種孩子,首先應正視它,不要用“笨”這一類的字眼來辱罵孩子。一是家庭成員要起榜樣作用,自己要一改以往做事慢騰騰的習慣,養(yǎng)成雷厲風行、干凈利索、動作快捷迅速的做事習慣,讓“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人就是這樣,對于喜歡的事、有趣的事都愿意快點做;而對于枯燥的事,不那么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這是人的天性!所以,對于這類不大喜歡寫作業(yè)的孩子,父母要多想辦法,盡量調(diào)動孩子的寫作業(yè)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yè)。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yè),規(guī)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我們都個人都要吃飯,飲食是生活所必須的,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飲食能力相當有必要。讓孩子學會吃飯,不僅是寶寶健康的基本保證,而且是發(fā)展孩子手的小肌肉動作能力,培養(yǎng)他獨立生活和責任感的重要課堂,也是培養(yǎng)自信心第一課。許多孩子從小不好好吃飯,每餐靠大人喂,或者邊玩邊吃,跑來跑去大人追著喂,有的家庭為此傷透腦筋。怎么哄騙、威逼、利誘、打罵的手段都用上了,孩子還是不好好吃飯,或者挑食、厭食。
專家告訴我們,讓孩子獨立的吃飯,也是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個培養(yǎng)。
來幼兒園之前,在家里吃飯都是父母喂著她吃,上了幼兒園后,回到家里都是提出要自己吃。
從兒童生理、心理發(fā)育的過程來看,孩子在一歲以后自我意識開始萌動,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自我獨立愿望,如愛說"我","我來"等字眼。他們渴望做一些事情,在學會走路的同時,他們開始想學著吃飯,而且要自己拿著湯匙吃,不愿得到大人的幫助。一些家長擔心孩子自己吃不飽,便以"喂"的形式取而代之。長此以往,孩子往往形成依賴性人格。一般說來,發(fā)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兩歲左右學會吃飯,
小班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飯桌上多少都有一些飯菜灑落,湯汁濺在周圍,可是,幼兒園的老師還是鼓勵孩子自己吃,夸獎孩子吃的真好!
一兩歲的孩子由于動作協(xié)調(diào)性較差,剛開始學著吃飯時,常會搞得湯汁四濺,飯粒滿身。這時家長和老師都要鼓勵孩子,這是孩子會由此產(chǎn)生成就感,鼓勵孩子做好這件力所能及的事。
貼士:
第一,家長要告訴孩子,吃飯就是吃飯,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飯桌前,定時定量,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玩玩具的習慣。
第二,正確認識孩子吃飯的問題,既不要批評打罵,也不必過于心急。
第三,就餐氣氛要輕松愉悅,吃飯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談論哪些食物好吃,哪些有營養(yǎng),喚起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第四,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如果孩子一時不想吃,過了吃飯時間可以先把飯菜撤下去,等孩子餓了,有了迫切想吃的欲望時,再熱熱給他吃。這樣幾次過后,孩子就建立了一種新認識:不好好吃飯就意味著挨餓,自然就會按時吃飯了。這個方法聽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家長首先要硬下心來,不能總擔心孩子餓,給他零食吃,那就適得其反了。
不同的體育項目作用不同
體育運動對彌補心理缺陷有較好的幫助, 而且不同的體育項目對不同的心理缺陷功效不同。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心理專家趙晨濱針對孩子不同的心理缺陷列舉了具體可選的體育項目。
第一類,孤獨、怪僻心理缺陷的人,可以選擇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體項目。這類體育項目共同點是要求每一位成員互相配合、交流,強調(diào)團隊精神。多參加這樣的運動會促進自己與他人交流、增強換位思考的意識,彌補孤獨、怪僻的心理缺陷。
第二類,靦腆、膽怯心理缺陷的人,想克服這一缺陷,應該多參加游泳、溜冰、滑雪、拳擊、摔跤、單雙杠、跳馬、平衡木等體育項目。這些項目共同點是,如果失敗會有一個可能受傷的后果,這就逼迫自己去戰(zhàn)勝困難、越過障礙,進而培養(yǎng)勇敢、無畏的精神。
第三類,優(yōu)柔寡斷心理缺陷的人,適宜于多參加諸如乒乓球、網(wǎng)球、羽毛球、拳擊、摩托、跨欄、跳高、跳遠、擊劍等體育活動。因為這些項目不允許深思熟慮,需要的是瞬間判斷能力,多練此類項目能培養(yǎng)人果斷的性格。
第四類,急躁、易怒心理缺陷的人,下棋、打太極拳、慢跑、長距離的步行及游泳、騎自行車、射擊等緩慢、需要耐心的項目都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存在這類心理缺陷的人,一般都比較沖動,即刻滿足感很強,忍耐能力較差,這些項目正好可以培養(yǎng)一種延遲滿足的心理。
