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寶貝的0——7歲心理營養(yǎng)指南,不可不知!

發(fā)布時間:2021-01-27

幼兒故事7歲。

家園共育講究的是快樂專遞,開心學習!教師有樹立正確的家長觀,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使其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寶貝的0——7歲心理營養(yǎng)指南,不可不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跟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沒有得到心理營養(yǎng)的滿足,那么他這一生大概會尋尋覓覓,直到尋找到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為止,而這種尋找其實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行為,需要盡早避免。怎么避免?先來看看不同時期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0-3個月:我只會哭,但要你無條件接納我

從孩子出生起,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yǎng)叫做:無條件地接納。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雖然有很多需要,但也只能等待爸爸媽媽喂他,安慰他,照顧他。他不會說話,只能用哭來表達希望被無條件地接納的訴求。

4個月—3歲:我想要安全感,即使你們不在我的身邊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就是孩子想要分離,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個時候,他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安全感。從父母這里得到一點安全感,孩子就會分離一點,再得到一點安全感,就更分離一些。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會分離,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自然的過程,只有我們提供給他心理營養(yǎng),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如果沒有經歷這個過程,他會以為他和媽媽、爸爸是一體的,很難變得獨立。

4-5歲——肯定,贊美,認同

到了4歲-5歲的時候,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肯定,贊美,認同。在這個階段,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媽媽。如果父親愿意認真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那么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同時也會充滿自信。

6-7歲——學習的模范

6-7歲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么辦;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辦;我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孩子需要學習,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總的來說,如果在七歲之前給足孩子心理營養(yǎng),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有缺失,他就很可能無法長成一個獨立的人,一生都處于尋找的狀態(tài),極力渴求贊美與認同,而不是積極自信的面對人生。

拓展閱讀:您知道嗎,這兩種育兒行為不可?。?/p>

A.完全犧牲自我。

B.過于嚴厲地批評孩子

A.不少家長把孩子看成唯一希望,甚至放棄自己的愛好、事業(yè)。然而,美國瑪麗華盛頓大學里佐教授發(fā)現(xiàn),這些犧牲自我的家長對生活的滿意度更低,尤其是女性。這樣的犧牲還可能導致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孩子稍有過錯,家長就易產生挫敗感,并遷怒于孩子。要知道,孩子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健康的心理要靠諸多因素共同支撐。

B.調查顯示,約90%的美國家長承認曾對孩子有過至少一次的嚴厲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國也不少見。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王明特(音)研究發(fā)現(xiàn),嚴厲指責13歲左右的青少年可能使他們的行為更放肆。建議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以教育為主,可選擇適當?shù)臅r機講道理。若忍不住沖孩子發(fā)脾氣了,要在事后向孩子道歉,以身作則。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心理營養(yǎng)沒有被滿足的孩子(0到7歲指南)


心靈和身體一樣,需要營養(yǎng),而孩子幼小時,我們總是關注他的身體,吃得夠不夠多,長得夠不夠壯,卻較少關注他們心理需要哪些營養(yǎng),這篇文章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給出了很好的建議,比如嬰兒需要無條件的接納,兩歲需要安全感,4到5歲最需要肯定,6到7歲最需要榜樣,總結得非常到位。

跟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年齡不同的階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他沒有得到心理營養(yǎng)的滿足會怎么辦呢,那么他這一生,大概會要尋尋覓覓,直到他能夠尋滿那個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為止。

從0歲一直到4歲,一個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16歲了還需要聽嗎?那如果這個孩子在0-6歲時他這個部分沒有被填滿的話,他一生尋尋覓覓的時候,他會出現(xiàn)很多狀況和問題。

我只會哭,但要你無條件接納我

0-3個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yǎng)叫做:無條件地接納。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他的父母親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過他不會講話,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會用哭來表達。需要他的父母親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他。你不知道以后我會不會孝順,你也看不出來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沒有條件地來愛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個營養(yǎng):不是永遠,但至少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NO.1 in life。孩子要意識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很不好,可是我很餓,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那么我會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對于母親而言,來作這些,不難。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后,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東西。有了本體胺的分泌,母親會為愿意為孩子提供一切。從身理上,提供乳汁,從心理上,無條件地愛孩子。在媽媽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會滿足.媽媽心里最大的滿足也是這個孩子。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個月內,這個媽媽由于某種原因情緒受到轉變,沒有正常分泌本體胺。那么父親就要承擔起來??醋o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妻子。如果孩子在3個月內,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兩個人的精力都消耗在爭吵里了,沒辦法照顧孩子。那孩子會去在成長過程中,另外找一個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個重要他人。

從這個人身上希望得到沒有條件的接納。希望成為這個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這個孩子一生中都會這樣去做,直到他找到那個重要他人為止。到了小學,他會去找小學的老師,到中學,他會去找愛人,會很早談戀愛。他會希望有人能那樣對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會帶著這個期待長大,帶著這個期待結婚。

等到結婚,他也會一天到晚一直詢問,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幾?講了又講,問了又問。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壞很糟糕,你還會那樣愛我那樣對我嗎?他會一直不斷地去尋找一個答案,這會導致他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問題。成為他的缺失。不能夠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有那么多困擾。他不能夠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自然地他的身體就會去尋找,去找那個重要的他人。

