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認真篩選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大家推薦一篇題為“敕勒歌課件”的文章,閱讀是一種好習慣希望以下內容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在寫的時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的反映。
3、師:(出示ppt9)在詞典上,“川”字有三種解釋,請你判斷一下,“敕勒川”的“川”應當選擇第幾種解釋?(請用手勢回答)。
4、是的,“川”在此處指遼闊無邊的草原,那么“陰山”指什么,你想起了哪句詩歌?詩句“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陰山”與此處的“陰山”指的是同一座山。這座山在今天內蒙古的中部,自西向東綿延數百里。讀著這句詩,你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指名說。
5、一句“敕勒川,陰山下”,不僅交代了敕勒族人生活的地點,而且描繪出了一望無際的草原,連綿起伏的群山,給人以無限遼闊(板書:連闊)、無比雄偉(板書:“雄偉)的印象。請你讀,讀出這種遼闊雄偉的氣勢來——(指名讀)。
6、很好,讓我們來看看詩歌的第2句,請一名女生來讀——。
7、要讀懂這句詩,先要了解“穹廬”是什么,看(出示ppt10),“穹廬”就是這些白色的、供敕勒族人生活的氈帳,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蒙古包。請你想想看,“天似穹廬”,是說天空像什么?到底像不像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來想象一下。
師描述:現在,你來到了遼闊無邊的草原中央,抬頭往上看,湛藍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遠;再往前看,一直努力向前看得更遠些,遠處的草原與天空仿佛連在了一起;然后,你向左看、向右看,轉過身向后看,天空和草原的界線全都看不清了。這時,你感覺天空真像——(一頂巨大的蒙古包)把整個草原給——(罩住了、蓋住了)。
教材分析: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這首民歌描繪了我國內蒙古陰山腳下土地遼闊、牧草豐茂、牛羊肥壯的草原風光。詩歌反映了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活,表現了他們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整首詩場面宏大、意境高遠、層次清楚、語言通俗。在景物描寫方法上,靜動結合是本詩的顯著特點。
學生分析:
這首詩歌,學生在小學時已接觸過,但只是停留在篇目背誦的淺顯層面上,對詩歌的景美、情美、構思美缺少探索和體驗。
相關課程標準: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課前預習:
朗讀課文;積累生字詞;查找“樂府詩”、“敕勒族”的有關資料;查找蒙古大草原的相關圖片。
1.了解樂府詩。
2.掌握生字、詞語,背誦、默寫課文。
3.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思想感情,以及寫作技巧。
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意境、思想感情;通過合作探究理解詩歌的寫作技巧。
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古代文化的情感。
2.背誦、默寫課文。
3.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思想感情,以及寫作技巧。
1.運用PPT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注:草原風景作背景圖片,
指導語:請同學們聆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看圖片和字幕,讓我們
的心飛臨那美麗的大草原。
2.教師: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傾訴了牧民對草原對家鄉(xiāng)的無比熱愛,令人心曠神怡。大草原自古就是北方人民的美好家園,一首《敕勒歌》寫盡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讓人為之陶醉。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敕勒歌》。
(一)檢查預習,掌握基礎。
教師請學生口頭匯報課前查閱的“敕勒族”、“樂府詩”的有關資料,然后字幕補充相關資料,重點強調紅字部分。
1.《敕勒歌》是南北朝時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車、回鶻,是今天維吾爾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時敕勒族相當繁盛,史書記載有十二個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圍的廣大地區(qū)。北有大青山擋風,南有黃河迂曲補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兩宜的肥美牧場。
2.《樂府詩集》將《敕勒歌》收入《雜歌謠辭》?!稑犯娂肥撬未痪幹臉犯娍偧?,主要記錄了兩漢到唐五代的樂府詩和先秦歌謠,共一百卷。傳世名篇佳作眾多,如《木蘭辭》、《陌上桑》、《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等。
1、播放示范朗讀PPT。
2、指導朗讀:朗讀時應注意什么?(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師生共同朗讀一遍。)
3、自由朗讀: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低聲吟唱,注意朗讀要求模仿示范朗讀把詩歌讀通、讀懂。(兩分鐘)
4、跟讀:放示范朗讀學生小聲跟讀兩遍,體會詩歌的韻律。
教師用PPT播放思考問題。
教師指導語: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思考字幕上的四個問題,五分鐘后,你可以搶答任意一題。機會難得,希望同學們把握展示自己的機會呀!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醞釀答案,在練習本上整理答案提綱。舉手搶答。
教師活動:鼓勵學生舉手搶答,及時評價、歸納、補充學生的答案。對未搶答的題目可指定成績較好的學生回答。
1.你在詩中都看到了什么?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在詩中寫了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天空的特點是蒼蒼,草地的特點是茫茫,這蒼蒼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顯得遼闊無邊。風吹過來,草低下頭,看見了許多牛羊,草的特點是茂盛,而牛羊的特點是肥壯。)
2.“敕勒川,陰山下”一句除了說明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外,還有何用意?