第五類,缺乏自信心理缺陷的人,可以選擇跳繩、俯臥撐、廣播操、跑步等一些相對簡單的體育項目,因為這類人做事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擔心完不成任務,容易不斷否定自我,有一種習慣性的消極認識。選擇簡單的體育項目,可以很快就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不斷的成功中建立自信心。
說到多動癥,很多人對它并不陌生,它只是兒童的高發(fā)病,多動癥是現(xiàn)在小兒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由于孩子年齡尚小,很多家長對孩子患上多動癥疾病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殊不知這會給孩子以后的生活帶來很大麻煩,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了,及時治療是關(guān)鍵,請看下面詳細介紹。
1、不要打罵孩子
很多家長在面對多動癥孩子的調(diào)皮,都會暴力解決這個問題,比如粗罵,打罵,這讓多動癥孩子感到父母嫌棄自己,自己也得不到父母、同學、老師的愛,這樣會讓孩子感到自暴自棄,讓孩子的癥狀更加嚴重。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多動癥孩子有時候他自己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2、提高孩子注意力
多動癥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而且周圍如果出現(xiàn)什么動靜都會讓他們受到影響,或者會放下手中正在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就要進行引導和必要的限制,告訴孩子如果你做完這件事情,再去做其他事情,媽媽會很開心,而且會陪你一起去玩,你不覺得這樣更好嗎?同時在生活中,可以多帶孩子去動物園或者是超市買東西,可以讓孩子數(shù)一下多個動物回來告訴你,叫孩子買多少個水果等,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3、與孩子一起學習
與孩子一起學習對于兒童多動癥患者的治療是有幫助的,而且家長應該做好榜樣從中讓孩子學習,如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后,家長可以拿出書本或者是工作上的事情,讓孩子也拿出作業(yè),大家一起坐到書桌上進行學習,家長讓孩子不要出聲,自己同時也不要作聲,在進行之前告訴孩子,如果你作業(yè)先做完了,媽媽可以煮你喜歡吃的宵夜。
上文是對“多動癥兒童心理輔導”的詳細介紹,希望對患者的治療有幫助,兒童多動癥有很多表現(xiàn),比如:易激動,好發(fā)脾氣,沖動任性等,但是,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如果孩子比較多動,建議先去專家門診進行咨詢,并不是愛動的孩子就是多動癥。
問:為什么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總很短?
幼齡段的孩子本身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可能坐個15分鐘就需要活動活動,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可以讓孩子隔段時間適當活動,幫助更好地集中精神。
另外有些孩子,本身精力比較旺盛,坐不住,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在做作業(yè)前充分運動,釋放能量,再回到書桌前完成自己的作業(yè)。
問:為什么明明作業(yè)不多,孩子還要做到半夜?
時間管理能力是需要后天培養(yǎng)的。這時,身邊的人就起到很關(guān)鍵的作用。
如果家長放任不管,孩子沒人督促,很容易出現(xiàn)作業(yè)拖沓的情況;但有些家長可能性子比較急,常常嘮叨“你怎么還沒寫完?”,“快點做作業(yè)!”,這對孩子毫無幫助,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壓力甚至逆反情緒。
我的策略是,先和孩子一起看看今天的作業(yè)是什么,然后,和他達成共識,先做哪項作業(yè)再做哪項作業(yè),每一項都會讓他自己預估完成時間。一旦孩子有了這樣的時間管理意識,往往會表現(xiàn)得更自覺一些。
問:孩子自控能力太差怎么辦?
有些孩子其實主觀上很想快點完成作業(yè),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分心。
我的建議是:首先,書桌的桌面要保持干凈整潔,不能有能夠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物品。
其次,陪伴他做作業(yè)。這種陪伴并不是家長在旁邊刷手機,看視頻,而是花點心思陪孩子寫作業(yè),觀察孩子做作業(yè)的情況,做哪些作業(yè)時他是最集中精神的,哪種類型的作業(yè)他是覺得有難度、有挑戰(zhàn)的。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幫助他。
問:孩子本來就是慢性子,我該怎樣讓他高效完成作業(yè)?