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媽媽關系是穩(wěn)定的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就是孩子想要分離。想辦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他本來跟媽媽是相連在一起的,剛出生,經歷的是身理上的分離,從母體的分離。從四個月起,他開始走他那條在心理上與母親或者父親剪斷臍帶的另一個過程。

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的話,這個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那這個時候,他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安全感。這是從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媽媽的關系是穩(wěn)定的。這里面,如果母親是穩(wěn)定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根本不用擔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會走過這個分離期,很有安全感。

從媽媽這里得到安全感的話,孩子就會分離一點,更有安全感的話,再分離一點。3歲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誰。也就沒有我的經歷。這也就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是不會有3歲前的記憶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會分離,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自然的過程,只要我們提供了他心理營養(yǎng),心理健康,他會一直不斷地試驗,然后他會一直不斷地離開,回來,離開,回來。。。從整個的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這樣一件事情。如果沒有這個經過的話,這個孩子與他的媽媽會一直處于共生期。他以為他和媽媽是一個人。以為他和媽媽和爸爸是一體的。

可怕的兩歲該怎辦?

而這個時候就進入到我們養(yǎng)孩子的一個頭痛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為什么可怕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獨立,他又與母親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他們對母親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媽媽什么時候圍繞你你都要反應,然后你真要去幫助他,他又不同意。這個時候,他最常講的,就是兩個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幫他,他會反對你。這些,都是因為這個孩子正在掙扎著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那么,很多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會有這個缺失呢。一個你會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歲,5歲,6歲,7歲或者10幾歲的時候,孩子還會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他會抱著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門。因為他不能分離。這些都是因為他在這個階段,心里營養(yǎng)不夠,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夠,安全感不夠他就沒有辦法分離。

他也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與別人聯(lián)系。如果他沒有,他整個人就會充滿恐懼和害怕在里面。而這時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你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良好的關系。父母關系好,他自然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責,孩子就會害怕,而他不會表達他的害怕時他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

所以當看到我們的孩子行為古怪時,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夫妻關系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親不能太過焦慮。太焦慮的媽媽,對孩子很難放手。

我們常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讓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實際上,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我們坐在一邊,讓孩子能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然后來試驗他的成長。。等到他跑回來,要媽媽抱抱的時候,抱起來,抱了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來,那你就放他下來。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們心情很好時,就把孩子抱起來,玩,等到很忙的時候,孩子一來就跟他說,不成不成,你去找XXX。這樣很不好,孩子會亂。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媽媽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親,只要坐在那邊,能讓孩子看到你的臉,就成了。等到他跑過來,讓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讓他去玩,你也別打擾他。他邀請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這樣順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過這個時期。真正從身理上心理上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媽媽最大的功能是給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們認為,媽媽最好的功能,就是給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樣給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緒的穩(wěn)定,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媽媽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為孩子的分離主要是跟媽媽的分離。但是沒有安全感的媽媽會常處于焦慮,害怕孩子長大,害怕這害怕那,還會情緒失控。不能讓孩子心安。

媽媽沒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沒有安全感。所以媽媽要保持心平氣和。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媽媽是愿意學習,讓自己情緒穩(wěn)定,孩子就會有安全感。跟隨孩子的成長而成長。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邊,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時候需要的是什么,當他跑過來有需要,就要滿足他,滿足了,他自然就會走開。媽媽還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媽媽自己有情緒的話,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面對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緒給到孩子。

孩子為什么老是會來煩你呢,那是因為他需要的時候,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他才會一直想要!其實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說,我喜歡的時候就給她吃這個吃那個亂吃一團,我不高興的時候,就把他推開到一邊去。他要的其實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時候,你能抱一抱他!這樣的話,孩子逐漸與媽媽進行分離,與父親分離,一直到完全分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而這個時候他就有了一個"我"。

4-5歲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當他有這個"我"時,那么到了4歲-5歲的時候,他所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肯定,zan美,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父親對孩子的zan美,肯定,認同,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是特別重的,如果父親愿意這么認真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那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并且開心一輩子。

如果爸爸在這個部分愿意去欣賞孩子并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表現(xiàn)出來,孩子就會充滿自信,真正的自信來源于他自己內心的。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因為他會認為,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好,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可愛。那么他長大以后,一定是充滿了自信。這個孩子會有這樣一種自我的信心后,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并且會明白,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然后能夠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去面對他人生中的各種問題,難題。要請爸爸這樣來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你很bang!在信任級上,父親的肯定,要比媽媽的肯定比重更大。

父親與媽媽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話,對一個女孩子,她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子,做為一個女性她是很好的。對一個男孩子,他會覺得作為一個兒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個很好的男孩兒。在性別的認同上,父親的作用更大。社會上之所以出現(xiàn)很多男同性戀,很多都是與父親的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的結果。讓父親肯定他,zan美他,孩子就會順利走過這段時期。

6-7歲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模范

6-7歲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么辦?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辦?我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告訴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的生活中的問題,他需要學習,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如果孩子能夠有這些的話:第一他需要人沒有條件地接納他,讓他認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來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夠獨立,然后需要肯定贊美認同,到了七歲前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是心理營養(yǎng)最重要的。當然他再長大,他能夠選擇,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時期,就是到七歲之前。