(參考答案:一方面,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入云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另一方面,“陰山”是北方民族祖祖輩輩生活繁衍的地方。它是鄉(xiāng)情的濃縮,是故土的代名詞,為下文表達對草原的熱愛做鋪墊。)
3.可以表現天高地闊的比喻很多,詩人為什么要選擇穹廬?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參考答案:穹廬是草原的特點,用牧民們日日相伴的最為親近的生活居所來比喻,非常親切。表現出草原牧民們對自己家園的熱愛,對草原的贊美。)
4.詩中為什么不寫人,而是強調、渲染天地蒼茫,上下一片?在這樣的背景下,“風吹草地見牛羊”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參考答案:草原上并非無人,“見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寫人,是為了突出表現草原的浩瀚蒼茫的自然特征。這樣寫使人油然涌起一種生機感、喜悅感、悠然自在感。)
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談談《敕勒歌》寫作上的巧妙之處。(提示:從修辭、動詞使用、詩文結構等角度談)
學生活動:1.以小組為單位探討,把探討結果整理在練習本上。2.各組推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師活動:靈活處理各組發(fā)言順序,及時肯定發(fā)言內容。學生能能圍繞答案說出大意即可,不要拘泥于答案中的固定詞句。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體現草原的美。詩的前六句寫平川,寫大山,寫天空,寫四野,涵蓋上下四方,意境極其廣闊恢宏。但是,詩人的描寫全從宏觀著眼,作總體的靜態(tài)的勾畫,沒有什么具體描繪,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悶的感覺。但當讀到末句――“風吹草低見牛羊”,境界便頓然改觀。草原是牧民的家鄉(xiāng),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過于豐茂,牛群羊群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里。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蕩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群,西一群,忽隱忽現,到處都是。于是,由靜態(tài)轉為動態(tài),由蒼茫一色變?yōu)槎嗖识嘧?,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
2.動詞“吹”、“低”、“見”使詩境宏厚,味外有味?!按怠弊?,體現了長風勁吹的豪放,吹出了滾滾牛羊,吹出了蒼茫草原的隱秘?!暗汀弊?,不僅可見草原的水草豐茂,又展現了草的動感?!安莸汀辈棚@現牛羊。動詞的使用,是作者欲藏故露的寫景方法,已經耐人尋味。
3.構思巧妙,結構上雙重反襯。一是廣闊無垠、大面積的空白,與微露的牛羊之間的襯托;二是從蒼茫的死寂到生命的喜悅的對比。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二)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語句。
(四)問答題:
可以表現天高地闊的比喻很多,詩人為什么選擇穹廬?這其中包含了草原
民的什么情感?
