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有厭學情緒,那家庭就起了中間作用,安慰并鼓勵孩子!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及時發(fā)現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長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到教師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家長如何敏銳地發(fā)現孩子的心?。俊?,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找各種理由逃學、一臨近考試就生病、在學校里見了人就躲閃……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此類現象,常常被家長忽視。殊不知,這些很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的征兆。日前,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兒童的心理問題被忽視,這些問題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孩子為何會對學校產生恐懼心理?家長如何才能敏銳地發(fā)現孩子的心病呢?
癥狀一:考試焦慮癥
應對之策: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考試化,考試平?;?/p>
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將來臨,來醫(yī)院咨詢的考生父母也越來越多?!拔壹液⒆悠綍r學習都挺好,但是一到考試就發(fā)揮失常。平時小考也就算了,萬一高考也這樣可咋辦?”“我們家孩子現在茶飯不思,晚上也睡不好覺,考試是重要,萬一試沒考好把身體弄垮了就得不償失了?!薄?/p>
專家指出,在考試前,絕大多數考生都會出現或輕或重的焦慮情緒。其實,適度的焦慮有助于孩子在考試時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但是,也有些孩子身上的焦慮情緒表現得比較明顯。他們在心理上表現為過度的緊張、擔憂、恐懼;在生理上則出現吃不下飯、嘔吐、腹瀉、頭暈、頭疼等消化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癥狀。具體說來,他們可能會上課心不在焉,吃不好,睡不香,精神一直萎靡不振。在臨考前一兩個月里,孩子出現這些癥狀的幾率最大。
考前焦慮是壓力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期望值過高,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實際水平;二是對于結果的接受程度差,因為過分關注成績而懷疑自己的能力。因此,從心理調節(jié)上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平??荚嚮?,考試平常化。平時的模擬考試要認真對待,讓自己多體驗進入考場的感覺,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學上常用的“脫敏”療法。其次,要樹立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考好,即使沒有超常發(fā)揮,也能保持一貫的水準。再次,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哪怕一天不看書,舒舒服服地睡上十幾個小時也沒有問題。最后,多運動讓自己出出汗,有張有弛,身體才能保持最佳狀態(tài)。
癥狀二:溺愛使孩子“恐學”
應對之策:經常與孩子談心,多從正面引導
張先生的兒子在小學四年級前一直表現得非常優(yōu)秀,成績名列前茅,跟同學也相處得非常好,三好學生年年有他的份。到四年級時,因為工作調動,張先生舉家遷往另一個城市。換了所學校之后,張先生覺得兒子就像變了個人,老師總反映他上課不聽講,和同學很少交流,這可愁壞了張先生一家。
“其實,孩子不愿意上學,多少是種可以理解的行為,就像許多大人也不愿意上班一樣?!北本┗佚堄^醫(yī)院院長楊甫德解釋說,這屬于一種適應障礙。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所熟悉的學校轉入一所陌生的學校,由于孩子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就很有可能出現“恐學”的表現。還有一種情況,由于孩子在學校里不能跟同學融為一體,或是經常被老師批評,或者受其他同學欺負,都有可能導致“恐學”的產生。
楊甫德說,那些不能適應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從小被家長過度溺愛、過度保護,覺得自己的家就是一座大山,突然要上學要離開這座大山了,內心覺得失落,無法適應這種分離狀態(tài)。
所以,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不肯上學的原因。當發(fā)現孩子有不肯上學的現象時,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談心,盡可能了解所有與他們上學有關的情況;要注意開導,不要采用恐嚇的辦法迫使孩子去上學,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恐懼;多從正面引導,講清上學和將來工作的關系,讓孩子在認識上有所提高,切忌各種強迫性、懲罰性的言行。
癥狀三:孤獨導致選擇性緘默
應對之策:讓孩子多和陌生的同齡孩子玩debasrideb.com
有些孩子在家里好好的,到了學校及人多場合就不說話了。家長對此很奇怪:這是不是說明孩子過于內向了?