如果這個孩子給足了他七歲之前的心理營養(yǎng),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沒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夠有成人目標。他就會一直處于尋找的狀態(tài)。讓人家去肯定他,讓人家去稱贊他。他不能在他那個年齡發(fā)揮一個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這個心理營養(yǎng),能早開始最好。如果沒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問題,什么時候你意識到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時候開始都可以。發(fā)現(xiàn)苗頭,就從現(xiàn)在開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話,先要處理的,一定是爸爸媽媽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媽媽爸爸與孩子的關系。然后給他肯定,告訴他,他很重要。愿意聽他說話,出現(xiàn)需求的時候,要滿足他。

孩子一開始的心理營養(yǎng)必須由那個重要他人給的。這個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阿姨。但是,后面兩種,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來決定。至于為什么一個孩子會選爸爸媽媽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沒有理由,就象人們找對象談戀愛一樣。而如果父母不當這個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選其他的話,這個孩子就一定會有心理缺失。

家長不可不看的十條家教戒律


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把培植健全人格當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yǎng),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么這樣笨??!”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2.不要恐嚇孩子

采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

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媽媽就要狠狠揍你一頓。”

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3.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么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這樣的賄賂會引發(fā)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他不是為學習建立起來的良好自我觀念而學習,而是為了物質獎勵。這樣不利于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xiàn)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可不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么又不乖啦?”

媽媽該知道,要小孩許諾是沒有意義的。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監(jiān)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p>

大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決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6.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著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么,比如說:“小軍,差不多再過十分鐘,你該進來吃飯了!”同時,他們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xiàn)在進來嗎?”

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從,對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節(jié)的人,這種主法是無效的。

8.不要縱容孩子過分

縱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年-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

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fā)展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干、獨立、能自我調節(jié)的人。

9.不要用不一致的規(guī)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guī)矩,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

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育他。

10.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guī)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guī)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

因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這時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不可不看的家庭教育十戒


①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時節(jié)們了許會對孩子說:"我怎么這樣笨啊!"或者"您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②不要恐嚇孩子采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她的自我觀念。假如爸媽說:"您下次再這樣,就要您好看!"或者說"您再打弟弟,媽媽就要狠狠揍您1頓。"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她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爸媽出現(xiàn)1種恐懼心理。

③不要賄賂孩子有些爸媽許諾孩子,假如讀書成績好,就給買神馬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這不是個好方法。這樣的賄賂會引發(fā)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她不是為學習建立起來的良好自我觀念而學習,而是為了物質獎勵。這樣不利于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性。

④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xiàn)如今您要答應我,您再也不敢這樣了。"可不1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認為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您答應媽媽的,怎么又不乖啦?"媽媽該曉得,要小孩許諾是沒有意義的。許諾和恐嚇是1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她許諾反而會使她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⑤不要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爸媽過分監(jiān)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您不能照料自己。"很多爸媽對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大家應當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決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⑥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認為爸媽認為她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出現(xiàn)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⑦不要強迫孩子立刻盲目地服從她人假如您硬要孩子丟開她正做著的事,聽您的話做別的事,她的反應會很不樂意。爸媽應事先提醒孩子,等1會兒要她做神馬,假設說:"小軍,差不多再過十分鐘,您該進來吃飯了!"同時,她們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xiàn)如今進來嗎?"要求孩子立刻而又盲目地服從,對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節(jié)的人,這種主法是無效的。

⑧不要縱容孩子過分縱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年~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fā)展機會,阻礙她成為能干、獨立、能自我調節(jié)的人。

⑨不要用不1致的規(guī)矩管教孩子有些爸媽憑自己的喜怒任意設立規(guī)矩,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有時由她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您用1套1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您用1套1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導她。

⑩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guī)矩假如您期待1個兩歲的孩子同5歲的孩子1樣循規(guī)蹈矩,只會使她自覺無能。因為您期望于她的,是她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這時她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親子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十戒”家長們不可不看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們應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yǎng),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下面就列舉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為保證孩子能在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下成長,家長們不可不看呦!

1、不要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監(jiān)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贝蠖鄶?shù)家長對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絕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2、不要過分縱容孩子

縱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成-年-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fā)展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干、獨立、能自我調節(jié)的人。

3、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怎么這樣笨啊!”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4、不要恐嚇孩子

采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媽媽就要狠狠揍你一頓。”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5、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么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這樣的賄賂會引發(fā)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他不是為學習建立起來的良好自我觀念而學習,而是為了物質獎勵。這樣不利于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性。

6、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xiàn)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笨刹灰粫?,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么又不乖啦?”媽媽該知道,要小孩許諾是沒有意義的。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7、不要定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guī)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guī)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因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這對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從,對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節(jié)的人,這種做法是無效的。

8、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9、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著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么,比如說:“小軍,差不多再過十分鐘,你該進來吃飯了!”同時,他們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xiàn)在進來嗎?”