(三)環(huán)顧四野,天空就像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這就體現了濃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五、課外練習,拓展提升。
亮點:
1.課堂引入,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一堂課興味盎然。
2本堂課學生聽、說、讀、練,調動了學生多種活動,完成了課堂目標,使學生“健康的疲勞”。
建議:
1.課堂導入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四分多鐘,教師可播放一半。
2.探究“《敕勒歌》寫作上的巧妙之處”,學生可能探究較淺,還須教師適時點撥。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老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并配樂)
2、老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二年級學生回答
3、老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二年級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二年級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老師:詩中哪句是描寫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年級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二年級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教師評價: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二年級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敕勒歌》,并試著去吟唱詩歌。
2、展開想象,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詩歌吟唱來了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歌的魅力。
教學準備:
PPT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文本,學習詩歌
1、歌曲導入新課
由歌曲《美麗的草原是我家》導入新課。
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仿佛把我們帶入北方美麗的大草原,仿佛讓我們看到藍藍的天,青青的.草,潔白的云,還有成群的牛羊。那么在古代同樣有一首歌,它寫盡了北方草原的富饒壯麗,寫盡了草原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敕勒歌》。
2、學生自讀課文,感受詩之韻味
請同學們自己先讀一遍詩,根據注釋把字音讀準,還有拿不準的字互相交流一下。
⑴讀準字音。
特別糾正“野”和“見”的讀音。
⑵集體讀,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
⑴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風吹草低/見牛羊。
⑵“下”“野”
“蒼”“?!薄把颉?/p>
3、交流體會,品味詩意
二、吟唱詩歌,升華情感
1、馬背上的歌謠 (1)簡介背景
首領斛律金,能征善戰(zhàn),一位常勝將軍,但這次打了敗仗,戰(zhàn)士們士氣低落,斛律金便高歌一曲,為戰(zhàn)士們鼓舞氣勢,重振威風!
(2)身臨其境,放聲吟唱
如果你是一位遠征的大將軍,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騎著雄壯的戰(zhàn)馬,身后是十萬鐵騎,北風吹過,戰(zhàn)旗獵獵,你不由得高歌一曲:“敕勒川,陰山下……”
(3)升華情感,用心吟唱
請同學們策馬揚鞭,馳騁草原,唱出《敕勒歌》。
2、談談你心中的感受!
三、走出文本,延伸拓展
1、試著吟唱另一首詩歌《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2、通過學習課文《敕勒歌》,延伸到了一系列馬背上的歌謠,還有白居易的《錢塘江春行》,三首詩都與騎馬有關,三個騎馬是不一樣的。草原上騎馬,戰(zhàn)場上騎馬,西湖邊騎馬,背景和節(jié)奏各不相同,讓學生在快樂中體會詩歌的韻味,何樂而不為呢
3、把你學到的詩歌吟唱給家人聽,分享你的快樂!
板書設計:
馬背上的歌謠
吟唱詩歌
敕勒歌 破陣子 錢塘江春行
教學反思:
這首《敕勒歌》是模仿戴建榮老師的吟唱詩歌,當時聽完課后,我內心非常震撼,競不知詩歌有如此之魅力,吟唱起來也這么朗朗上口,所以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是嘗試著來,沒想到孩子們興趣濃厚,整節(jié)課大家都沉醉在詩歌魅力中……
一、歌曲導入:
播放騰格爾《天堂》,課件展示草原圖片。
師:一曲《天堂》唱盡了游牧民族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寫盡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讓人為之陶醉。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敕勒歌》。(課件中出示標題)。
二、作家作品常識:
《敕勒歌》是南北朝時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車、回鶻,是今天維吾爾族的主要族源。
《樂府詩集》將《敕勒歌》收入《雜歌謠辭》?!稑犯娂肥撬未痪幹臉犯娍偧?,主要集錄了兩漢到唐五代的樂府詩,兼集先秦歌謠,共一百卷。傳世名篇佳作眾多,如《木蘭辭》、《陌上?!贰ⅰ妒鍙能娬鳌?、《孔雀東南飛》等。
三、朗讀指導:
1、播放示范朗讀動畫(聽一遍)。
師生共同朗讀一遍。
3、自由朗讀: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低聲吟唱,注意朗讀要求模仿示范朗讀把詩歌讀通、讀懂。(兩分鐘)。
4、跟讀:放示范朗讀學生小聲跟讀兩遍,體會詩歌的韻律。
5、匯報朗讀:找3人單獨朗讀,及時指導評價。
四、重點分析:
1、請快速把詩朗讀一遍,然后討論一下你在詩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從詩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師:我們看見了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呢?(生:蒼蒼及時板書)。
師:還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樣子的'啊?(生:茫茫及時板書)。
師:這蒼蒼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顯得怎么樣?