孩子這種選擇場合開口的情況,也被稱為選擇性緘默?!斑x擇性緘默絕對不是孤獨癥,家長們不必擔心?!睆偷┐髮W附屬中山醫(yī)院教授季建林指出,該病的發(fā)病年齡可能在四五歲或七八歲。孩子在發(fā)病前智力正常,已有相當的語言能力,對少數熟悉的人可正常講話,但與外人交往時僅用手勢、點頭或搖頭表示自己的意見,偶爾也用文字表達。
“說到原因,除了遺傳因素外,主要就是現在的孩子過得太孤獨了。”季建林表示,一旦孩子突然進入幼兒園或學校,很難適應這種和同齡人交往的場合。從某些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是一種社交恐懼。
對此,家長不要強迫孩子說話。如果孩子還小,要讓他們多和陌生的同齡孩子玩。對大點的孩子,可讓他們通過電話、網絡聊天等方式與人交流,直到他們能直接溝通。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太過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小學是個打基礎的階段,基礎打得牢固,萬丈高樓才能平地起。相對于學習成績,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有三件事要比卷面成績重要得多。
1
興趣
興趣包括兩方面,一是學習的興趣,二是生活中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很要緊,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有后勁,對學習沒興趣就完了。有學習興趣的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愿意自覺地學習和鉆研,這樣的孩子肯定不會學習掉隊,而且時間越長越有優(yōu)勢,哪怕不聰明,初中高中的時候也能取得好成績。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孩子培養(yǎng)起一兩種興趣愛好。剛開始可以廣泛接觸。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后鼓勵他堅持下去,這是教孩子熱愛生活、心胸寬廣,對孩子一輩子都有幫助。
2
習慣
一是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三是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從所有成功案例的孩子來看,優(yōu)秀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看書。
閱讀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的學習,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提升他(她)對世界的認識。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要靠父母培養(yǎng)的,而且這個習慣培養(yǎng)起來之后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終身受益。
家長要記住,在培養(yǎng)孩子一個新習慣、新興趣的時候,父母是要犧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的。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在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家長有必要陪孩子做作業(yè),快的一個月,慢的兩個月,幫助孩子把習慣培養(yǎng)好了再放手。
3
性格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發(fā)現一個現象,就是父母婚姻美滿、家庭氛圍民主和諧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陽光心態(tài)。
父母的感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這對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會非常有幫助。
培養(yǎng)孩子性格的第二個要點是父母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爸爸媽媽責任最大,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快樂。
要培養(yǎng)孩子陽光性格第三個要點是讓孩子開眼界。眼界決定境界,家長有條件、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帶孩子多出去看看,同時在準備出游或者參觀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如果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不分分計較,而是把孩子培養(yǎng)得心理陽光一點,培養(yǎng)出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對學習也很有興趣,還有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那么你絕對是一個稱職的爸媽!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努力做到這六個字:
?“等待”
家長要有耐心陪著孩子慢慢長大,要接受這個現實: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動作快,一下子養(yǎng)成各種好習慣,一下子什么都做好——否則這個家長也太好當了。
?“詢問”
孩子放學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問問孩子在學校里發(fā)生了什么,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詢問很重要。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機,從來不和孩子溝通。如果平時工作確實很忙,雙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鼓勵”
對孩子一定要多鼓勵,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不要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這樣只會打擊孩子。
擁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孩子學習效率的提高。而家長又應該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呢?
“我的夢想是成為小提琴演奏家,可是那個年代根本不現實?,F在我要培養(yǎng)自己的女兒來幫我完成這個心愿?!?/p>
“院子里那幾個小朋友考試都是前幾名,我的孩子居然還有一門功課不及格,我怎么出去見人啊,真丟臉!”