10、不要用不一致的規(guī)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guī)矩,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

如何正確教育0-7歲的孩子


跟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年齡不同的階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他沒有得到心理營養(yǎng)的滿足會怎么辦呢,那么他這一生,大概會要尋尋覓覓,直到他能夠尋滿那個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為止。

從0歲一直到4歲,一個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16歲了還需要聽嗎?那如果這個孩子在0-6歲時他這個部分沒有被填滿的話,他一生尋尋覓覓的時候,他會出現(xiàn)很多狀況和問題。

我只會哭,但要你無條件接納我

0-3個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yǎng)叫做:無條件地接納。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他的父母親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過他不會講話,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會用哭來表達。需要他的父母親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他。你不知道以后我會不會孝順,你也看不出來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沒有條件地來愛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個營養(yǎng):不是永遠,但至少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NO.1inlife。孩子要意識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很不好,可是我很餓,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那么我會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對于母親而言,來作這些,不難。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后,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東西。有了本體胺的分泌,母親會為愿意為孩子提供一切。從身理上,提供乳汁,從心理上,無條件地愛孩子。在媽媽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會滿足.媽媽心里最大的滿足也是這個孩子。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個月內,這個媽媽由于某種原因情緒受到轉變,沒有正常分泌本體胺。那么父親就要承擔起來。看護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妻子。如果孩子在3個月內,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兩個人的精力都消耗在爭吵里了,沒辦法照顧孩子。那孩子會去在成長過程中,另外找一個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個重要他人。

從這個人身上希望得到沒有條件的接納。希望成為這個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這個孩子一生中都會這樣去做,直到他找到那個重要他人為止。到了小學,他會去找小學的老師,到中學,他會去找愛人,會很早談戀愛。他會希望有人能那樣對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會帶著這個期待長大,帶著這個期待結婚。

等到結婚,他也會一天到晚一直詢問,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幾?講了又講,問了又問。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壞很糟糕,你還會那樣愛我那樣對我嗎?他會一直不斷地去尋找一個答案,這會導致他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問題。成為他的缺失。不能夠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有那么多困擾。他不能夠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自然地他的身體就會去尋找,去找那個重要的他人。

我要安全感,要爸爸媽媽關系是穩(wěn)定的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就是孩子想要分離。想辦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他本來跟媽媽是相連在一起的,剛出生,經歷的是身理上的分離,從母體的分離。從四個月起,他開始走他那條在心理上與母親或者父親剪斷臍帶的另一個過程。

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的話,這個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那這個時候,他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安全感。這是從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媽媽的關系是穩(wěn)定的。這里面,如果母親是穩(wěn)定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根本不用擔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會走過這個分離期,很有安全感。

從媽媽這里得到安全感的話,孩子就會分離一點,更有安全感的話,再分離一點。3歲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誰。也就沒有我的經歷。這也就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是不會有3歲前的記憶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會分離,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自然的過程,只要我們提供了他心理營養(yǎng),心理健康,他會一直不斷地試驗,然后他會一直不斷地離開,回來,離開,回來。。。從整個的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這樣一件事情。如果沒有這個經過的話,這個孩子與他的媽媽會一直處于共生期。他以為他和媽媽是一個人。以為他和媽媽和爸爸是一體的。

可怕的兩歲該怎辦?

而這個時候就進入到我們養(yǎng)孩子的一個頭痛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為什么可怕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獨立,他又與母親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他們對母親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媽媽什么時候圍繞你你都要反應,然后你真要去幫助他,他又不同意。這個時候,他最常講的,就是兩個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幫他,他會反對你。這些,都是因為這個孩子正在掙扎著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那么,很多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會有這個缺失呢。一個你會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歲,5歲,6歲,7歲或者10幾歲的時候,孩子還會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他會抱著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門。因為他不能分離。這些都是因為他在這個階段,心里營養(yǎng)不夠,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夠,安全感不夠他就沒有辦法分離。

他也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與別人聯(lián)系。如果他沒有,他整個人就會充滿恐懼和害怕在里面。而這時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你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良好的關系。父母關系好,他自然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責,孩子就會害怕,而他不會表達他的害怕時他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

所以當看到我們的孩子行為古怪時,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夫妻關系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親不能太過焦慮。太焦慮的媽媽,對孩子很難放手。

我們常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讓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實際上,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我們坐在一邊,讓孩子能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然后來試驗他的成長。。等到他跑回來,要媽媽抱抱的時候,抱起來,抱了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來,那你就放他下來。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們心情很好時,就把孩子抱起來,玩,等到很忙的時候,孩子一來就跟他說,不成不成,你去找XXX。這樣很不好,孩子會亂。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媽媽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親,只要坐在那邊,能讓孩子看到你的臉,就成了。等到他跑過來,讓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讓他去玩,你也別打擾他。他邀請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這樣順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過這個時期。真正從身理上心理上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媽媽最大的功能是給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們認為,媽媽最好的功能,就是給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樣給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緒的穩(wěn)定,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媽媽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為孩子的分離主要是跟媽媽的分離。但是沒有安全感的媽媽會常處于焦慮,害怕孩子長大,害怕這害怕那,還會情緒失控。不能讓孩子心安。

媽媽沒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沒有安全感。所以媽媽要保持心平氣和。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媽媽是愿意學習,讓自己情緒穩(wěn)定,孩子就會有安全感。跟隨孩子的成長而成長。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邊,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時候需要的是什么,當他跑過來有需要,就要滿足他,滿足了,他自然就會走開。媽媽還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媽媽自己有情緒的話,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面對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緒給到孩子。