生:很大、望不到邊等順勢總結板書:遼闊無邊。
還能看到什么?牛羊風吹過來草低下頭看見了許多牛羊。
草怎么樣?茂盛牛羊怎么樣?肥壯板書:茂盛肥壯。
回頭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狀態(tài)的景物描寫?靜態(tài)描寫。
草低、見牛羊呢?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合的寫法。
詩中有靜有動,形成了一種動靜結合的美,使詩顯得有生氣,今后同學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也要多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這樣我們的作文會寫得更好。板書設計:
敕勒歌。
蒼蒼茫茫靜。
(遼闊無邊)。
草低見牛羊動。
(茂盛肥壯)。
2、“敕勒川,陰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
詩中將天空大地,用與牧民們日日相伴最為親近的生活居所來比喻,表現出草原牧民們對自己家園的熱愛,對草原的贊美,他們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xiāng)、贊美生活。
4、詩中為什么不寫人?是否無人?
并非無人,“見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寫人,是為了突出表現草原的浩瀚蒼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蒼茫的自然背景下,“風吹草低見牛羊”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機感、喜悅感、怡然自在感。
五、當堂背誦。
六、作業(yè):
(基于原詩、合理想象、注意抒情)歌曲欣賞中結束本課。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p>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jié)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詩句內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3、初步了解吟誦,練習吟誦古詩,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中華文化瑰寶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與傳承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
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意境以及對古詩吟誦的認知、練習。
教學道具:
草原風光圖片、歌曲,PPT
教學過程:
四部教學法:讀韻味——明詩意——-寫意境——-吟詩情
一、情景導入,豐富認知
播放草原風光的歌曲圖片,帶學生進入學習的情景。師:同學們,草原的風光美嗎?今天,咱們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個字概括了我們用話語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師(板書詩題):齊讀詩題。
二、練習朗讀,讀出韻味
1、師:聽師范讀《敕勒歌》(配樂)注意聽清字音和節(jié)奏。
2、學生劃節(jié)奏自由練習讀。
3、多種形式的讀古詩:同桌互讀,男女賽讀,四人小組內合作讀古詩。合作要求:①按組號順序依次讀古詩,別人讀時要認真聽。②讀完后選出讀得好的同學作為本組代表參加朗讀展示。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師: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還有誰想讀?
4、師:說說他讀得怎么樣?(他讀得又流利又有感情。聽了他的朗讀,我覺得草原很大!)