的確,很多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上一直持有這些觀點,并且也是這樣實施的。正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位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了殷切希望。在這里,“龍”和“鳳”成為了家長為孩子制定的終極培養(yǎng)目標的代名詞。然而,事實上很多孩子并不“買賬”,他們似乎鐵了心要跟家長“對著干”――不愛學習、不想去學校、不參加培訓,甚至不和家長說話,不理會家長為自己所做的一切。
孩子到底怎么了?其實,并不是孩子們不懂事、不理解父母用心良苦。孩子雖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思維和自己的觀點,如果家長強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學習、生活,把孩子當成完成自己夙愿的工具,孩子當然會感到壓抑、憤怒,對父母不滿。當孩子認為學習是為父母而不是為自己的時候,他們就很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對生活缺乏熱情,家長也會感到失望。
那么,家長到底應該為孩子設立什么樣的培養(yǎng)目標呢?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育研究專家泰勒貝克認為,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一個有獨立能力的人。其中最關鍵的是四種能力:自我感知能力:即能夠明了自己的內心情感,清楚自己的情緒變化;自我激勵能力:即在悲觀失望、意志消沉時能及時調整自己,重新振作起來;領導和合作的能力:即能夠適應社會,與他人和諧相處、有效合作,具備解決和化解矛盾、激勵團隊的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即能夠保持終身學習的信念――這些素質遠遠比一次考試考了多少分、在班上排第幾名、考上某所大學重要得多。
如果孩子沒能使家長如愿以償,家長應該怎樣看待呢?專家有這樣一個小測試,家長們可以問問自己:“我的孩子雖然沒有達到我定的目標,但孩子生活得很快樂,他很努力地學習,與同學相處融洽,并且樂于為社會服務。對這樣的孩子,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的確,對孩子的未來充滿希望和幻想本身并沒有什么錯誤,關鍵是家長要使自己接受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獨立個體,這才是“真正的希望”。
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有賴于家長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對了,家長們就不用擔心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了。
01.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02.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03. 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04. 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并非越貧窮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05. 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薄半A層是會遺傳的?!钡牵呒壍慕逃Y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06. 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平,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07. 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侯,并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08. 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閑生活?!皼]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p>
09. 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把孩子抱起來,父母最好讓自己有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
10. 夫妻關系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11.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
12. 有修養(yǎng)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13. 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皼]有激情,任何偉業(yè)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p>
14. 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有教養(yǎng)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fā)怒開始。
15. 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厚道,請不要嘲笑他的軟弱。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因為他被別人厭惡。愿意吃小虧的人,將來會占大便宜,因為他被人喜歡。
16. 身體的活力能夠帶來精神的活力。身體好的人,性格陽光。身體不好的人,做事猶猶豫豫,躲躲閃閃,說話吞吞吐吐。
17. 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到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小學,那么,這個孩子在小學要么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要么成為無法無天的搗亂者。