有些孩子原本就是慢性子,不僅是做作業(yè)做得慢,穿衣穿鞋吃飯,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很慢,別的孩子需要半小時完成的事情,他1個小時才能完成。
遇到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首先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其次設定他能力范圍內(nèi)能夠完成的目標,幫助他提高效率。
我的孩子就是個慢性子,他平時吃飯需要花半小時,如果我給他設定15分鐘吃完飯的目標,他肯定是完不成的,這種“苛刻”的要求還可能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理解自己,明知自己做不到還要強迫自己做,產(chǎn)生消極情緒。
多動癥是一種以注意集中困難、行為沖動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癥狀的精神病綜合癥。這種病的發(fā)病年齡多在2~18歲,男孩比女孩多。
患有多動癥的兒童的表現(xiàn)會隨著年齡、所年環(huán)境和周圍人的態(tài)度的不同而有差別,一般表現(xiàn)為:
1.活動過度
大多數(shù)多動癥患者從小就表現(xiàn)得興奮多動,不能靜坐。進入學校以后,由于受到各種限制,多動癥狀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在課堂上不能安靜聽課,他們搖椅轉(zhuǎn)身,離開座位到處走動,叫喊或講話,挑逗別人,影響課堂秩序。放學后到處亂跑,喜歡翻東西,經(jīng)常在大人談話時插嘴和干擾大人活動,不愛惜圖書和玩具。
2.注意集中困難
多動癥患兒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到某種事物上,特別是在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講,注意渙散,容易受環(huán)境的干擾而分心,在課堂上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視發(fā)呆。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記不住,做作業(yè)時粗心大意,邊做邊玩,隨意涂改,作業(yè)拖拉,很難按時完成。
3.任性沖動,情緒不穩(wěn)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患兒往往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產(chǎn)生過分的情緒反應,容易激怒或情緒沖動,脾氣暴躁,因此,往往會因微小的刺激而發(fā)生危險的舉動和破壞行為,常與同學爭吵或打架,或者無故在教室中亂喊亂叫等。
對有上述表現(xiàn)的孩子,家長應該引起注意,請教專家加以診斷和治療。對已患有多動癥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去幫助孩子:
1.藥物治療
只有當多動癥較為嚴重地影響孩子的學習,干擾家庭及學校秩序時,才需要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必須遵醫(yī)囑。常用的藥物有哌醋甲酯和匹莫林。
2.環(huán)境治療
通過改變父母、教師及社會對患者的態(tài)度來改善環(huán)境,達到治療效果。這包括以下幾點:
(1)明確疾病性質(zhì),正確加以對待。父母應認識到多動癥是一種疾病,應設法了解病因,積極尋求治療,而不應采取粗暴、歧視、冷淡、責罵、懲罰等措施,這樣做不僅會加重病癥,而且會加重患兒的自卑、憂慮、孤僻或反抗心理。
(2)逐步矯正多動行為。應逐步減少孩子的多動行為,而不應訂立過高的目標,馬上要求他們變成安靜的乖孩子。過分的要求只會導致彼此間的關(guān)系緊張。
(3)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社會活動,使他們能有機會渲泄過剩的精力。
(4)鼓勵孩子的安靜行為,用口頭表揚、鼓勵等強化方法逐步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能靜坐、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和做事的習慣。
(5)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按時作息、起居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并從有規(guī)律的生活中培養(yǎng)他們形成一心不二用的好習慣,例如,吃飯時不看電視等。不遷就孩子的某些興趣,例如,不能無限制地讓他們長時間看電視或電影等。
(6)消除家庭中導致多動癥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緊張因素,協(xié)調(diào)家庭關(guān)系,緩和家庭氣氛,防止因家庭因素使孩子心神不寧、焦慮緊張和興奮。
(7)規(guī)矩簡單、明確。對這類孩子進行要求的要點,是防止他們的魯莽行為損傷自己或危害別人,因此,所訂的規(guī)矩能達到這種目標就行,不宜制定過多的清規(guī)戒律。
(8)恰當對待。父母既不能歧視、責罵或毆打他們,也不能以“病”為借口而過分遷就,使他們更加任性和好斗;既要耐心教育,又要嚴格要求。父母要主動與學校老師保持經(jīng)常的聯(lián)系,相互反饋信息,共同促進患兒的好轉(zhuǎn)。
3.心理治療
父母要請有關(guān)專家對孩子進行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
喜歡《調(diào)節(jié)飲食可治防孩子多動癥》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小學艾滋防控總結(jié)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導讀:多動癥是最常見的兒童精神行為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度、沖動任性等,并常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患兒智力正?;蚪咏?。 一項名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360度調(diào)研...
導讀:家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建立起有序的生活規(guī)律,多給孩子安排一些戶外活動。 隨著春天的到來,天氣的轉(zhuǎn)暖,孩子們脫下厚重的冬裝,來到了藍天白云下盡情的...
開學了,家長們又開始頭疼了:平時工作就夠忙的,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可現(xiàn)在的“熊孩子”啊,就不聽!就不聽!就不聽!一會玩手機,一會打瞌睡,1個小時的作業(yè)非要做3個多小時,弄到晚上11點多,第二天還不...
“多動癥”本是專指兒童患有的“腦功能輕微失調(diào)癥”,表現(xiàn)為注意力分散,情緒不穩(wěn)定,活動超常,坐立不安等,這樣生理疾病只在少數(shù)兒童身上表現(xiàn)出來。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長卻染上了另一種心理疾病——父母“多...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