孩子為什么老是會來煩你呢,那是因為他需要的時候,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他才會一直想要!其實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說,我喜歡的時候就給她吃這個吃那個亂吃一團,我不高興的時候,就把他推開到一邊去。他要的其實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時候,你能抱一抱他!這樣的話,孩子逐漸與媽媽進行分離,與父親分離,一直到完全分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而這個時候他就有了一個“我”。

4-5歲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當他有這個“我”時,那么到了4歲-5歲的時候,他所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肯定,贊美,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父親對孩子的贊美,肯定,認同,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是特別重的,如果父親愿意這么認真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那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并且開心一輩子。

如果爸爸在這個部分愿意去欣賞孩子并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表現(xiàn)出來,孩子就會充滿自信,真正的自信來源于他自己內心的。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因為他會認為,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好,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可愛。那么他長大以后,一定是充滿了自信。這個孩子會有這樣一種自我的信心后,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并且會明白,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然后能夠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去面對他人生中的各種問題,難題。要請爸爸這樣來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你很bang!在信任級上,父親的肯定,要比媽媽的肯定比重更大。

父親與媽媽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話,對一個女孩子,她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子,做為一個女性她是很好的。對一個男孩子,他會覺得作為一個兒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個很好的男孩兒。在性別的認同上,父親的作用更大。社會上之所以出現(xiàn)很多男同性戀,很多都是與父親的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的結果。讓父親肯定他,zan美他,孩子就會順利走過這段時期。

6-7歲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模范

6-7歲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么辦?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辦?我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告訴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的生活中的問題,他需要學習,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如果孩子能夠有這些的話:第一他需要人沒有條件地接納他,讓他認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來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夠獨立,然后需要肯定贊美認同,到了七歲前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是心理營養(yǎng)最重要的。當然他再長大,他能夠選擇,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時期,就是到七歲之前。

如果這個孩子給足了他七歲之前的心理營養(yǎng),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沒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夠有成人目標。他就會一直處于尋找的狀態(tài)。讓人家去肯定他,讓人家去稱贊他。他不能在他那個年齡發(fā)揮一個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這個心理營養(yǎng),能早開始最好。如果沒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問題,什么時候你意識到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時候開始都可以。發(fā)現(xiàn)苗頭,就從現(xiàn)在開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話,先要處理的,一定是爸爸媽媽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媽媽爸爸與孩子的關系。然后給他肯定,告訴他,他很重要。愿意聽他說話,出現(xiàn)需求的時候,要滿足他。

孩子一開始的心理營養(yǎng)必須由那個重要他人給的。這個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阿姨。但是,后面兩種,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來決定。至于為什么一個孩子會選爸爸媽媽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沒有理由,就象人們找對象談戀愛一樣。而如果父母不當這個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選其他的話,這個孩子就一定會有心理缺失。

0~1歲的小寶寶的心理活動


孩子從出生到1歲這段時間,不會講話,不能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愿望。父母只有掌握了寶寶這段時間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0~1歲寶寶的心理發(fā)展可以劃分為四個小階段:

從出生到3個月的嬰兒,以睡眠為主。眼睛能夠隨著呈現(xiàn)在他面前的物體移動,能注視人的面孔微笑;能夠追隨聲音轉頭;能夠抓握接觸到的東西。這時如果把周圍的環(huán)境布置得豐富一些,讓孩子經常接受各種視覺和聽覺刺激并受到親人的愛撫和照顧,就會促進他的神經系統(tǒng)的成熟、心理的發(fā)展。

3~6個月的嬰兒,視、聽能力比前一段有進步,開始能有目的地伸手抓面前的東西和較長時間地玩胸前的玩具,并喜歡把東西放進嘴里。這時嬰兒是靠眼、耳、手、口等感覺器官認識事物。此時,父母多逗引孩子玩,經常抱孩子到室外散步,多與?quot;說話“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6~9個月的嬰兒,能用眼睛長時間地注視某一件物品;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會兩手交替拿東西或用雙手拿東西,在雙手臂的支撐下,能挺起身子;愛扔東西玩,會用玩具相互撞擊;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語言,如”拍手“、”再見“、”謝謝“等,并且能照著去做。這一階段,家長應多幫助寶寶練習站、坐、轉等動作;給孩子一些中等大小的軟球、彩色積木、布制小動物和小搖鈴等玩具,和他一起玩,并用正確的語言告訴他玩具的名稱。

9~12個月的嬰兒,能夠在東西不見了時用眼睛去尋找;能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比如鴨子小車的”嘎嘎“聲等;學會叫爸爸、媽媽;能自己拿著奶瓶或杯子喝水;能拉著大人的手或扶著家具行走,由于寶寶自身能力的發(fā)展,使他對探索自己周圍的世界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對什么都想看看、摸摸或把東西放人口里嘗嘗。這一階段您可以用雙手扶著寶寶教他學走路,經常與寶寶在一起做各種游戲,教寶寶說簡單的話,以及盡量滿足寶寶急于想探索世界的要求。

嬰兒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開始階段,只有當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愛撫和熱情的關懷,孩子才會建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從而為其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0-3歲寶貝性教育的3個重要時期