18. 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進餐,二是邀請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爾邀請孩子幫忙解決工作中的困難。三是給孩子講故事并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
19. 如果沒有特別困難,父母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
20. 給孩子講故事并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閱讀,盡早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爸灰€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睆膩聿唤o孩子講故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21.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第一個在3歲前后,第二個在9歲前后,第三個在13歲前后。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鍵期,后患無窮。
22.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孩子三歲前后,就必須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凡是自己能夠做的,必須自己做,凡是自己應該做的,當盡力去做。
23. 如果你的孩子在13歲的時候喜歡弗羅斯特的詩句:“兩條路在樹林里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這很正常,不要擔心,他以后也許會選擇人走的多的那一條。
24. 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是必要的,但給13歲前后的孩子講道理時,要注意自己講話的姿態(tài),姿態(tài)比道理更重要。否則,孩子會厭惡,反抗。孩子會說:你講的話都是對的,但你講話的那個樣子很令人討厭。
25. 心底秘密是人成長,成熟的標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26. 在孩子3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無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個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后松,無效的教育是先松后嚴。
27. 必須留意你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學習成績總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性格卻自私,缺乏同情心,沒有生活情趣。
28. 必須讓你的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鄰居不滿,對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好像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那么,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就很難與任何人自然地相處。
29. 孩子的成長需要同伴,讓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雜亂的伙伴,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30. 讓你的孩子盡早建立健康的審美觀。有出息的男性一定會喜歡健康的女性。不要讓孩子的審美觀陷入低級,病態(tài)。不要以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為強大的,就都是壞的。不要以為小麻雀,小綿羊,小狗都是可愛的,也不要以為獅子,老虎,狼都是壞的。不要以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1.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32. 告訴你的孩子: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家長和孩子就像兩顆彼此分離又相互靠近的大樹和小樹,大樹要為小樹遮擋風沙,也要給小樹留下足夠的空間,感受陽光,呼吸空氣。這樣小樹才能在屬于自己的空間里自由伸展,茁壯成長。太靠近大樹的小樹是不能長成參天大樹的,而遠離大樹的小樹卻要去獨自地抵擋風沙,雖堅強無比卻又極易扭曲或夭折。
輔導孩子家庭作業(yè),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面對下面現象,家長常常手足無措。
1、作業(yè)不主動
2、東張西望,作業(yè)不專心,磨磨蹭蹭耗時間,做事沒效率。
3、不獨立思考,遇到問題馬上求救。
4、湊合應付,學習不積極,作業(yè)完成萬事大吉,不檢查,老師布置以外的作業(yè),一點都不想做。
基于以上現象,建議您在輔導孩子家庭作業(yè)時按照下面的方法試一試。
1、幫孩子端正態(tài)度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必須盡心盡職地上班,完成本職工作,這叫責任;你做學生的,每天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yè),這也叫責任,這是你必須要做到的,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余地。
有的家長對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理解,不是埋怨題出得不好了,就是指責作業(yè)布置得太多,當著孩子的面貶低教師,這是極其危險的。
如果孩子不聽您的,您說了白說,沒有意義;
如果孩子聽您的,就意味著可以不聽老師的,如果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的權威形象被破壞,學校教育便很難讓孩子入口入心。必然會影響師生關系和教師與家長的關系。
但是,確實有時候,教師的作業(yè)布置得不好,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家長要私下里和教師真誠的溝通,