師:男生把陰山的雄偉高大讀出來了,女生把草原的遼闊無邊讀出來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意
1師:讓學生再讀課文,由詩入畫。結合課文注釋,說說在
這首詩里,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這是一幅圖畫,遠遠的是雄偉的陰山,向天空看藍天白云,美麗的草原無邊無際,天地相接,輕風一來,牛壯羊肥,若隱若現,
2四人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描述詩境:(課件展示草原風景)
生:“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滿眼青綠,無邊無際地延伸開去,只有那同樣遼闊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從四面低垂下來,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蒼蒼茫茫的天地之間,風吹拂著豐茂的草原。時而在這里,時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p>
3.交流: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體悟詩情,感受草原風光的遼闊壯美,激發(fā)學生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四、吟誦古詩,感悟詩情:
教師示范吟誦,讓學生談吟誦了朗讀的區(qū)別,教學生初步了解吟誦,認識吟誦符合和一些基本的規(guī)則:依字行腔,依義行調,入短韻長。吟誦時應注意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
4、學生先自己反復練習朗讀,再指名朗讀,集體評議是否讀出詩中天地曠遠宏大的氣勢。
五、總結拓展,升華情感
師:
1、聽著你們清脆、明亮的吟誦,我終于明白: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夠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是因為有一代代的少年兒童,一直都在學習它。我們可以想象,這首詩歌誕生后南北朝時期的孩子們一起吟誦——(生齊讀——敕勒川) 300多年過去了,少年時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們一起,用清脆的聲音吟誦著——(生齊讀——敕勒川)時間如流水,轉眼又過去了900多年,少年時代的納蘭性德,與清朝的孩子們一起,用明亮的聲音吟誦著——(生齊讀——敕勒川)
2、像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就叫作——經典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少年兒童,將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所以今天,我們要讀——(生齊讀——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這種的讀書聲永不停息,中華民族吟誦文化的薪火就會代代相傳,孩子們,讓吟誦回歸語文。
六、板書設計:
敕勒歌
凝練的語言:蒼茫、籠蓋、低優(yōu)美的意境:一望無際、悠閑動人的聲韻:吟誦豐富的情感:
七、作業(yè)布置:書寫類:積累與草原有關的古詩句。
觀看類:觀看《詩歌詠流傳》
【教學設想】
先初讀掃清語言障礙,再解釋詩句,誦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誰讀過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詩?能試著背一首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時所寫的詩。出示課題:夜宿山寺。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全詩,學生注意聽不認識字的讀音。
2.學生借助拼音初讀全詩,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三、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危敢驚。
請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
2.這些生字誰會讀?
指名認讀,“開火車”讀,重點指導“驚”字的讀音。
3.去掉拼音,小組檢查認讀生字。
4.猜字游戲:老師手中拿了一個生字娃娃。
誰來猜猜,老師拿的是哪個生字娃娃?
四、將生字寶寶放回詩中,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讀詩。
2.指名讀詞:
高百尺、摘星辰、高聲語
3.指名朗讀全詩。
五、借助插圖,了解詩意
1.出示或文中插圖,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這山頂寺院的高樓上,你會有什么感覺?相機出示前兩行詩。
3.指導朗讀前兩行詩。
老師配樂范讀;
學生試讀;
指名讀;
全班配樂齊讀。
4.站在這高樓上,人們都不敢大聲說話,害怕驚動了天上的神仙。相機出示后兩行詩。
學生自由讀后兩行詩;
指名配樂讀;
教師配樂范讀;
全班配樂齊讀。
六、創(chuàng)設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1.教師配樂描敘詩境,學生想象畫面。
2.學生自讀整首詩。
3.指名扮演小詩人,表演讀。
4.師生配樂合作讀。
七、選擇作業(yè)
1.自選樂曲配樂背誦全詩。
2.給詩配畫。
3.李白還寫過哪些詩,找一找,讀一讀。
資料包
精彩片段
【教學設想】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睆娬{的是朗讀在學古詩中的重要性。初讀古詩時,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做到讀準字音,把詩句讀正確,讀通順。利用播放大草原的風景,引導學生在圖中了解詩句的意思,讓學生的耳、腦、口、眼協調活動,從中感受到詩中所描寫大草原的美麗和遼闊無邊以及牧民富足的生活,從而漸入古詩意境。
【教學過程】
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師(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個很大很大的草原,在遠處有高高的青山,山下有很多的蒙古包。
生2: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草原上的草很茂盛,在那高高的山下,有很多圓頂的蒙古包。
師:你們說得真好!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容?
生: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師(在圖片旁出示這兩句詩):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四行詩,想想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自由讀這四行詩后想了一下舉手,請一名學生回答。)
生1:我想知道“敕勒川”是什么意思。
生2:我不明白“籠蓋四野”的意思。
師(針對講述):敕勒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敕勒川是這個民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想讀讀這兩行詩嗎?大家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師: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還有誰像想讀?