1、口欲期

寶貝一出生就有吸吮的需要,因為吸吮,他的生命才得以延續(xù),因為吸吮,他才感覺到貼近媽咪時的那種安全感與舒適感。在3-6個月期間,寶貝進入口欲期,這種吸吮的需要就變得尤為突出。這個年齡段的寶貝小手夠到什么都會往嘴里塞,還喜歡吸吮手指,喜歡吹泡泡等等,這種現(xiàn)象一般會延續(xù)到1歲左右。提倡母乳喂養(yǎng)不僅讓寶貝獲得必要的營養(yǎng),同時也能帶給寶貝極大的快感。寶貝在口欲期的上述行為,實際上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追求自體性欲滿足的表現(xiàn),即口欲滿足。

要滿足寶貝在口欲期的特殊需要,媽咪最好母乳喂養(yǎng),到寶貝1歲左右斷乳,過早或過遲斷乳都可能對寶貝的心理發(fā)育帶來不利影響。斷奶過早導致寶貝口欲不足,可能是兒童貪食癥與異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為成年后貪食、嗜飲(酒)與吸煙癖的心理根源;斷奶過遲則使寶貝的口欲過度滿足,可能成為幼兒與青少年神經性厭食與神經性***的心理根源;而突然中斷哺乳,寶貝的口欲被無情地剝奪,就可能導致寶貝將來習慣性咬人、咬壞東西與口頭攻擊或習慣性穢語等。

盡量母乳喂養(yǎng),讓寶貝使用安撫奶嘴是解決這種問題的比較穩(wěn)妥的方式。這就是為什么不少西方國家1歲左右的孩子幾乎人嘴一個安撫奶嘴的原因。

2、肛欲期

1-2歲寶貝處在肛欲期,寶貝可以從排便與控制大便潴留中獲得快感,也就是所謂的肛欲滿足。這個年齡段的寶貝可能會對自己排出的糞便很感興趣,所以大小便之后他們常常會用手去玩弄大小便。如果這個時期寶貝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來性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到心理挫折皆可退行并固著于肛欲期,以戀糞癖、灌腸癖等等表現(xiàn)出來。

這個時期是訓練寶貝如廁的大好時期,但是一定要耐心地、愉快地訓練他們,如果態(tài)度粗魯急躁,或者言談舉止之間顯示出對性器官鄙視情緒,都會讓寶貝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不正確的認識,形成畸形的性壓抑的心理。

3、性蕾期

2-4歲,寶貝進入性蕾期。不少寶貝在2歲左右開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這是他們的一種性游戲。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千萬不要苛責寶貝。不給寶貝穿開襠褲,給寶貝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可以防止他發(fā)生這種行為。

孩子也需要心理營養(yǎng)


“補鈣、補腦……千萬不能讓孩子缺了營養(yǎng)”,當許多家庭將培育后代的注意力放在生理營養(yǎng)上時,心理營養(yǎng)的缺乏日漸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目前,我國有8%到10%的兒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學生具有心理異常表現(xiàn),17歲以下的兒童現(xiàn)有3000萬人受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這是兒童心理專家在日前召開的營養(yǎng)與健康論壇上介紹的。專家呼吁,在為孩子身體著想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們補充心理營養(yǎng)。其實,兒童健康心理的養(yǎng)成是他生活環(huán)境一點點澆灌而成的。在嬰幼兒時期,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往往超過任何人。如果對孩子行為的評價,并不取決于父母的一貫態(tài)度,而取決于父母的心情、父母的身體狀況,甚至是取決于父母打麻將的輸贏,那么,孩子便會感到這個世界完全無法預料,當然也就沒有安全感。

父母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見分歧,孩子便不能或很難形成評價事情好壞的統(tǒng)一標準。很多成年人的精神障礙都可以從父母教養(yǎng)原則的不一致那里找到解釋。

專家指出,在生活中,有些家長只能承受孩子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而不能容忍孩子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一些家長心目中,孩子學習是理所當然的,看到孩子的好成績就眉開眼笑。孩子的學習一旦出現(xiàn)問題,接踵而至的往往是批評、訓斥,甚至是辱罵,時間一久,就出現(xiàn)了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問題。

0-7歲幼兒右腦開發(fā)的16則親子游戲


父母應該知道,寶寶的右腦潛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喪失,而0~7歲正是開發(fā)寶寶右腦的黃金時期。如果我們及時地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及靈活多樣的游戲活動來促進寶寶右腦的發(fā)育,那您的寶寶將會具有超強的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介紹促進0~7歲寶寶右腦開發(fā)的16則親子游戲

0~3歲的寶寶:右腦開發(fā)啟蒙期

游戲一:踢踢腿,伸伸腰

玩法:放舒緩的古典音樂,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做身體的動覺訓練:頭頸運動(前、后、左、右),手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繞環(huán)),腿部運動(取坐位雙腳做內收、外展、屈、伸、繞環(huán))等練習。爸爸媽媽邊為寶寶做操,邊看著寶寶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0~1歲的寶寶。身體左側部位的活動由右腦指揮,右側部位的活動由左腦指揮。所以,爸爸媽媽經常幫助寶寶做運動,不僅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而且培養(yǎng)了寶寶空間的概念,促進右腦的發(fā)育。