可建議莫指責。
2、努力提高孩子興趣
讓孩子喜歡做作業(yè),這需要引導。引導不妨策略
(1)就是拿放大鏡找孩子的優(yōu)點,盡可能地肯定孩子的作業(yè)積極性。也許孩子本不打算馬上做作業(yè),你真誠地夸孩子有責任感,長大了,懂事了,讓你省心,你很滿意,在稱贊面前,孩子一般會改變自己,克制自己。
(2)就是肯定孩子作業(yè)的優(yōu)點。要從心里贊美孩子“字進步多了,比我小時候的寫的都好!”“這么難的題都自己獨立完成了,了不起!”“做這么快,字又寫這么好,按這速度,每天的作業(yè)不就和玩一樣!”要把您的滿意簽到作業(yè)上。
(3)就是孩子作業(yè)完成了,要讓孩子玩一會兒,不要鞭打快牛。
3、一心一意做作業(yè)
有的孩子寫作業(yè)時沒有專心投入,“附加動作”太多,一會兒東張張西望望,一會兒摸摸這玩玩那,還有的孩子喜歡幾個人湊在一起邊聊天邊寫作業(yè),或者喜歡邊聽音樂、邊看電視、邊吃零食邊寫作業(yè),如此三心二意當然不能保證作業(yè)的質量和效率。
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
(1)告訴孩子高效學習的好處。開展一分鐘抄寫,一分鐘記憶,一分鐘速算等學習競賽,你能這么快就完成那么多作業(yè),質量又那么高,天天不是可以有很多時間干自己喜歡干的事。
(2)營造學習的氛圍。
干凈整潔的書桌、書房很重要,孩子的書桌上不要擺放令孩子分心的東西;孩子在做作業(yè)時,家長不要去打擾孩子:“今天在學校表現好不好,有沒有受老師表揚”,“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點心”,“做幾道了?還有幾道?”。同時,孩子做作業(yè),家長把電視開得大大的,在家里打牌喝酒,孩子也難以集中精神做作業(yè)。
(3)和孩子一起預定作業(yè)的時間,培養(yǎng)孩子的效率觀念
4、合理安排作業(yè)
能在學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帶回家里;放學后不要先去玩?zhèn)€夠,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時才去做作業(yè);
做作業(yè)前要事先準備好學習用具(膠帶、水彩筆、白紙、書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時候再臨時去找;
在做作業(yè)時要看清題目、審清題意后再動筆,不要做了之后才發(fā)現題目搞錯了或沒有按題目的要求去做;
做作業(yè)時遇到不會的題,可以先繞過去,先做其它會做的題,不要就停在那里無謂地消耗時間;
某一時間內,只能集中精力考慮一樣作業(yè)。
5、注意勞逸結合
孩子做作業(yè)是要動腦筋的,如果孩子連續(xù)思考問題的時間較長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就會出現大腦運轉速度緩慢的現象,這時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也會增高,這時如果讓孩子適當的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后其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一般來說,小學生連續(xù)做作業(yè)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1小時。很多時候,自由玩耍也是為了學習。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需要持之以恒,不要平時不管不問,偶爾有時間,為了顯示自己對孩子學習的關心,持久戰(zhàn)考察孩子學業(yè)。
6、加強能力訓練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到了三年級還不能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邊思考,恐怕他很難順利完成學業(yè)?!?/p>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yè)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和眼的協(xié)調一致等,有的孩子作業(yè)“慢”就是因為他們的協(xié)調能力不足,在做作業(yè)時頻繁地抬頭和低頭,從而降低了讀寫的效率和準確率。
對于這類孩子,家長首先應當加強其視知覺能力和動作協(xié)調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孩子玩記電話號碼游戲:大人小孩一起,看一眼看誰記得多,培養(yǎng)孩子的瞬時記憶能力;
可以讓孩子剪紙、走迷宮、彈琴等。
學習效率低不僅因為習慣差,因為態(tài)度問題,還因為能力差,需要家長教師共同提高孩子能力。
7、先復習后作業(yè)
作業(yè)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孩子完成作業(yè)的好壞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果課堂知識沒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消化和理解,作業(yè)自然就做不好,因此為了順利地完成作業(yè),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業(yè)前先看書和參考資料,復習完了之后再動筆寫作業(yè),而不要圖省事,回到家抓起筆就寫。
8、經常檢查孩子作業(yè)
對于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家長應當經常檢查,即使自己的時間再緊張,每周也要至少檢查孩子的作業(yè)一次。
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有兩個好處:
第一,可以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學習認真不認真,知識掌握的牢不牢,有沒有學習困難等等,都可以從孩子的作業(yè)中有所反映;
第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時候他是無法管好自己的,即使是成績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家長能夠不時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業(yè),就會使孩子在無形中有個壓力感,他可能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學習。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孩子的作業(yè)有沒有丟三落四的現象,孩子的作業(yè)能否及時完成,孩子的作業(yè)是否工整,孩子作業(yè)的錯誤率高不高,孩子的作業(yè)有沒有抄襲的現象等等。