(再請一名學生讀)
師:說說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又流利又有感情。聽了他的朗讀,我覺得草原很大!
師:是呀,草原可真大啊!“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边€有誰想讀?
(再請兩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讀)
師:你們讀得真棒,老師真高興!下面咱們進行男女生賽讀這兩行詩句,好嗎?
(生非常興奮!男女生賽讀)
師:男生把陰山的雄偉高大讀出來了,女生把草原的遼闊無邊讀出來了,你們都讀得很不錯!所以男女生都得第一!
(學生歡呼起來)
師: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自由讀讀最后三行詩。
(學生自由讀詩句,看。)
生1:詩人還看到天空藍藍的,很遼闊,草原上的草長得綠油油的。一陣風吹來,草被吹彎了,露出很多牛羊。
生2:詩人看到了藍藍的天空遼闊無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草,而且草長得很高,很茂盛。風一吹把草吹彎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師:你們把這個畫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想想,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一下。
(學生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生1:我體會到這兒非常美。
生2:我覺得這兒的牛羊肯定長得很肥,因為這兒的草長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長得壯!
師:牛羊長得這么壯,這兒牧民的生活怎么樣呢?
生2:他們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色,肯定很幸福!
生3:我覺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們養(yǎng)的牛羊這么壯,一定可以賣很多錢。
師:對呀,能生活在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誰愿意把最后三行詩句讀一讀?
(生搶著舉手,請一名學生讀)
師: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還有誰來讀讀?
(指名讀)
師:老師聽出你也很喜歡大草原,看!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讓大家看到了這么多的牛羊!
(很多學生都想讀。)
師:你們有信心把整首詩讀好嗎?
生(異口同聲):有!
師:好,自己先在下面練習練習,你們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讀,可以和同桌讀,還可以幾個人表演讀,最好能把這首詩背下來。
(學生在下面自由練讀。)
師:誰先來試試?讀得好,你們就把掌聲送給他!
(學生爭要讀。請3—4名學生配樂讀)
師:看到你們讀得這么美,老師也想讀一下。
(學生聽得很認真,聽完后鼓掌)
師:我們來齊背這首詩,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己的感受,這樣你們會比老師背得還要棒。如果不會背的同學可以看著書讀。
(學生配樂齊背。)
師:大草原就是一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學生作畫,師巡視。)
(展示繪畫作品)
師: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敕勒歌》。
2、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朗讀這首詩,感受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用動靜結合來體現草原美的寫法,理解草原人對家鄉(xiāng)的深厚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方法
引導發(fā)現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導語
由歌曲《美麗的草原是我家》引入新課。(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仿佛把我們帶入北方美麗的大草原,仿佛讓我們看到藍藍的天,青青的草,潔白的云,成群的牛羊。在古代同樣有一首歌,它寫盡了北方草原的富饒壯麗,寫盡了草原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敕勒歌》)
2、板書
二、朗讀課文
導語:詩歌重在朗讀和品味,有的同學已迫不及待,下面同淡們的自由朗讀,掃清詩中的文字障礙。
1、學生自由讀
2、字詞檢測
3、學生再讀
4、找兩名學生讀
每名學生讀完之后,由學生點評,說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并由點評的學生再讀。
5、指導朗讀
朗讀時應注意什么?要注意節(jié)奏(劃出節(jié)奏)、重讀的字(找出重讀的字)以及音調的高低起伏(最后一句的讀法)
6、師范讀
7、生再讀
8、男女生PK
9、師生齊讀
(過渡語:讀這么多遍,你感受如何?很美,就像歌曲一樣,在古代它就是一首歌)