游戲二:跳跳舞

玩法:在古典音樂的背景中,爸爸媽媽帶領寶寶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動作。這個游戲適合任何年齡的寶寶,對于還不會走路的寶寶,媽媽可以抱著寶寶做跳舞的動作,或跟著節(jié)奏舞動他的手腳。當聽到某一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時,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嘗試模仿彈奏該樂器的動作。如:聽小提琴曲時模仿拉琴的樣子,聽到鋼琴曲時,左、右手模仿按琴鍵的姿勢。也可以讓寶寶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自由發(fā)揮,翩翩起舞。

提示:古典音樂對寶寶右腦開發(fā)有很大作用,在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下寶寶能做出許多優(yōu)美和諧的動作,起到了促進右腦思維及活躍右腦功能的作用。

游戲三:像什么

玩法:讓寶寶面對一面沒有過多視覺刺激的墻。爸爸媽媽手里拿著圖畫卡片或積木等,從寶寶的左耳后方進入他的左眼視野。問寶寶:“你看這個像什么呀?”讓他用自己豐富的想象來回答問題。注意:一定不要問“這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得到單一答案,禁錮了孩子的想象。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1歲半至3歲的寶寶玩。想象力訓練可以給右腦細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寶寶不厭煩,就可以經常和他玩充滿想象力的游戲。如:在晴朗的天氣里,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躺在草地上觀察天上的云朵,啟發(fā)他將不同形狀的云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千萬不要小看寶寶充滿好奇的探究活動,或是傻氣十足“胡思亂想”,因為這些正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萌芽階段。

游戲四:找朋友

玩法:攤開幾張字母卡片,讓寶寶將兩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如果寶寶把外形相近的兩個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媽媽可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形象地指出它們的區(qū)別。如:在解釋字母B時可將其描繪成寶寶的一只耳朵,而把字母P解釋為爺爺?shù)囊桓终取?/p>

提示:這個配對游戲適合1歲半左右的寶寶。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逐漸將配對游戲發(fā)展為“歸類游戲”。如:請2歲左右的寶寶將不同姿勢的同一種動物的圖片配成一對;請2歲半的寶寶將圖片或實物中的水果、餅干等分類。

游戲五:扔紙球

玩法:拿一個籃子,菜籃或洗衣籃都可以,然后拿一些報紙,把報紙裹成一團,做成一個一個紙球,媽媽、爸爸和寶寶輪流扔紙球,每人扔10個,看誰扔進籃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這個運動游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需要寶寶控制自己小手的動作,對空間距離做出判斷,這些都有利于寶寶的右腦開發(fā)。

游戲六:神奇的紙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過的紙巾盒留下,往里面放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讓寶寶摸一摸,請他在拿出來之前說出名稱,或者給他指令,請他按指令拿出東西來。對大一點的寶寶,您可以給他否定的指令。如:“請你把不可以吃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圓的東西拿出來”等等。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獎勵的方法。比如:拿對了糖果,就把糖果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糖果就歸媽媽吃等。

提示:這個訓練感官的游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這是一則通過觸覺和視覺來進行判斷的游戲,可以促進右腦的發(fā)展。

游戲七:猜一猜我是誰?

玩法:爸爸或媽媽在被窩里發(fā)出不同的動物的叫聲,比如狼叫聲、狗叫聲、獅子的叫聲等,讓寶寶猜猜藏在被窩里的是什么動物。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這是一則用聽覺進行判斷的游戲,也可以刺激寶寶的右腦功能。

游戲八:石頭、剪子、布

玩法:玩具若干,和寶寶玩“石頭、剪子、布”游戲,全過程都用左手完成。誰贏得多,玩具就歸誰。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2至3歲的寶寶玩。多用左手可開發(fā)右腦,這是因為左手的動作是由右腦控制的。因此可讓寶寶多用左手來畫畫、抓玩具、搭積木、串木珠……

3~7歲的寶寶:右腦開發(fā)黃金期

游戲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媽媽雙腳分開當球門,爸爸、寶寶輪流左腳來射門,比一比誰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左右手拍球??梢蕴岢霾煌闹噶?,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將球用繩子固定在比寶寶高出10~20厘米處,請寶寶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shù)降挠嫈?shù),積累到一定的數(shù)字獎勵一張貼紙。

玩法四:寶寶按照指令左右腳配合撥動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后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擺好4~8個絨毛玩具,爸爸、媽媽和寶寶比賽,左手對準目標滾動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為勝。

提示:這種球類游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四肢運動與腦神經系統(tǒng)反復作用過程中,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fā)展。

游戲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編成歌曲,和寶寶邊唱邊玩。比如,刷牙、洗臉、吃飯,我們可以把這些活動和我們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編在一起來唱: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fā)展寶寶的節(jié)奏感和創(chuàng)造能力。

游戲三:會滾動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買回來的電視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紙皮包裝箱留下,讓寶寶鉆進去縮緊身體,然后滾動紙皮箱子,寶寶會樂不可支。為了避免傷著寶寶,爸爸媽媽最好在每次滾動箱子之前大聲問他:“準備好了嗎?”確定他做好了準備才開始,滾動的幅度也可以根據(jù)寶寶的適應情況而調整。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可以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感,也能發(fā)展寶寶的右腦功能。