檢查前要現讓孩子自查,肯定優(yōu)點,贊美優(yōu)點,指出不足,實事求實,堅信孩子可以改正。
9、適當幫助孩子作業(yè)
有的孩子學習上的欠帳太多,很多作業(yè)根本就不會做,做作業(yè)時會有大大小小的“攔路虎”擋在前面,他們對寫作業(yè)的畏難情緒十分嚴重,很害怕寫作業(yè),作業(yè)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產生煩躁感。對于這類孩子,家長應當耐心的幫助和輔導他們的家庭作業(yè),孩子在課堂上沒有搞懂的東西,只好由家長在家里給及時補上,爭取不要讓孩子的學習再出現新的欠帳,另外還要注意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家長自己本身沒有這么多時間或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就應當適當請一些家教,將孩子在知識上的漏洞都補上。但是,一定要記住,作業(yè)可以督促,不能代替。
1 0、多鼓勵少指責
家長應正視孩子的能力,當孩子課后不會做作業(yè)時,不要一味責罰,而應當鼓勵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訓斥和打罵是無濟于事的,只能使孩子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這樣一來不僅孩子的作業(yè)無法完成好,而且其學習成績也會下降。有一個母親經常盯著孩子做作業(yè),孩子做慢了就吼:“快做,沒見過像你這么慢的!”孩子加快了速度,可她又說:“字怎么寫得這么差,又出了差錯!”孩子于是又放慢了速度,然而這位母親又沉不住氣了:“這么久還沒想出來,我怎么養(yǎng)了你這么笨的孩子!”最后只要母親在旁邊,孩子做作業(yè)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渾身發(fā)抖。
家長育兒心得:我是孩子的地
我的寶寶叫張XX,已經七歲了,時間在不經意間已經流轉了7年,恍若昨天。記得懷胎9月的辛苦,記得第一個爬起,第一次跌倒,第一次叫媽媽。
孩子出生不久,由于奶水少,坐月子時間長,就一直跟著奶奶,3歲以前都是奶奶辛苦操持,那段時間我跟著孩子爸爸在深圳,但是千山萬水也阻隔不了我對孩子的牽掛,經常在公交車上打電話給孩子,當眾淚流滿面的場景也上演了很多次?;貋碇?,孩子慢慢就跟著我了,一有機會我就教孩子兒歌,教孩子說話,可以說我孩子說話比走路好,當然我也是一個不“完美”的媽媽,孩子的點心,主食我一樣不會做,總是在網上面或者書上面搜尋之后告訴孩子的奶奶,咸了、淡了、甜了、干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反饋,我也沒有及時去總結和改進。
真正和孩子膩乎在一起的是2014年,孩子的爸爸出國,我感覺天塌了,我沒著沒落的,以前一家三口形影不離的影子沒了,苦悶了很長時間,那段時間工作上桀驁不馴,回到家無精打采。但是孩子是天真的,她已經知道安慰我,在道理說服我,有一次吃飯,我吃著就流淚了,孩子放下筷子,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媽媽,你這樣不開心,你知道嘛,寶貝也會不開心的,你要想著開心的事情,這樣我們大家都開心起來了。我破涕為笑,我意識到:孩子是我的天,孩子是我生活的動力,是我明天的希望。以后的日子我打起精神,送孩子學興趣班,帶孩子去游樂場,跟孩子一起過只有兩塊臭豆腐的圣誕節(jié),我們之間是朋友了,孩子告訴了我生活的真諦。孩子給了我勇往直前的動力。
讓我們感情“突飛猛進”的還是在家里開店那段時間,爸爸沒有時間陪孩子,甚至她最愛的奶奶也去店里幫忙了,我們娘倆放學回家有什么吃什么,看著孩子日漸消瘦的笑臉,從不下廚的我決心破戒,我一樣一樣的學著,想著怎么做孩子愛吃,怎么做孩子吃的健康,我喜歡看我的孩子吃飯香香,睡覺香香。這時候變成了:我是孩子的地,孩子依靠著我,小小的她日子才會舒坦,做媽媽的才放心。
平時我總是教育孩子,對人有禮貌,我鼓勵她積極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別人不理解,也要敢于“亮劍”。我的孩子很有禮貌,喜歡聽故事,晚上和我睡覺前我有時會饒有興趣的講一講幾個繪本或者成語故事,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是這樣一步步積累的,孩子像塊海綿,你給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孩子也是一塊白紙,只要心靈快樂,必定是五彩斑斕。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雖然全家人有時沒有一致的立場(緣于爺爺奶奶爸爸對她的溺愛),但孩子并不是“十惡不赦”,道理都懂得,但是難免要回上幾句嘴,之前我有些要強力壓制孩子的表達,但我看了一本書,書上說,孩子的情商和智商成很重要的比例,一般有想法的孩子情商都很高,智商也是不會低,所以都是在解決完了問題之后,允許孩子表達她的思想,甚至發(fā)現她說的話很有道理,因為她會拆穿你之前心口不一的承諾,她會告訴你行為不示范的錯誤。孩子是我的老師,我是孩子的學生。
我的孩子很羞澀,有時擔當一點小角色的時候,總是放不開,我想原因有兩點:其一,孩子對自己要求太高,放不開手腳,其二,孩子天生不是上舞臺的自來熟。但我想每個孩子總有花期,慢慢地鍛煉的多了,總會綻放,不要她綻放的美麗,而要她綻放的自然。有時和孩子的老師開玩笑:老師給我打打吧,家里沒人打她,可能需要受點挫折。老師總是會嘲笑我,身為一名幼兒教師的同行,我的話顯得那么不專業(yè)。俗話說: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短,有時不要把大人的意愿強加在孩子的身上,給孩子一些空間。
我的孩子最大的有點就是做事情非常的有邏輯,這和我的反面教材不無關系,因為生活中的我是個老馬虎,但是我總是借此機會讓孩子跟我反著做,慢慢地孩子會覺得自己很有條理,比媽媽強。我也暗自竊喜,無心插柳柳成蔭。
對待孩子,不要求孩子成才,我們要求孩子成人,我要求我的孩子獨立,學會善待別人,學會孝敬長輩,樂觀面對困難。
孩子心理抑郁影響你們的親子關系
我們父母往往認為孩子們生活得很輕松,
孩子們只是擔心的,無非是哪天出去玩,
媽媽會不會買自己喜歡喝的果汁而已
我們似乎從未意識到成長也可能如此艱辛,
比如對于成年人而言,
如果錯過一頓飯,不過是過后再吃罷了,
但是,對一個依賴別人給他食物的嬰兒,
延誤吃飯時間卻會是對身心的雙重折磨。
如果孩子發(fā)出了痛苦與壓抑的訊號,
作為父母,我們是否能覺察并給他支持呢?
孩子有心理壓抑的表現,你看出來了嗎?