三、背景介紹
《敕勒歌》是我國在南北朝時流傳在敕勒族的民歌,主要反映北方人的尚武精神、人民疾苦、風光景色等,收錄在《樂府詩集》中。樂府,是漢代設立的一個音樂機構,它的任務是制禮作樂、搜集歌辭和訓練樂員。所搜集的配樂的詩歌,就叫樂府詩,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四、整體感知
讀了這么多遍,相信同學們各有所獲,下面根據詩歌的內容思考
1、《敕勒歌》都寫了.......等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的圖畫,抒發(fā)了敕勒人的感情。
2、想象《敕勒歌》所描繪的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把這幅畫面描繪下來。
五、語言賞析
過渡語:詩歌雖短,描繪的畫面卻如此豐富,情感如此真摯,可見這首詩歌的藝術魅力,下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具體喜歡的句子,并說明喜歡的理由。
賞析方法:從語言特點、修辭手法、句子包含的意境、句式等方面分析。
1、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賞析:此句運用比喻,寫出了草原的天高地闊、一望無際、浩瀚無邊的特點,表達了敕勒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天蒼蒼,野茫茫
此句運用疊字,“蒼蒼”“茫?!卑巡菰倪|闊無邊、人煙稀少的特點形象的表現出來。給人一種曠遠迷茫的感覺。
3、風吹草低見牛羊
此句寫出了草原的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特點,看到這樣的景色,人們不免生出一種喜悅感、生機感、悠閑自得感。
過渡:我還有一個問題,“詩中為何選擇穹廬?詩中見到人了嗎?為什么不寫人?”
介紹敕勒族
敕勒族是北方一個少數民族,以游牧為主。南北朝時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qū)南部)一帶。這個民族在北方遼闊的草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隨時可以搬動的“穹廬”(今俗稱“蒙古包”)。
答案:用此比喻,更能表現出草原人對家園的熱愛;其次,草原特點的`反映,草原遼闊極目遠眺,天地混一,目之所及的天地相接處,天空好像垂下來,抬頭所見的頂部天空又變得隆起,天空顯得高又親近,充滿著對草原的贊美。
詩中不寫人而強調渲染天地蒼茫一片,正是為了突出大草原遼闊無邊、浩瀚自然的特點。
六、寫作特色
1、句子短小,語言簡練
2、運用比喻的修辭,親切自然
3、動靜結合,由遠及近.
4、寓情寓景,借景抒情
5、畫面開闊,色彩鮮明
七、課堂練習
1、這首詩歌選自,是xx時期的一首民歌。
2、文章描寫景物的特點非常鮮明,請根據課文內容在每種景物前面加一個恰當的形容詞。
天空
草原
牛羊
家鄉(xiāng)
八、拓展提升
導語:誰不熱愛自己的家園,用你的眼睛發(fā)現家鄉(xiāng)的美,激起你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欣賞家鄉(xiāng)的優(yōu)美風景
九、布置作業(yè)
選取家鄉(xiāng)的一兩處景點,寫一篇贊美家鄉(xiāng)的文章。
十、板書
敕勒歌
蒼蒼
茫茫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敕勒歌課件匯集9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敕勒歌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每位教師在講課前必須要準備教案和課件,這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籌備。編寫教案需要考慮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態(tài)度。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經過巧妙的設計,為您帶來了標題為“輪子歌的課件”的精美教案。請確保收藏本頁,以便您再次查看!...
每位老師不可或缺的課件是教案課件,相信老師對寫教案課件也并不陌生。?深入的教案和課件是有效的教學手段,大家是不是擔心寫不好教案課件?幼兒教師教育網匯總了海量資訊為大家?guī)磉@篇“我的叔叔于勒課件”,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些能用到的資料。資料一般指可供參考作為根據的材料。參考資料我們接下來的學習工作才會更加好!那么,你知道優(yōu)秀的幼師資料是怎樣的呢?有請駐留一會,閱讀小編為你整理的場景歌課件,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一、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
“雪優(yōu)秀課件”您所需的幼兒教師教育網已經準備好了,熱烈歡迎您的到來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您帶來莫大的收獲。老師在新授課程時,一般會準備教案課件,不過教案課件里知識點要設計好。教案規(guī)范的編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推進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