游戲四: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玩法:給寶寶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后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貝說說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提示: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記憶訓練游戲。

游戲五: 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媽媽準備幾幅虛線圖,讓寶寶猜一猜是什么,然后再做連線練習,看看猜得對不對;也可以讓寶貝找一找隱藏起來的圖形,如:蝴蝶隱藏在蝴蝶花中,讓他找找,畫面上有幾只小蝴蝶,幾朵蝴蝶花;或把一張復雜的圖片給寶貝看,里面有人物、動物和色彩的變化,先讓他看整體,再把局部給他看,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提示:這種借助圖式思考的游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大腦的認識功能中,先著眼局部后顧及整體是左腦功能,而先認識整體再類推局部是右腦功能。圖式思考游戲可使左右腦功能更加協(xié)調地溝通。

游戲六:蘋果樹

玩法:從年歷上找出有一棵樹的圖畫,讓寶寶剪一些蘋果貼在樹上,注意:剪和貼都由寶寶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寶寶剪得像或貼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動手進行創(chuàng)作,父母就要表現(xiàn)出很欣賞的樣子。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fā)展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協(xié)調能力。

游戲七:美麗的手鐲

玩法:把用過的信封留下,橫剪成一個一個環(huán),然后和寶寶一起在環(huán)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把它套在手腕上當手鐲。媽媽先做一個以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后放手讓他自己來做,以鼓勵為主,不要計較寶寶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是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既有手的動作,又有顏色的感覺、圖案的設計等等,對發(fā)展寶寶的右腦很有幫助。

游戲八:左右不一樣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著寶寶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勵寶寶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

玩法三: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提示:這種不對稱動作的游戲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玩。寶寶在按指令做不對稱動作的時候,左右大腦會不斷地受刺激,使腦細胞擴大功能范圍,以增強腦的發(fā)育。

溫馨小貼士:

游戲刺激游戲是自由、輕松、愉快的活動,寶寶特別喜歡。只有在游戲中寶寶才能主動地、自覺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媽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盡可能采用各類游戲的形式對寶寶進行開發(fā)右腦的訓練。

綜合刺激視覺、聽覺和語言的 “綜合刺激”特別有助于開發(fā)寶寶的右腦。爸爸媽媽可以在1小時內接連不斷地給寶寶看恐龍、鮮花等圖案,其間穿插兒歌、外語、故事等語言刺激。因為寶寶難以對長時間的相同刺激保持興趣,所以“綜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單元,如每次3分鐘,然后休息1分鐘。

新鮮刺激在平時的生活中,盡量不要讓寶寶老走同一條路、老看同一本書、老跟同一個小伙伴玩。送寶寶上幼兒園時不妨故意改變路線,為寶寶選擇的書本不妨種類多些,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寶寶有機會結交各種性格和愛好的小朋友,因為新鮮的經歷對激活右腦功能好處多多。

繪畫刺激繪畫是開發(fā)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寶貝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繪畫過程中,右腦對曲線的感受更明顯,可以和寶貝多做這方面的游戲。曲線拓描和聯(lián)想,是比較有趣和容易實行的繪畫方式。。

家園共育《寶貝的0——7歲心理營養(yǎng)指南,不可不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故事7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心理營養(yǎng)沒有被滿足的孩子(0到7歲指南) 心靈和身體一樣,需要營養(yǎng),而孩子幼小時,我們總是關注他的身體,吃得夠不夠多,長得夠不夠壯,卻較少關注他們心理需要哪些營養(yǎng),這篇文章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給出了很好的建議,比如嬰兒需要無條件的接...
    2021-11-20 閱讀全文
  • 與孩子智力有關的9件事,不可不知! 音樂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 音樂訓練能夠幫助每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無論年長還是年幼。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發(fā)現(xiàn),音樂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老年人同樣能從音樂訓練中獲...
    2021-04-28 閱讀全文
  • 家長不可不看的十條家教戒律 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把培植健全人格當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yǎng),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 ...
    2021-03-17 閱讀全文
  • 不可不看的家庭教育十戒 ①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時節(jié)們了許會對孩子說:"我怎么這樣笨??!"或者"您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②不要恐嚇孩子采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2021-01-29 閱讀全文
  • 親子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十戒”家長們不可不看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們應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yǎng),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下面就列舉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為保證孩子能在健康的...
    2020-07-08 閱讀全文

心靈和身體一樣,需要營養(yǎng),而孩子幼小時,我們總是關注他的身體,吃得夠不夠多,長得夠不夠壯,卻較少關注他們心理需要哪些營養(yǎng),這篇文章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給出了很好的建議,比如嬰兒需要無條件的接...

2021-11-20 閱讀全文

音樂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 音樂訓練能夠幫助每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無論年長還是年幼。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發(fā)現(xiàn),音樂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老年人同樣能從音樂訓練中獲...

2021-04-28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把培植健全人格當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yǎng),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 ...

2021-03-17 閱讀全文

①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時節(jié)們了許會對孩子說:"我怎么這樣笨?。?quot;或者"您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②不要恐嚇孩子采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2021-01-29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們應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yǎng),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的健全人格。下面就列舉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為保證孩子能在健康的...

2020-07-08 閱讀全文