1 哭泣
孩子哭泣通常是由于饑餓或疲勞,
但哭泣也是減輕壓力,情緒管理的一種自然模式。
“孩子試著將所有見到的一切裝進心里,試著理解這個世界,這對他來講有點不堪重負?!?/p>
“哭泣是一種自然療愈機制”,當孩子受到太強的刺激,不知如何放松時,他們就垮了下來,然后大聲啼哭,這就是為什么總會有很多哭成淚人的孩子。
2 不安的睡眠
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
當兒童或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
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
在想象力豐富的學齡兒童腦子里,
壁櫥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
如果說你的孩子長期失眠,
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們。
3 疾病反復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頭疼,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
曾經有一個父母正在鬧離婚的孩子表現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地去校醫(yī)務室檢查,說自己頭疼。作為父母,即使你懷疑孩子在裝病,你也不能去懷疑。
其實,如果一個孩子經常抱怨不舒服,排除了身體疾病后,一定要關注兒童的情緒和心理,而不再是身體。
我們需要關心的是孩子,不僅僅是他的胃,還包括他的心情。
關注心情是愛,關注事情是控制。
反復的身體不適一定有其心理上的原因,
除了父母自己學習上課以外,
我們一定要安排和孩子單獨相處而又無人打擾的時間,
和他一起度過這段時光,
讓他感到我們是值得信賴的!
4 攻擊性行為
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不總是古怪的。
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或錄像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
一個兩歲的孩子不大可能由于得到一塊碎餅干而感到不安,只是將其作為借口釋放早晨郁積的沮喪心情。
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無憂無慮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5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新聞中災難的報道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
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減輕恐懼和憂慮的方法就是教會孩子們正視它們。說“沒什么好怕的”是毫無用處的,相反,應該讓孩子集中精力應付他們控制范圍內的事。
6 說謊和欺騙
歸根結底,他們是想取悅于父母,擔心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如果承認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他們會感到羞愧。因此,他們就編造一些父母喜歡聽的話,或讓他們高興,或喜歡講故事時自己受到關注和贊賞。
“如果你發(fā)現孩子在說謊或欺騙你,請記住他們在按著父母的暗示行事?!比绻愕暮⒆勇牭侥愦祰u自己停車沒付費,或撒謊以避開工作會議,你要小心自己在樹立壞榜樣。
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后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覺察一下你自己是不是也不愛對孩子說真話?
7 拒絕吃飯
如果出現厭食或其它表示不滿的肢體語言,
家長應認真對待。
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fā)展成飲食紊亂癥。
一些挑食的孩子胃口小,沒有食欲。另一些明確表示不喜歡某些飯菜,但最終他們會吃掉喜歡的飯菜;而對于可能患有飲食紊亂的孩子,他們就干脆不去想自己餓不餓。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
而是應該經常改變飯菜的種類,
鼓勵孩子幫你做飯,
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
洪蘭:如何科學地發(fā)展孩子的大腦?
近年來,腦科學的熱度有增不減,也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很多新的啟發(fā)。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洪蘭,在上海教育學會主辦的金蘋果教育論壇上的演講中,介紹解釋了發(fā)展孩子大腦的方法,告訴大家什么樣的生活經驗可以使孩子的大腦神經活化得快,讓神經網絡分支生長得更密。
對于如何科學地發(fā)展孩子的大腦,洪蘭博士提出了以下3個方法:
首先,讓孩子運動。運動的時候,大腦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并促使神經連接。比如,多動兒,醫(yī)生會給他開一些增加多巴胺分泌的藥;得抑郁癥的人,醫(yī)生會給他開增加血清素的“百憂解”;而正腎上腺素,可以增強人的注意力。但是,這些藥物帶來的東西,從運動上就可以得到。運動使大腦加速運動。實驗證明,有運動的老鼠負責記憶的海馬回比沒有運動老鼠的大了15%,重了9%,神經細胞的樹狀突和突觸增加了25%。運動會使大腦年輕,也能使孩子更有創(chuàng)造力。因此,讓你的孩子運動完再寫作業(yè),學習效果更好。
其次,讓孩子閱讀。閱讀是吸取信息最快的方式,眼睛看字一分鐘668字,說話最快一分鐘250字,閱讀比說話快三倍。孩子必須要有閱讀的能力,才能與其他人競爭。洪蘭博士認為,閱讀改變大腦,是因為說話是本能,而閱讀是習慣。我們與黑猩猩只有1.5%的基因不同,但我們的生活卻有極大的不同,正是因為我們有文字的傳承,書寫和閱讀的能力。此外,孩子讀書的范圍與多少決定了孩子的背景知識,而背景知識又決定著人所能看到的東西。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廣泛大量地閱讀,有了對一個事物的背景知識,在面對相同的事物時,他能獲取的信息要比其他孩子多得多。別的孩子可能只是看了,而他是真正地看到這個事物并有額外的收獲。所以,不要讓孩子只會認知,要讓孩子大量地閱讀課外書,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讓他和別人在面對相同的事物時,獲取更多的東西。
最后,讓孩子與同伴游戲。洪蘭教授指出,游戲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是學習的伙伴,游戲是大腦成長的營養(yǎng)劑,它使大腦產生腦衍生神經滋養(yǎng)因子(BDNF)。小時候不會跟別人玩的孩子,長大后只會玩電玩游戲,因為電玩游戲這種沒有生命的玩伴能夠忍受孩子重復、不合理的咒罵和“毆打”而不離去。會玩的孩子EQ更高,孩子會在團體游戲互動中,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完成自我的社會化。另外,游戲也會使孩子更有創(chuàng)造力,幫助孩子更好地培養(yǎng)自身的基本能力。美國伊利諾大學就曾做過一個心理學的專業(yè)實驗,結果證明游戲與學業(yè)成績有高度相關。所以,讓你的孩子去和同伴玩吧,會玩的孩子,學業(yè)成績會比較好,人際交往能力也會比較好。
以上就是洪蘭博士提出的科學發(fā)展大腦的3條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end—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為人處事呢?怎樣擔當成功父母角色,家教理念:不僅僅要做孩子合格的引導者,我們還看看有哪四大方法吧!
家長如何教育幼兒
家長如何教育幼兒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饋。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并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并不認為“你真蠢”是臟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并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
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表,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表時,這個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只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表現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后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表定理”。
1、別害怕孩子愛玩電腦,這是他們未來的工作、生活方式。
2、一開始別太在乎孩子成績,要關心他是否喜歡學校。
3、除了贊美,要有懲罰,不過懲罰教育不等于簡單的棍棒教育。
4、讓他堅持一樣體育運動,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排球都好。
5、從小學開始,一定要分點家務給他做。
6、愛他,也要一樣愛他的爸爸(媽媽),永遠。他會記住的,學會愛他的愛人和孩子。
7、別上奧數,那里最擅長用培養(yǎng)天才的口號折騰普通人。
8、也許你有很多夢想沒有機會實現,別讓孩子代替你實現,那是你的夢想,不是孩子的夢想。
9、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10、為他培養(yǎng)一種終生受用的興趣,不論是高雅還是通俗,不論是大眾還是小眾,音樂,美術,文學,寫作,集郵,手工,這些都很好,但請不要僅僅為了考級或升學去學。
11、試試和孩子一起看課外讀物。好書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良師益友。
12、耐心陪孩子玩游戲,即使你認為他的游戲內容很無聊。
13、當他耍賴時,絕不妥協(xié)。
14、每月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次兩小時以上。
15、小孩子之間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16、孩子越大, 我們越是絮絮叨叨他的缺點,請一直用他剛出生時候的眼光去欣賞他。
17、下棋,游泳,騎自行車,打升級,K歌,這些普通人都愛玩的項目可以早點教會他。
18、除了成長中教給他誠信,善良,孝順,尊重,原則等基礎的東西外,也要包容并認同他個性,專屬的特質,畢竟他是唯一的。
19、靈魂要自由,思考要獨立,活得要真實。
家園共育《家長如何敏銳地發(fā)現孩子的心病?》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課間活動中,大家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情,有玩的,有看書的,有和朋友說悄悄話的,一切似乎都是這么自然。 忽然,一聲很不和諧的叫聲引起了班級內的騷動來,緊接著,就聽見“老師,你來……”還是這聲又尖又脆的聲音,...
談家長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長 有這樣一位家長,可以說為了孩子是操碎了心,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娛樂時間,每天都陪在孩子身邊。可是她的孩子卻并不喜歡和她在一起,甚至覺得沒有媽媽陪在身邊會很開心。這位媽媽非???..
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太過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小學是個打基礎的階段,基礎打得牢固,萬丈高樓才能平地起。相對于學習成績,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有三件事要比卷面成績重要得多。 1 興趣 興趣包括兩方面,一是...
導讀:找各種理由逃學、一臨近考試就生病、見了人就躲閃……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種種現象,常被家長忽視。殊不知,這些很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的征兆。日前,一項調查顯示,七成兒童心理問題被忽視,并給他們今后的人生設...
擁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孩子學習效率的提高。而家長又應該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呢? “我的夢想是成為小提琴演奏家,可是那個年代根本不現實?,F在我要培養(yǎng)自己的女兒來幫我完成這個心愿?!?“院子里那...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